網球花別名火球花、網球石蒜,是石蒜科網球花屬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在我國常見的同屬“兄弟”還有虎耳蘭(Haemanthus albiflorsu)、繡球百合(Haemanthus katharine)等,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網球花具有扁平球狀鱗莖,春末隨著溫度上升,葉子從鱗莖上部的短莖抽出,條形。當葉片達4-5片時便抽生花柱,花柱下面有淡綠色的佛焰苞。球狀傘形花序頂生,上面有幾十至上百朵花序組成,花為鮮紅色,雄蕊長于花被,花藥黃色,看去四射如球。

每年只開花一次,花期集中5-7月,一個花球只能持續l0天左右,花謝后結圓形漿果。網球花原產熱帶,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環境,怕炎熱,畏嚴寒,我國引種栽培供觀賞。

網球花的形態特征:網球花為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鱗莖球形,直徑4-7厘米,鱗莖較大,呈扁球形。葉3-4枚,長圓形,長15-30厘米,主脈兩側各有縱脈6-8條,橫行細脈排列較密而偏斜;葉柄短,鞘狀,葉廣披針形,葉柄基部下延呈鞘狀。

網球花花莖直立,實心先葉抽出,稍扁平,高30-90厘米,先葉抽出,淡綠色或有紅斑;傘形花序具多花,排列稠密,直徑7-15厘米;花紅色;傘形花序頂生;

花小,多達30~100朵,多為血紅色。花被管圓筒狀,長6-12毫米,花被裂片線形,長約為花被管的2倍;花絲紅色,伸出花被之外,花藥黃色。漿果球形鮮紅色。網球花花期夏季6~7月。

網球花的生態習性:網球花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環境,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較耐旱,不耐寒,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均不能露地越冬,冬季鱗莖進入休眠期,必須在室內栽培。生長期適溫20~30℃,越冬溫度應保持在5℃以上。土壤要求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

網球花的栽培技術

栽培要點:網球花喜溫暖濕潤,適宜生長溫度16~21℃,怕陽光直射,培養土以沙壤土為宜。春季在換盆時需施足基肥,等待鱗莖萌芽出土后再進行追肥。花葶出現后應加強光照,平時要保持盆土濕潤,雨天不使盆內積水,以防爛根和爛鱗莖。

冬季葉片枯萎,鱗莖在泥土中休眠過冬,不必澆水和施肥。春天將母球上小球分離栽種,生長期需見干再澆水,以偏干為好,每2周施1次復合肥,促使花大、色艷、花期長。

盆栽方法:每年春季栽植,發芽展葉期每旬施肥1次,夏季光線太強時,放半陰處養護。夏季花期放涼爽處,能延長花期。秋季時片開始枯黃,減少澆水,鱗莖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澆水,保持土壤干燥并挖出鱗莖貯藏于室內。

盆栽宜選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培養土,并施入少量骨粉作基肥。盆底鋪上一層厚粗沙以利排水。生長季節每2周施1次稀薄餅肥水或0.2%復合化肥。

澆水要見干見濕,切忌盆內積水,以免爛根。春秋季節放半陰處培養,夏季移至有遮蔭的涼爽通風處,避免直射光,否則易灼傷葉片。開花期間宜放在溫度較低的地方,這樣可延長觀花期。

網球花的繁殖方式:網球花常用分球和播種繁殖

分球繁殖:在春季換盆時進行,將母球周圍的小子球掰離分栽即可;鱗莖因形成子球能力差,一般2~3年進行1次分球繁殖。

播種繁殖:花謝后50~60天,種子成熟時采種,隨采隨播,采用盆播,播后約15天發芽,幼苗生長速度慢,需培養4~5年才開花。4~5月為栽植期,多用盆栽,亦可地栽。春季結合換盆進行分株,將大小球單獨栽植,大球用以開花,小球培養長大;

覆土避免深埋,鱗莖發芽后,澆水要適度,不能讓盆內積水。生長期每10天施肥1次,夏季光線太強時,放半陰處養護。秋末冬初,葉片開始枯黃,鱗莖進入休眠期,應逐漸停止澆水,保持土壤干燥并挖出鱗莖貯藏于室內。

病害防治:網球花生長期忌盆土過濕,否則鱗莖內易發生線蟲危害而致鱗莖腐爛;種前可用0.5%福爾馬林液浸泡鱗莖3小時消毒,地下蛞蝓用3%石灰水噴殺。

網球花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網球花花色艷麗,有血紅、白和鮮紅等色。花朵密集,四射如球,是常見的室內盆栽觀賞開卉。南方室外叢植成片布置,花期景觀別具一格。網球花有鱗莖,但它不是百合,它已經生為夏花,但它還更偏愛南方濃烈的溫暖和濕潤。

你一定可以想象非洲人類、滿頭小卷兒的那種發型。那么你也一定可以想象網球花的樣子了。適合盆栽觀賞、庭園點綴美化。網球花在長江河中下游地區適合室內栽培,其花大色艷,觀賞效果極佳,也可作切花材料。

網球花的文化背景

名稱由來:網球花,形如其名,頂生的花莖上密集近百朵小花,嫣紅的小花朵呈球形排列,形成一個渾圓可愛的“大火球”。被針型的花瓣伸展開來,交錯編織,就像舞臺上可愛的精靈手拉著手懸空表演,看來時下最火的“雜技師”非它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