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櫻桃(學名:Cerasus tomentosa (Thunb.)Wall):落葉灌木,一般株高2-3米,冠徑3-3.5米,有直立型、開張型兩類,為多枝干形,干徑可達7厘米,單枝壽命5-15年。葉芽著生枝條頂端及葉腋間、花芽為純花芽,與葉芽復生,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隱芽壽命長。

花芽量大,花先葉開放,白色至淡粉紅色,萼片紅色,坐果率高,花期4月初,果實發育期45-55天,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核果圓或長圓,鮮紅或乳白,味甜酸,是早熟的水果之一。毛櫻桃生于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或草地,海拔100-3200米。

產中國多地。該種果實微酸甜,可食及釀酒;種仁含油率達43%左右,可制肥皂及潤滑油用。種仁又入藥,商品名大李仁,有潤腸利水之效。觀賞毛櫻桃品種的樹形優美,花朵嬌小,果實艷麗,是集觀花、觀果、觀型為一體的園林觀賞植物。

生長習性:毛櫻桃喜光、喜溫、喜濕、喜肥的果樹, 適合在年均氣溫10-12℃,年降水量600-700毫米, 年日照時數2600-2800小時以上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日平均氣溫高于10℃的時間在150-200天,冬季極端最低溫度不低于-20℃的地方都能生長良好,正常結果。

若當地有霜害,櫻桃園地可選擇在春季溫度上升緩慢,空氣流通的西北坡。考慮到櫻桃根系分布淺易風倒,園地以在不受風害地段為宜,土壤以土質疏松、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為佳。

適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透氣性好、保水力較強的砂壤土或礫質壤土上栽培。在土質粘重的土壤中栽培時,根系分布淺,不抗旱,不耐澇也不抗風。櫻桃樹對鹽漬化的程度反應很敏感,適宜的土壤pH值為5.6-7,因此鹽堿地區不宜種植櫻桃。

毛櫻桃的栽培技術

栽種:栽植前要把地整平,可挖直徑寬0.8米乘以深0.6米的坑,坑里先填入10厘米的有機肥,把苗放進坑里,使苗的根向四周伸展。櫻花填土后,向上提一下苗使根深展開,在進行踏實。栽植深度在離苗根上層5厘米左右。

栽好后澆水,充分灌溉,用棍子架好,以防大風吹倒。栽種時,每坑槽施腐熟堆肥15千克-25千克,7月每株施硫酸銨1千克至2千克。花后和早春發芽前,需剪去枯枝、病弱枝、徒長枝,盡量避免粗枝的修剪,以保持樹冠圓滿。

澆水:定植后苗木易受旱害,除定植時充分灌水外,以后8-10天灌水一次,保持土壤潮濕但無積水。灌后及時松土,最好用草將地表薄薄覆蓋,減少水分蒸發。在定植后2-3年內,為防止樹干干燥,可用稻草包裹。

但2至3年后,樹苗長出新根,對環境的適應性逐漸增強,則不必再包草。澆水根據降水情況和土壤墑情決定,一般與施肥相結合。應充足而不過量,以水控樹,以水調肥。一年應澆3-4次水。有節水設施的進行可控滴水灌溉,利于水肥一體化,提高肥水利用率。

施肥:櫻花每年施肥兩次,以酸性肥料為好。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餅、雞糞和腐熟肥料等有機肥;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銨、硫酸亞鐵、過磷酸鈣等速效肥料。一般大櫻花樹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樹冠:正投影線的邊緣,挖一條深約10厘米的環形溝,將肥料施入。

此法既簡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隨著樹的生長,施肥的環形溝直徑和深度也隨之增加。櫻花根系分布淺,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因此在樹周圍特別是根系分布范圍內,切忌人畜、車輛踏實土壤。行人踐踏會使樹勢衰弱,壽命縮短,甚至造成爛根死亡。 

修剪: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長枝、重疊枝及病蟲枝。另外,一般大櫻花樹干上長出許多枝條時,應保留若干長勢健壯的枝條,其余全部從基部剪掉,以利通風透光。修剪后的枝條要及時用藥物消毒傷口。

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導致腐爛。櫻花經太陽長時期的暴曬,樹皮易老化損傷,造成腐爛,應及時將其除掉并進行消毒處理。之后,用腐葉土及炭粉包扎腐爛部位,促其恢復正常生理機能。

保花:7-8月為櫻桃花芽分化集中期,通過合理樹體結構,增加通風透光,提高葉片光合效能。通過拉枝開張角度、摘心、扭梢、適度干旱等技術措施,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為花芽分化提供充足的營養。晚霜凍是花期的主要危害,采用煙霧法,噴水法,噴保花劑等辦法減輕危害。花期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和田間氣溫變化。

優果:培養優質花,增施有機肥,疏果穩產,果實生長期噴葉面肥,幼果期增大田間持水量,防裂果,預防畸形果。

生草:果園生草優點,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質,提高肥力,調節地溫、保持水份,改善果園微生態環境,增大溫差,提高果實品質。果園生草一般采取行間生草、株間覆蓋的模式。草種以白三葉為主,也可選自然生草。一年刈割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