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 Linn.),又叫裂葉懸鈴木、鳩摩羅什樹,懸鈴木屬落葉大喬木,是二球懸鈴木的親本,高可達30米,是世界著名的優良庭蔭樹和行道樹,有“行道樹之王”之稱。

法國梧桐的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于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

形態特征:法國梧桐的花4數;雄性球狀花序無柄,基部有長絨毛,萼片短小,雄蕊遠比花瓣為長,花絲極短,花藥伸長,頂端盾片稍擴大;雌性球狀花序常有柄,萼片被毛,花瓣倒披針形,心皮4個,花柱伸長,端卷曲。

法國梧桐的果枝長10-15厘米,有圓球形頭狀果序3-5個,稀為2個;頭狀果序直徑2-2.5厘米,宿存花柱突出呈刺狀,長3-4毫米,小堅果之間有黃色絨毛,突出頭狀果序外。法國梧桐的果期9至10月。法國梧桐的花期4至5月。

生長習性:法國梧桐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適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堿性土壤雖能生長,但易發生黃化。根系分布較淺,臺風時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氣污染能力較強,葉片具吸收有毒氣體和滯積灰塵的作用。

法國梧桐的樹干高大,枝葉茂盛,生長迅速,適應性強,易成活,耐修剪,抗煙塵,所以廣泛栽植作行道綠化樹種,也為速生材用樹種;對二氧化琉、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

法國梧桐的繁殖方式

采集插條:在秋末冬初采集插條,以實生苗干或生長健壯的母樹干處萌生的1 年生枝條為好,樹冠處1 年生的萌發枝條也可用。為保證插條供應,還可以用實生苗建立采穗圃。

插穗剪取及處理:種條采回后,立即截成15~20cm長的插穗,每個插穗保留2個節3個飽滿芽苞,因為枝條節上的養分較節間多。下切口要靠近節下,一般離芽基部約1cm左右,以利愈合生根,上切口距離芽先端0.5~1cm,以防頂芽失水枯萎。

插穗每50~100根捆成1捆,然后在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1個深60~80cm 、寬80cm的坑,坑長以插穗多少來確定。坑底鋪一層虛土,將插穗大頭朝下,直立排放在虛土上,最后覆土掩蓋成圓球形,以防雨水滲入,待第2 年春季取出進行扦插。春季也可隨采隨插,成活率也較高。

扦插:扦插前要選擇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地塊,進行深翻、消毒、整平后做成扦插床。待3月上、中旬將扦插床大水漫灌1遍,等水滲完后,整床覆蓋地膜。此時,取出沙藏的插穗,置于生根劑1000倍液中浸泡2~3天,每24小時換生根液1次。

浸穗完成后,按株行距15cm×30cm進行扦插。插前先用與插穗粗細一致的硬棍打孔深約10cm ,然后進行扦插,插穗露出地面約5cm左右,整床插完后用細土封堵插穗周圍,使插穗與土壤緊密接觸。

育苗管理:懸鈴木插穗上主芽的兩側有副芽和潛伏芽,有時葉芽在未生根前萌發,形成假活現象,但抽出的新枝不久就會枯死,約經10 天左右,副芽又會萌發,這標志著新的幼根已經長出,插穗已經成活。

生根后,萌芽條高6 ~10cm 時,留1個強壯枝培育主干,其余均剪除。如發現有萎芽現象,可摘去1~2 片葉,或摘去主芽條,保留副芽條。生長期間,枝葉過密時要適當剪去2次枝,摘除黃葉,保持通風透光。同時要經常保持苗床濕潤,以利插穗生根。

插穗生根后,在6 ~8 月間適時施速效肥,以尿素為主。除草對保苗也很重要,不要等雜草長高再除,盡量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生長期的病害較少,但要注意防治蚜蟲。若精心管理,當年苗高可達1.5m 以上,1 年后可以定植大田,6年生時可以出圃用于城市綠化。 

播種育苗

種子處理:法桐的種子不像其他樹種,種子成熟就會落地。它的果球成熟后,可以樹上掛整個冬天都不會掉下來。因此可以在第二年春天來到之前,把果球采接下來,放在麻袋中,然后再用木棍輕輕敲打麻袋,把果球都打碎,這樣就把種子全都打出來了。

但法桐的種子外常常會粘著絨毛,必須把這些絨毛和種子剝離獲得凈種,否則這些絨毛的附著會使種子不著土。具體方法是:破碎果球后,撿除破碎果球中間的小圓球心,用手在鐵篩上反復搓篩,將絨毛和針狀種子分開,然后經風選,將種子與絨毛分離,便可取得凈種,裝袋待播。

苗床準備:苗床最好選在土質肥沃不板結的農耕地,要避風、排水通暢、灌水設備完善且取水方便,土地無鹽堿。選好苗床后,要先灌透水,然后施足基肥,一般選用腐熟農家肥。施完肥要把苗床深耕平整,開出淺溝做出壟。

壟向應與灌水方向一致,壟與壟相通,壟長10米,壟高0.15米,壟底寬0.6米,壟面寬0.3~0.4米,灌水溝底寬0.3米,口寬0.6米,壟坡拍打結實,壟面細平,為保證壟溝灌水均勻,每壟兩端高差力求一致。

播種時間:一般以春季最好,具體時間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情況來定,一般日均溫度連續穩定在15℃左右以上,便可以播種了,北方地區在4月下旬及5月初為適播期,當然要看具體的氣候情況,如果提前或推遲,都會對出苗及生長產生很大影響,要注意把握。

種子處理:播種之前,可用冷水把種子浸一晝夜,12小時換一次清水,然后再把浸過的種子放在無風的條件下進行光照升溫,也可以放在大棚中增溫,經升溫催芽,種子受熱均勻能快速發芽,且整齊一致,最好保證種子的存放環境溫度達到28℃~30℃這樣的溫度環境,能促使種子在一兩天之內就露白發芽,然后就可以立即播種了。 

播種技術:播種宜在傍晚時間,最好是陰天。把種子均勻撒播在壟面上,密度大些,然后再用清河沙蓋上。河沙要事先準備好,要無堿。蓋河沙的厚度以看不見梧桐種子為準,不能太厚。

否則會影響種子的發芽,也不能太少,太少了蓋不完全種子,這樣種子容易干燥少水,也不利于發芽。蓋好后輕輕鎮壓一下,保證種子和壟面土密合,對扎根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