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肚樹(學名:Jatropha podagrica Hook.)大戟科瘋樹屬肉質灌木,莖基部膨大呈卵圓狀棒形,莖端兩歧分叉。莖表皮灰色易脫落。葉簇生分枝頂端,綠色,光滑又稍具蠟質白粉。托葉角質分叉,刺狀,宿存于莖枝上很長時間。花序長15厘米,重復兩歧分叉,花鮮紅色。

佛肚樹產地原產澳大利亞,為當地熱帶疏林的優勢植物。佛肚樹株形奇特,一年四季開花不斷,是中國栽培已久的室內盆栽佳品。福建漳州青山苗圃與廣東都有大規模栽植。要注意的是作為大戟科植物,其植株同樣含有有毒的白色汁液

形態特征:佛肚樹的花序頂生,具長總梗,分枝短,紅色,花萼長約2毫米,裂片近圓形,長約1毫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6毫米,紅色;雄花:雄蕊6-8枚,基部合生,花藥與花絲近等長;雌花:子房無毛,花柱3枚,基部合生,頂端2裂。

佛肚樹的葉盾狀著生,輪廓近圓形至闊橢圓形,長8-18厘米,寬6-16厘米,頂端圓鈍,基部截形或鈍圓,全緣或2-6淺裂,上面亮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無毛;掌狀脈6-8,其中上部3條直達葉緣;葉柄長8-16厘米,無毛;托葉分裂呈刺狀,宿存。佛肚樹的花期幾全年。

生長習性:佛肚樹性喜陽光,最適宜在22℃-28℃的環境中生長。因此,整個生長期除炎夏適當遮陰外,都要滿足其充足的光照。深秋入室后,要將其放在朝南的窗臺。

讓其多接受光線,或利用燈光作輔助光源。只要室溫保持在20℃以上,并滿足其光照6小時左右,佛肚樹即可開花不斷。冬季室溫最低不能低于10℃,即能安全越冬。不過易落葉但仍能開花。

佛肚樹的栽培技術

水分肥料:佛肚樹性耐干旱,生長期澆水,應見干見濕,尤其是秋冬季節氣溫較低時應減少澆水,盆土以稍干為宜。但夏季高溫時節,水量不可缺少,除早晨澆足水外,傍晚還須觀察盆土,若干即要補充水分,中午高溫時。

還須向佛肚樹枝葉及地面噴些水,以起到防暑降溫作用。佛肚樹生長期,月施液肥1次-2次,肥料以磷鉀為主,肥水比例20%-30%,若保持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葉片,其花開得最艷。冬季停止施肥。 

在夏季: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在冬季: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光照管理:在夏季放在半蔭處養護,或者給它遮蔭50%時,葉色會更加漂亮。在春、秋二季,由于溫度不是很高,就要給予它直射陽光的照射,以利于它進行光合作用積累養分。在冬季,放在室內有明亮光線的地方養護。

平時放在室內養護的,要放在東南向的門窗附近,以能接收光線,并且每經過一個月或一個半月,要搬到室外養護二個月,否則葉片會長得薄、黃,新枝條或葉柄纖細、節間伸長,處于徒長狀態。 

肥水管理:它的耐旱能力很強,在干旱的環境條件下也能生長,但這并不等于不給它澆水或澆肥;其根系怕水漬,如果花盆內積水,或者給它澆水澆肥過分頻繁,就容易引起爛根。給它澆肥澆水的原則是“間干間濕,干要干透,不干不澆,澆就澆透”,澆肥澆水時晝避免把植株弄濕。 

春秋兩季:這兩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2-4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3-6天。

夏季:夏季高溫期它往往進入休眠狀態,對肥水要求不多,甚至要控肥控水。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3-5天,;放在室內養護的4-7天。

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溫度較低的時候進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間隔周期大約為7-10天。澆水時間盡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

注意事項:佛肚樹系大戟科多肉植物。莖干矮肥,肉質,基部膨大,好似彌勒佛的肚子,而得名。葉掌狀盾形3-5裂,葉痕大。花聚生于枝頂,橙紅色,五瓣,花梗分枝似紅珊瑚,故又有珊瑚花之稱。由于它形態奇特,花色鮮艷,一年四季開花不斷,因此受到人們青睞。要想養好佛肚樹,在栽培中應注意掌握以下幾點:

幼苗期應給予較多肥水,促使其迅速生長,也有利于莖干基部膨大,從而提高觀賞價值。隨著植株逐漸長大,肥水應逐漸減少,以防植株徒長。盆土宜選用排水暢通的沙壤土。

排水不良或澆水過多均易造成爛根,因此平時澆水要注意適量,以保持盆土略微偏干些為宜。冬季室溫低時更要控制澆水。生長旺季可施2-3次稀薄液肥或復合化肥,以利促使花繁色艷。

佛肚樹喜溫暖,怕寒冷,生長適溫約為25℃-28℃。冬季室溫最低要保持在16℃以上,若低于10℃,則易引起落葉。佛肚樹喜陽光,也能耐半陰。室內培養放在具有明亮散射光處即能生長良好。

冬季最好放在朝南的窗臺上,使其接受更多的光照,則生長健壯,花多色美。繁殖佛肚樹,多用播種法。播后待小苗長到約5厘米-6厘米高時即可移植上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