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紫荊(學名:Cercis chinensis ),豆科紫荊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原產(chǎn)于中國。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蘗性強,耐修剪。皮果木花皆可入藥,其種子有毒。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

形態(tài)特征:豆科紫荊的花紫紅色或粉紅色,2-10余朵成束,簇生于老枝和主干上,尤以主干上花束較多,越到上部幼嫩枝條則花越少,通常先于葉開放,但嫩枝或幼株上的花則與葉同時開放,花長1-1.3厘米;花梗長3-9毫米;龍骨瓣基部具深紫色斑紋;子房嫩綠色,花蕾時光亮無毛,后期則密被短柔毛,有胚珠6-7顆。

豆科紫荊的莢果扁狹長形,綠色,長4-8厘米,寬1-1.2厘米,翅寬約1.5毫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喙細而彎曲,基部長漸尖,兩側(cè)縫線對稱或近對稱;果頸長2-4毫米;種子2-6顆,闊長圓形,長5-6毫米,寬約4毫米,黑褐色,光亮。豆科紫荊的花期3-4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豆科紫荊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蘗性強,耐修剪。豆科紫荊原產(chǎn)于中國,在湖北西部、遼寧南部、河北、陜西、河南、甘肅、廣東、云南、四川等省都有分布。

豆科紫荊花的繁殖方式

播種繁殖:9月至10月收集成熟莢果,取出種子,埋于干沙中置陰涼處越冬。次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播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這樣才做到苗齊苗壯。用60℃溫水浸泡種子,水涼后繼續(xù)泡3天至5天。每天需要換涼水一次,種子吸水膨脹后,放在15℃環(huán)境中催芽。

每天用溫水淋澆1次至2次,待露白后播于苗床,2周可齊苗,出苗后適當間苗。4 片真葉時可移植苗圃中,畦地以疏松肥沃的壤土為好。為便于管理,栽植實行寬窄行,寬行6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30厘米至40厘米。幼苗期不耐寒,冬季需用塑料拱棚保護越冬。

分株繁殖:紫荊根部易產(chǎn)生根蘗。秋季10月份或春季發(fā)芽前用利刀斷蘗苗和母株連接的側(cè)根另植,容易成活。秋季分株的應(yīng)假植保護越冬,春季3月定植。一般第二年可開花。

壓條繁殖:生長季節(jié)都可進行,以春季3月至4月較好。空中壓條法可選1年至2年生枝條,用利刀刻傷并環(huán)剝樹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質(zhì)部,將生根粉液(按說明稀釋)涂在刻傷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待干后用筒狀塑料袋套在刻傷處,裝滿疏松園土,澆水后兩頭扎緊即可。一月后檢查,如土過干可補水保濕,生根后剪下另植。

灌叢型樹可選外圍較細軟、1年至2年生枝條將基部刻傷,涂以生根粉液,急彎后埋入土中,上壓磚石固定,頂梢可用棍支撐扶正。一般第二年3月分割另植。有些枝條當年不生根,可繼續(xù)埋壓,第二年可生根。繼續(xù)埋壓,第二年可生根。

扦插繁殖:在夏季的生長季節(jié)進行,剪去當年生的嫩枝做插穗,插于沙土中也可成活,但生產(chǎn)中不常用。

嫁接繁殖:可用長勢強健的普通紫荊、巨紫荊做砧木,但由于巨紫荊的耐寒性不強,故北方地區(qū)不宜使用。以加拿大紅葉紫荊等優(yōu)良品種的芽或枝做接穗,接穗要求品種純正、長勢旺盛。

選擇無病蟲害或少病蟲害的植株向陽面外圍的充實枝條,接穗采集后剪除葉片,及時嫁接。可在4至5月和8至9月用枝接的方法,7月用芽接的方法進行。如果天氣干旱,嫁接前1至2天應(yīng)灌一次透水,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豆科紫荊花的病害防治

紫荊角斑病癥狀: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病斑呈多角形,黃褐色至深紅褐色,后期著生黑褐色小霉點。嚴重時葉片上布滿病斑,常連接成片,導(dǎo)致葉片枯死脫落。發(fā)病規(guī)律: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尾孢菌、粗尾孢菌兩種。一般在7至9月發(fā)生此病。多從下部葉片先感病,逐漸向上蔓延擴展。植株生長不良,多雨季節(jié)發(fā)病重,病原在病葉及殘體上越冬。

防治方法:秋季清除病落葉,集中燒毀,減少侵染源。發(fā)病時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至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至1000倍液,或80%代森鋅鋅500倍。10天噴1次,連噴3至4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紫荊枯萎病癥狀:葉片多從病枝頂端開始出現(xiàn)發(fā)黃、脫落,一般先從個別枝條發(fā)病,后逐漸發(fā)展至整叢枯死。剝開樹皮,可見木質(zhì)部有黃褐色縱條紋,其橫斷面可見到黃褐色輪紋狀壞死斑。

發(fā)病規(guī)律:該病由地下傷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壞植株的維管束組織,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此病由真菌中的鐮刀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越冬,存活時間較長。主要通過土壤、地下害蟲、灌溉水傳播。一般6至7月發(fā)病較重。

防治方法:加強養(yǎng)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苗圃地注意輪作,避免連作,或在播種前條施70%五氯硝基苯粉劑3至5斤/畝。及時剪除枯死的病枝、病株,集中燒毀,并用70%五氯硝基苯或3%硫酸亞鐵消毒處理。可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2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粉400倍,或用抗霉菌素120水劑100ppm藥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