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甲冬青,屬冬青科,常綠小灌木,鈍齒冬青栽培變種,多分枝,小枝有灰色細毛,葉小而密,葉面凸起、厚革質,橢圓形至長倒卵形。花白色,果球形,黑色。多分布于長江下游至華南、華東、華北部分地區,是常規的綠化苗木。龜甲冬青的花期5~6月。龜甲冬青的果期8~10月。
產地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福建、以及江蘇,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半陰,可供觀賞;以濕潤、肥沃的微酸性黃土最為適宜,中性土壤亦能正常生長。生態習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濕氣候,較耐寒等。
形態特征:龜甲冬青雄花1~7朵排成聚傘花序,單生于當年生枝的鱗片腋肉或下部的葉腋內,或假簇生于二年生枝的葉腋內,總花梗長4~9毫米,二級軸長僅1毫米,花梗長2~3毫米,近基部具1~2枚小苞片,單花花梗長4~8毫米,近中部具小苞片1~2枚;
花4基數,白色;花萼盤狀,直徑約2毫米,無毛,4裂,裂片闊三角形,邊緣嚙蝕狀;花瓣4,闊橢圓形,長約2毫米,基部稍合生;雄蕊短于花瓣,花藥橢圓體狀,長約0.8毫米;退化子房圓錐形,頂端尖。雌花單花,2或3花組成聚傘花序生于當年生枝的葉腋內;
花梗長3.5~7毫米,向頂端稍增粗,具縱棱脊,近中部具1或2枚小苞片;花4基數,花萼直徑約3毫米,4裂,裂片圓形;花冠直徑約6毫米,花瓣不育花藥箭頭形;子房卵球形,長約2毫米,花柱偶爾明顯,柱頭盤狀,4裂。
生長習性:龜甲冬青暖溫帶樹種,喜溫暖氣候,適應性強,陽地、陰處均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微酸性黃土最為適宜,中性土壤亦能正常生長。生態習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濕氣候。較耐寒。
龜甲冬青的栽培技術
盆栽方法:龜甲冬青在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空氣干燥時注意向植株噴水,以使葉色潤澤;每15~20天施一次稀薄的礬肥水,以提供充足的養分,使葉片濃綠光亮,植株充滿生機。因其萌發力強,應及時打頭摘心,抹去多余的新芽,保持樹形的優
冬季要求冷涼,可移置冷室內越冬,維持0℃以上,盆土不結冰即可,黃河以南的地區也可在室外避風向陽處越冬,越冬前澆一次透水,并及時補充水分,避免盆土過于干燥,以防干凍,但也要防止土壤積水,否則會引起爛根。每2~4年的春季翻盆一次,盆土要求含腐殖質豐富,疏松透氣。
扦插方法:宜在梅雨季節采取嫩枝扦插,多行扦插繁殖,可用硬枝扦插和軟枝扦插。硬枝扦插多于2~3月,利用修剪下的一年生壯枝作插穗,插穗長6~8cm,剪去下部葉片,只留1~2葉片并短截,插深1/2,需用沙土為基質。
插后搭棚遮蔭,經常噴水,保持濕潤,約1個月后即可生根。生根后一段時間,因為扦插時比較密實,為了有更在的生長空間及養分和培育出好的冠幅,苗長大后要立即移栽到田地,加大間距,這樣才有利龜甲冬青的生長。
龜甲冬青的病害防治
枝枯病:此病由真菌引起,一般由枝梢頂直接侵入或由修剪后的傷口侵入,后再侵害枝基,造成枝表皮變褐,營養成分傳導受阻,葉片變黃變枯,直至整個植株的的樹冠葉片變枯,進而植株成片枯死。
受害癥狀與植株失水而死的癥狀極其相似,極易誤認為是植株根系出問題造成的。此病的發生如不仔細檢查不易被發現,而且一旦出現病癥,往往都比較嚴重,防治也就比較難了,所以要以預防為主。
物理防治:松土、增施有機肥,改變土壤理化性狀。利用硫酸亞鐵水溶液中和土壤,或礬肥水與淘米水噴施。同時,減少澆水溫差,早晚澆水。
化學防治:首先對枯枝進行修剪,將已發病的枝條剪掉并遠離現場或燒掉處理。其次再采用化學藥劑進行處理:每次修剪后馬上噴大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脒鮮胺800倍液保護,防止病菌從傷口侵入;在5~6月份噴灑真菌藥劑脒鮮胺6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隔10天噴 一次,連噴兩次。
莖基腐病:剛開始發病時,莖干基部近地面的地方出現不規則水腫塊斑,淡褐色,病部皮層變軟,水漬,易剖離,近聞有異味,病部逐漸擴大圍繞整個莖基部,顏色變深。
后期病部上生有白色顆狀物,發病后影響水分及營養向上輸送,造成枝條萎焉;隨著病情嚴重,發病部位以上枝條逐漸干枯死亡。此病4月開始發病,5~7月為發病盛期;多因土壤濕度太大,通風不良造成的。
防治方法:在日常養護時應注意不能土壤積水,及時開溝排水,適當稀植,增加株距,使株叢內部通風良好,增加其光照,適時施肥并進行病蟲害預防,增強植株生長勢,使其更具抗病能力,減少此病的發生;當有病情發生時,應盡早進行藥物防治,可用50%退菌特可濕粉劑1000倍液均勻噴灑莖干,連噴3~4次。
龜甲冬青的園林用途:龜甲冬青的老干灰白或灰褐色,葉橢圓形,互生,全緣,新葉嫩綠色,老葉墨綠色;較厚,呈革質,有光澤。其枝干蒼勁古樸,葉子密集濃綠 。有較好的觀賞價值。園林多成片栽植作為地被樹,也常用于彩塊及彩條作為基礎種植。
也可植于花壇、樹壇及園路交叉口,觀賞效果均佳。地被質地細膩,修剪后輪廓分明,保持時間長。因其有極強的生長能力和耐修剪的能力,常做地被和綠籬使用。也可作盆栽。景觀用途有盆景、庭植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