欏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 Rehd. et Wils. ),常綠喬木,高6-15米;幼枝黃紅色,后成紫褐色,老時灰色,無毛,有時具刺。葉片革質,基部楔形;葉柄無毛?;芗身斏鷱蛡惴炕ㄐ颍豢偦ü:突üS衅劫N短柔毛,花梗長5-7毫米;

苞片和小苞片微小,早落;花直徑10-12毫米;萼筒淺杯狀,外面有疏生平貼短柔毛;萼片闊三角形,有柔毛;花瓣圓形;花柱2,基部合生并密被白色長柔毛。果實球形或卵形黃紅色,無毛;種子卵形,褐色?;ㄆ?月,果期9-10月。

產中國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廣東、廣西。生于灌叢中,海拔600-1000米。欏木石楠常見栽培于庭園及墓地附近,冬季葉片常綠并綴有黃紅色果實,頗為美觀。木材可作農具。

形態特征:欏木石楠的葉片革質,長圓形、倒披針形、或稀為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有短尖頭,基部楔形,邊緣稍反卷,有具腺的細鋸齒,上面光亮,中脈初有貼生柔毛,后漸脫落無毛,側脈10-12對;葉柄長8-15毫米,無毛。

欏木石楠的花多數,密集成頂生復傘房花序,直徑10-12毫米;總花梗和花梗有平貼短柔毛,花梗長5-7毫米;苞片和小苞片微小,早落;花直徑10-12毫米;萼筒淺杯狀,直徑2-3毫米,外面有疏生平貼短柔毛;

萼片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急尖,有柔毛;花瓣圓形,直徑3.5-4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有極短爪,內外兩面皆無毛;雄蕊20,較花瓣短;花柱2,基部合生并密被白色長柔毛。

生長習性:欏木石南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耐陰、耐干旱,不耐水濕,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適溫10-25攝氏度,冬季能耐-10℃低溫。欏木石楠常見栽培于庭園及墓地附近,冬季葉片常綠并綴有黃紅色果實,頗為美觀。

欏木石楠的栽培技術

苗期:待樹苗基本出齊時(約經過30天),應小心揭去覆草,防止將樹苗拔出。樹苗密度過大的應及時間苗,時間在5月份,密度過小的應及時移栽或補種。將間下的苗按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隨栽隨澆水,以保證較高的成活率。

每半個月施1次尿素或三元復合肥,每畝用量約為4千克。天旱時及時灌溉,澇時及時排水。苗床期常見的病蟲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和蠐螬、地老虎等,應及時防治。還要防止鳥獸為害樹苗。

插后:扦插后1周,將基質含水量控制在60%~70%,空氣相對濕度以95%為宜。扦插15天以后,多數插條開始生根,應將基質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逐步揭膜通風。

有50%以上插條萌發出新葉時可除去薄膜。每隔20天噴1次福·福鋅和多菌靈800倍液防治炭疽病和根腐病,及時拔除病株并燒毀。在插條全部生根展葉后,噴施水溶性化肥(0.2%尿素)促進生長。

水肥:栽前施足基肥,栽后及時澆水。生長期注意澆水,特別是6-8月高溫季節,宜半月澆1次水。春夏季節可追施一定量的復合肥和有機肥。

防寒:新移植的石楠一定要注意防寒2-3年,入冬后,搭建牢固的防風屏障,在南面向陽處留一開口,接受陽光照射。另外,在地面上覆蓋一層稻草或其他覆蓋物,以防根部受凍。

修剪:石楠修剪時,對枝條多而細的植株應強剪,疏除部分枝條;對枝少而粗的植株輕剪,促進多萌發花枝。樹冠較小者,短截一年生枝,擴大樹冠;樹冠較大者,回縮主枝,以側代主,緩和樹勢。

如石楠生長旺盛,開完花后將長枝剪去,促使葉芽生長。冬季以整形為目的,疏除部分密生枝以及無用枝,保持生長空間,促進新枝發育。對于用作造型的樹種一年要修剪1-2次,如用作綠籬,更應該經常修剪,以保持良好形態。

欏木石楠的園林用途

觀賞價值:欏木石楠枝繁葉茂,樹冠圓球形,早春嫩葉絳紅,初夏白花點點,秋末赤實累累,艷麗奪目。石楠在一年中色彩變化較大,葉、花、果均可觀賞,是目前我國長江流域及南方最適宜園林樹種。欏木石楠的樹冠整齊,耐修剪,可根據需要進行造型,是園林和小庭園中很好的骨干樹種,特別耐大氣污染,適用于工礦區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