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古稱露甲,又稱睡香、蓬萊紫、風流樹、毛瑞香、千里香、山夢花,屬瑞香科瑞香屬常綠小灌木植物。原產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和日本。有藥用價值。瑞香原產中國和日本,是中國傳統名花。瑞香早春開花,香味濃郁,其變種金邊瑞香為瑞香中之佳品,故有“牡丹花國色天香,瑞香花金邊最良”之說。

瑞香植株高1.5-2米,枝細長,光滑無毛。單葉互生,樹冠近球形,長橢圓形,長5-8厘米,全緣,濃綠光潤。深綠、質厚,有光澤。花簇生于枝頂端,頭狀花序有總梗。

花被筒狀,上端四裂,花徑1.5厘米,白色,或紫或黃,具濃香有“奪花香”、“花賊”之稱呼,若與其他花放置在一起,其他花有淡然失香之感。瑞香花期3-5月,果期7-8月。

形態特征:瑞香為常綠直立灌木;枝粗壯,通常二歧分枝,小枝近圓柱形,紫紅色或紫褐色,無毛。葉互生,紙質,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7-13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無毛,側脈7-13對,與中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

葉柄粗壯,長4-10毫米,散生極少的微柔毛或無毛。瑞香花外面淡紫紅色,內面肉紅色,無毛,數朵至12朵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苞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寬2-3毫米,無毛,脈紋顯著隆起;

花萼筒管狀,長6-10毫米,無毛,裂片4,心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心臟形,與花萼筒等長或超過之;雄蕊8,2輪,下輪雄蕊著生于花萼筒中部以上,上輪雄蕊的花藥1/2伸出花萼筒的喉部,花絲長0.7毫米,花藥長圓形,長2毫米;子房長圓形,無毛,頂端鈍形,花柱短,柱頭頭狀。果實紅色。

生長習性:瑞香性喜半陰和通風環境,懼暴曬,不耐積旱。喜肥沃和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萌發力強,耐修剪。瑞香喜溫暖,愛通風,要半干半濕,忌多水;喜中酸性,愛松壤土。

要栽淺土,忌種得深,喜散射光,愛光照長,要半陰半陽,忌強光;喜氮磷鉀,愛基肥,要薄肥勤施,忌肥沾花。盆栽瑞香,盆土宜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質帶酸性的腐葉土。

摻拌適量的河沙和腐熟的餅肥。瑞香根為肉質,平時養護管理要特別注意控制澆水,如澆水過多,盆土長期過濕,易引起爛根。下雨過后,須及時將盆內積水倒掉。

瑞香的繁殖方式:瑞香一般以扦插法和高壓法進行繁殖,其中以扦插為主,春、夏、秋三季均可扦插。春插于2-3月進行,在植株萌發前,選取1年生健壯枝條,剪成每段10厘米左右,保留枝條上端2-3片葉備用。夏插和秋插,分別于6-7月和8-9月進行,選取當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

插床用河沙或蛭石,枝條插入1/3-1/2為度,插后澆透水,再用塑料膜作拱棚封閉,經常觀察,保持插床土壤的濕度,不可過千或過濕。夏插要注意遮陰,秒插要注意防寒防凍。一般1-2個月可生根,再移栽上盆。

瑞香的繁殖以扦插為主,也可壓條,嫁接或播種。扦插多在清明、立夏前進行,也可在秋季。剪頂部粗壯枝8—10厘米,留2—3片葉,經促根劑浸泡后扦入沙床中,深度為總長1/2至1/3,隨即遮蔭,大約40天生根。

瑞香扦插時民間常將插穗下端割裂,夾入一米粒大小的石子,增加接穗與基質接觸面,以利生根。立秋扦插時,可在扦床上覆膜增溫。對于地栽的瑞香移栽時需帶土球,在春或秋季進行。

霜種前施基肥,以后再追1—2次肥,至入冬前再施一次催花肥,而盆栽瑞香首先宜選既保水又透水的栽培基質,多用塘泥。因瑞香喜肥,要隨時追肥,但不宜用人糞尿。花盆應避免陽光直射,夏季必須遮蔭。

扦插繁殖:金邊瑞香喜陽但怕烈日,耐干忌濕浸,以用曝曬的塘泥、腐殖質作盆土栽植為宜,可通過控制光照、溫度、水分確保春節開花。金邊瑞香開花不結籽,主要用扦插法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以夏插繁殖成活率最高。

插條選擇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剪口要平滑,剪刀或刀片要用酒精燈或打火機高溫消毒,枝條截成8厘米長,保留4~6片葉子,插入部分浸泡專用生根劑后,再沾上多菌靈粉,以植株的3/5插入培養料內。培養料用谷殼燒至炭化而未成灰時,以冷水淋澆熄火的谷殼灰,用開水燙淋或高錳酸鉀溶液除堿滅菌。

覆膜15天保濕,一般30天生根,50天移栽上盆。用隔離空氣發酵腐熟人糞尿或餅肥水施用為好,做到少量多次,適當增施磷鉀肥。結合剪枝造型滅蟲,使金邊瑞香挺拔清秀。當年春節就可開出陣陣濃香、色彩艷麗的花朵,第二年以后即可長成姿態優美的大型觀賞盆景了。

水插:水插一般于夏季進行,此時新枝趨于成熟,是水插的良好季節。水插法生根快、成活率高(幾乎是100%),可減少噴水次數。具體方法是:取當年生枝條,長8-12厘米。在剪條的前一天最好在分枝點1-2毫米處用利刀割一圈(不可用剪刀),這樣可以加速愈合生根。

在分枝點環割后,修平傷口,摘去枝條下半部葉片,上部保留3-4片葉,其余都剪掉。然后插在事先準備好的廣口瓶中。瓶內灌水約3/4,并滴入2-3滴食醋。插條在水中約1/3,扶直固定。

瓶口用紗布蒙住扎緊。插后放在室內窗臺上,水量減少時,加水至原來水位。過5天左右,用水向葉面噴霧1-2次,一周換水一次,一個月內即可生根。及時移栽上盆。

芽插:芽插在春季發芽前進行,插穗選取樹冠中、上部當年生充實、健壯枝條,留上部一片葉,芽腋處應有明顯芽點,以一葉一芽一段的插條為好。取穗時,須用利刀,從腋芽上部下刀,斜行切斷,削成馬耳形,注意不要損傷腋芽,以利生根抽芽。

用松葉土加30%細砂作扦插基質,便于短插穗的插入固定。需要注意的是,扦插前松葉土和細砂基質須置太陽下曝曬消毒。扦插時插入土中1/2,插后撳實,稍灑水,保持濕潤,約40天可生根成活。待生出新枝后,次年春季再移栽上盆。

繁殖管理:繁殖可在春、夏、秋三季進行扦插,春季插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下旬,選用一年生的粗壯枝條約10厘米左右,剪去下部葉片,保留2-3片葉片即可,而后插入苗床;夏插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秋插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均選當年生枝條。

夏、秋 扦插,剪下當年生健壯枝條,插條基部最好帶有節間,更有利于發根。插在河砂盆中,約2/3深,插后遮蔭,保持濕潤,但又不要過濕,45~60天,即可生根。如在插條基部蘸漬木本生根粉,則更有利于插條的生根。

高壓法繁殖宜在3-4月份植株萌發新芽時進行。首先選取1-2年生健壯枝條,作1-2厘米寬環狀剝皮處理,再用塑料布卷住切口處,里面填上土,將下端扎緊,塑料布上端也扎緊,但要留一點小孔,以便透氣和灌水,保持袋中土壤濕潤,一般經2個多月即可生根。秋后剪離母體上盆或另行栽植。

性喜溫暖的環境,懼烈日,喜陰,畏寒冷。夏季要遮蔭、避雨淋和大風;冬季放在室內向陽、避風處,維持8℃以上的室溫。保持葉面清潔干凈,保持盆土不過干或過濕;不要受凍,不要讓室內有煤煙和油煙。

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pH值6至6.5),忌用堿性土,可用山泥或田園土摻入40%的泥炭土、腐葉土、松針土和適量的煤球灰、稻殼灰、城市垃圾等為培養土。栽培時應選半陰半陽、表土深厚、濕潤地種植。

為避免陽光直射,而在冬季又能曬到陽光,常常采用與落葉喬、灌木混植的辦法。春秋兩季都可進行移植,但以春季開花期或梅雨期移植為宜。成年樹不耐移植,移植時務必盡量多帶宿土,還要加以重剪。

栽植后的管理:露地栽培比較粗放,天氣過旱時才澆水;越冬前在株叢周圍施些腐熟的廄肥。盆栽的瑞香,應保持盆土半干半濕,在春、秋兩季各施一次肥料。春季在萌芽抽梢期,用30%腐熟的豆餅和雞糞混合液肥;秋季在9月下旬,肥料濃度宜淡。

施肥的時間要選在有陽光的晴天,上午10點前為好。施肥當天下午5點以后要對葉面噴一次水。水不能用新放出來的自來水,最好是經陽光曬過的,或是室內存一天的水,水溫不能低于室內溫度。不要將肥液灑在葉面上,如灑在葉面上要立即用噴壺水沖掉。

肥料以氮肥、鉀肥為主,也就是常以餅肥、魚腥肥混合用。但必須是充分發酵好了的肥液,還要加上少量的黑礬水。瑞香的用肥不能濃,要淡薄。注意在盆土過濕和氣溫過高或過低時不宜施肥。

初夏開始,盆栽的瑞香就應放置于樹蔭下或蔭棚里,避免強光照射。株盆忌直接放在地上,以免花的香氣招引螞蟻和蚯蚓。瑞香較耐修剪,一般在發芽前可將密生的小枝修剪掉,留出一定的空隙,以利通風透光。

瑞香宜在花后進行整形修剪,剪短開過花的枝條,剪除徒長枝、重疊枝、過密枝、交叉枝以及影響樹型美觀的其它枝條,以保持優美的造型。瑞香應每隔2年至3年翻盆換土一次,一般在花謝后進行,秋季也可。翻盆時剔除2/3舊土,適當修去一些過長的須根,可結合翻盆,適當提根。

在3月底清明節前,瑞香可以出室,但是要防止大風吹、猛雨淋,以免瑞香新發的嫩芽受到傷害。到4月底慢慢縮短光照時間。6月中旬到9月中旬可以全日不受光照。因到夏季瑞香基本上停止生長,進入了半休眠狀態。在這個時期防止淋暴雨,嚴禁施肥。

還要給它造成一個涼爽通風的好環境,減少澆水量。瑞香越夏后到9月底至10月初可見些早晨的陽光,有2至3小時為好,以后可以慢慢延長光照時間,10月底就可以全天光照了。

根據各地氣候不同情況,在10月或11月初瑞香就要入室了,人室后放在光照時間長的位置。到11月中旬和12月上旬、下旬各施一次薄肥液,因瑞香的花蕾生長較慢,肥不能施太勤、太多、太濃,但也不能不施肥。

金邊瑞香有性繁殖能力較差,多用營養器官繁殖,因此,苗木供不應求,而且價格昂貴。瑞香的營養繁殖,一年四季均可進行,通常采用扦插、嫁接、高枝壓條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