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芳藤是衛矛科衛矛屬常綠藤本灌木。高可達數米;小枝方梭不明顯。葉橢圓形,長方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革質、邊緣齒淺不明顯,聚傘花序;小聚傘花密集,有花,分枝中央有單花,花白綠色,花盤方形,花絲細長,花藥圓心形;
子房三角錐狀,蒴果粉紅色,果皮光滑,近球狀,種子長方橢圓狀,棕褐色,6月開花,10月結果。扶芳藤中國分布較廣,黃河流域以南廣大地區均有分布。生長于山坡叢林、林緣或攀援于樹上或墻壁上。
該種生長旺盛,終年常綠,是庭院中常見地面覆蓋植物。適宜點綴在墻角、山石等。其攀援能力不強,不適宜作立體綠化。可對植株加以整形,使之成懸崖式盆景,置于書桌、幾架上,給居室增加綠意。
形態特征:扶芳藤的聚傘花序3-4次分枝;花序梗長1.5-3厘米,第一次分枝長5-10毫米,第二次分枝5毫米以下,最終小聚傘花密集,有花4-7朵,分枝中央有單花,小花梗長約5毫米;花白綠色,4數,直徑約6毫米;
花盤方形,直徑約2.5毫米;花絲細長,長2-5毫米,花藥圓心形;子房三角錐狀,四棱,粗壯明顯,花柱長約1毫米。扶芳藤的蒴果粉紅色,果皮光滑,近球狀,直徑6-12毫米;果序梗長2-3.5厘米;小果梗長5-8毫米;種子長方橢圓狀,棕褐色,假種皮鮮紅色,全包種子。扶芳藤的花期6月,果期10月。
生長習性:扶芳藤性喜溫暖、濕潤環境,喜陽光,亦耐陰。在雨量充沛、云霧多、土壤和空氣濕度大的條件下,植株生長健壯。對土壤適應性強,酸堿及中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長,可在砂石地、石灰巖山地栽培,適于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生長,適生溫度為15-30℃。
扶芳藤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林下或山地均可種植,以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種植前先整地,讓土壤熟化。第一次深翻土25-30厘米,同時揀去草根和石塊; 第二次深翻土也是25-30厘米。
并作高或平畦,畦寬、畦高可因地制宜。種植前每公頃施充分腐熟的廄肥、土雜肥、草木灰等混合肥30000公斤 作基肥,先撒在畦面,再深翻入土,后整平畦面。植地四周宜開環山排水溝。
扦插育苗:選擇背風向陽、近水源、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東面或東南面坡地作苗圃,先耙平整細,后起畦。一年四季均可育苗,但以2-4 月為好,如夏季育苗需搭遮蔭棚,冬季育苗應有塑料大棚保溫。
選擇1-2 年生無病蟲害、健壯、半木質化的成熟藤莖,剪下后截成長約10厘米 的枝條作插穗,插穗上端剪平,下端剪成斜口,切勿壓裂剪口。上部保留2-3 片葉,下部葉片全部除去,扦插前選用500ml/ L 奈乙酸浸泡插條下部15-20s。
按行距為5厘米 開溝,將插穗以3厘米 的株距整齊斜擺在溝內,插的深度以插條下端2/ 3 入土為宜,插后覆土壓實插條四周土壤,并淋透定根水。一般插后25-30天 即可生根,成活率達90%以上。
苗床要經常淋水,土壤持水量保持在50%-60%之間,空氣濕度保持在85% 以上,溫度控制在25-30℃以內。注意根除雜草,每隔10天 除草1 次,插后40天 結合除草每公頃施稀薄糞水15000公斤。
以后每隔20天 施1 次肥,以稀薄農家糞水為主,每100公斤 糞水外加尿素0. 2公斤 溶解均勻后淋施。扦插后5-6 個月,幼苗高20厘米 以上、且有2 個以上分枝時,可以出圃種植。
扦插苗生根快,根系多,一年四季均可種植。選擇3月上旬到4 月下旬的陰雨天或晴天下午移栽為宜。按行距25-30厘米開溝,株距約15厘米 擺放,邊擺30厘米×15-20厘米 開穴種植,每穴種苗1-2 株,淋足定根水。苗木移栽5-6天 后即可恢復生長。
田間管理:定植后如遇天旱,每天淋水1次,1周后每周淋水1 次,直至成活為止。也可用秸稈或雜草覆蓋樹盤,成活后一般不用淋水。種植成活后,如發現有缺株,應及時補上同齡苗木,以保證全苗生產。
由于扶芳藤前期生長較慢,雜草較多,每月應進行1-2 次中耕除草。施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嚴禁使用未腐熟農家肥、城鎮生活垃圾肥、工業廢棄物和排泄物。禁止單純使用化肥,限制使用硝態氮肥。
化肥可與農家肥、微生物肥配合施用,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以1∶1 為宜。定植后第1 年,當苗高1m 左右時,結合除草、培土,每公頃施入腐熟農家肥30000公斤、尿素300公斤 或生物有機肥750公斤,行間開溝施用;
穴栽的可在植株根部開穴施肥,每穴施入農家肥0.5公斤 。第2 年以后,每年春夏季(4-5月)、冬季(11-12月)各施肥1 次,并結合除草、松土,采用行間開溝施肥方式,以腐熟農家肥為主,每公頃用量為30000-37500公斤 ,如春季施肥,每公頃宜追加復合肥300公斤或生物有機肥750公斤 。
扶芳藤的病害防治:扶芳藤抗病能力較強,目前栽培試驗中尚未發現病害發生。扶芳藤蟲害主要是卷葉蛾,多發生在苗圃或種植密度較高、植株比較蔭蔽的地方,以幼蟲蠶食幼嫩莖葉或咬斷嫩莖危害。在卷葉蛾幼蟲初發期,可用90% 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1000 倍液,或90% 敵百蟲晶體1000 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