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海棠是從美國引種,是集葉、花、果、枝、樹形同觀共賞的綠化、彩化樹種。該樹種以其優美的樹形、豐富多彩的觀賞效果成為中國珍貴的城市綠化彩色樹種。紅寶石海棠具有“葉紅、花紅、果紅、枝亦紅”的特點,花、果、枝干、葉在生長期中均表現出紅寶石顏色。
春季紅色的枝條發芽后,其嫩芽嫩葉血紅,紅寶石海棠整個生長季節葉片呈紫紅色,整株色感極好,蠟質光亮。開出花朵粉紅色,花期4-5月。坐果后鮮紅的果實掛滿全樹,果為紅色梨果,接近于球形,果實成熟期為8-9月份。秋天滿樹紅葉,滿枝紅果,滿樹紫枝,果實累累。冬季,鮮紅的枝條。
形態特征:紅寶石海棠為小喬木,高3米,冠幅3.5米;樹干及主枝直立,小枝纖細;樹皮棕紅色,樹皮塊狀剝落。葉長橢圓形,鋸齒尖,先端漸尖,密被柔毛,新生葉鮮紅色,葉面光滑細膩,潤澤鮮亮,28-35天后由紅變綠。
此時新發出的葉又是鮮紅色,整個生長季節紅綠交織。花期4月中下旬,花為傘形總狀花序,花蕾粉紅色,花瓣呈粉紅色至玫瑰紅色,多為5片以上,半重瓣或者重瓣,花瓣較小,初開鄒縮,直徑3厘米。果實亮紅色,直徑0.75厘米,果熟期8月,宿存。
紅寶石海棠樹形矮小,果實小巧,玲瓏可愛,掛果量大,如珍珠般點綴于枝頭,果實宿存,觀果期較長,觀賞價值高。謝花后珍珠般果實掛在枝頭,有的可至雪降,極具觀賞價值整個生長季節葉片呈紫紅色,整株色感極好,蠟質光亮。
開出花朵粉紅色,花期4-5月。坐果后鮮紅的果實掛滿全樹,果為紅色梨果,接近于球形,果實成熟期為8-9月份。秋天滿樹紅葉,滿枝紅果,滿樹紫枝,果實累累,非常美觀。冬季,鮮紅的枝條令人耳目一新,不僅長勢好,且景觀靚麗。
生長習性:紅寶石海棠適應性強,耐貧脊,較耐寒、抗鹽堿性強。紅寶石海棠適應性很強,比較耐瘠薄,在荒山薄地的沙壤土上都能生長良好;耐輕度鹽堿,在pH值8.5以下,能適應且生長旺盛;耐寒冷,適應性強,在pH值8.5以下,能適應且生長旺盛;經過5年的試驗觀察,最低溫達到-35.7℃時未出現過凍害,且長勢良好。
紅寶石海棠的養殖方法
整形修剪:定植當年,是緩苗期,修剪量不宜過大。第二年,要及時剪除干枯枝,為培養骨干枝,一般選留4對健壯、分枝均勻的側枝作為主枝,除去其余側枝,最好下強上弱,主枝與中央領導干成40°-60°的角,且主枝要相互錯開,每個方向每對主枝間的距離為30-40厘米。冠幅與枝下高度的比值一般為2∶1,使全株形成圓錐形樹冠。
果實采收:紅寶石海棠不但具有觀賞性,到秋季紅果掛潢枝頭,其果實可作為原材料用于加工,制作果脯、果汁、果醬等,極具開發利用價值。
采收時期:采收時期一般根據各品種的果實生育期限確定,外運或貯藏的紅寶石海棠,果實達八成熟時采收較合適。采收應在晴天露水干后的上午或傍晚氣溫較低時進行。
采收方法:果實不耐貯運,不抗機械傷,采果籃要用紙鋪好,采收時應保留果梗,輕拿輕放。樹冠不同部位及每花序內的果實的成熟期有差異,需分批采收。
分級包裝:采下的果實應先進行大包裝,可用花條木制箱、紙箱、紙盒、塑料盒、塑料箱等。小包裝(零售包裝)一般采用紙或無毒硬塑制的盒或盤。
紅寶石海棠的繁殖方式:紅寶石海棠可用嫁接和播種兩種方式繁殖,繁殖容易,栽培管理簡間,一般采用八棱海棠嫁接,春夏秋都能嫁接。嫁接紅寶石海棠的砧木為普通海棠或山丁子,種子采用種子層積處理。
播種:春秋2個季節均可進行播種。以秋播為好,可不經種子處理,而且出苗整齊,苗木生長期長質量好。秋播一般于11月中旬和下旬,土壤上凍前進行。春播種子要進行處理,在4月中上旬,土壤 5厘米深處的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進行播種。
春播:采用寬窄行條播,寬行60厘米,窄行30厘米,每畦中鋪60-70厘米寬的膜3條,在膜上每隔5-6厘米打洞,將處理好的種子每穴播2-3粒,平均每畝播種量為1.5kg左右。播后在膜上順著播種行覆蓋5厘米寬、2厘米厚的土壤,1星期左右出苗,待苗木5-6厘米高時,才能澆水。
秋播:一般采用條播的方式,每畝播種量2-3kg。在平整好的條田中開溝,溝深2-3厘米,寬20厘米左右,溝底要平,每條溝的間距60厘米,種子要均勻地撒在溝內,播后蓋土,覆土厚2-3厘米,耙平略加鎮壓。
種子通過休眠期后,立即播種,一般采用條播的方式。如果想當年播種、當年嫁接、當年出圃,可采用小拱棚或溫室播種。播種時先將地濕透,早春水要小,以防延遲播種期。土壤水分達到黃墑時,用鎬開溝,深度2厘米左右,溝底要平;
播幅寬度20厘米左右、行距40厘米。撒種子要均勻,播后用平耙蓋土。如果采用小拱棚育苗,播種以后用竹篾或柳樹條作拱桿,拱高40厘米,蓋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壓嚴。也可以平鋪地膜,但要及時放風,以防燙傷芽。春季防治絨毛金龜子的為害,可用神農丹防治。
層積處理前,將海棠種子漂洗干凈,去除雜質及癟籽壞籽,將種子倒入干凈的濕河沙中,沙子濕度以手握成團、手縫見水不滴水為宜。選地勢高燥、背陰的地方,挖一條深1米、寬0.8米、長度依據種子量而定的溝,溝底部鋪上一層濕沙,沙子厚度為20厘米左右。
用玉米秸做一草把,垂直插在濕沙內,一直通到地面以上20厘米作為通氣孔。然后將拌好的濕沙種子混合物倒入溝內,距離地面20厘米時為止,最后蓋一層濕沙并使地面成一沙丘,不要蓋住通氣孔,以防影響通氣。
我地層積處理的時間為11月6日,畝用干種量為1.5千克。沙藏期間,要檢查一次濕度,以防腐爛,第二年3月即可播種。如果當年冬季溫度高,早春要經常檢查,發現種子露白,說明已經打破種子休眠,開始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