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距花為千屈菜科萼距花屬下的一個種。直立小灌木,植株高30—60厘米。莖具粘質柔毛或硬毛。萼距花的葉對生,長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漸尖,中脈在下面凸起,有葉柄。花期自春至秋,隨枝稍的生長而不斷開花。

花小而多,盛花時布滿花壇,狀似繁星,故又名紫花滿天星。適于庭園石塊旁作矮綠籬;花叢、花壇邊緣種植;空間開闊的地方宜群植、叢植或列植,綠色叢中,繁星點綴,十分怡人。

形態特征:萼距花為灌木或亞灌木狀,高30-70厘米,直立,粗糙,被粗毛及短小硬毛;分枝細,密被短柔毛。葉薄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稀矩圓形,頂部的線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5-15毫米。

頂端長漸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下延至葉柄,幼時兩面被貼伏短粗毛,后漸脫落而粗糙,側脈約4對,在上面凹下,在下面明顯凸起,葉柄極短,長約1毫米。花單生于葉柄之間或近腋生,組成少花的總狀花序;花梗纖細;

花萼基部上方具短距,帶紅色,背部特別明顯,密被粘質的柔毛或絨毛;花瓣6,其中上方2枚特大而顯著,矩圓形,深紫色,波狀,具爪,其余4枚極小,錐形,有時消失;雄蕊11,有時12枚,其中5-6枚較長,突出萼筒之外,花絲被絨毛;子房矩圓形。花瓣6個,紫紅色,花期從春至秋,隨枝稍的生長而不斷開花。

生長習性:萼距花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極易栽培管理。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稍陰蔽處也能生長,但日照充足則生育較旺盛。對土壤適應性強,沙質壤土栽培生長更佳,耐水濕。

幼苗定植后宜摘心或修剪1次,促使分枝生長。護花網提醒您:生育期間每1—2個月施肥1次,有機肥料或氮、磷、鉀均佳。植株過高或枝葉擁擠可進行修剪。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為18—32攝氏度。

萼距花的栽培方法

栽培要點:萼距花為小灌木,植株矮小,莖直立,分枝特別多而細密。對生葉小,線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翠綠。花小而多,盛花時布滿花壇,狀似繁星,故又名滿天星。花單生葉腋,結構特別,花萼延伸為花冠狀,高腳碟狀,具5齒,齒間具退化的花瓣,花紫色、淡紫色、白色。

栽培環境:萼距花在熱帶起源,耐熱喜高溫,不耐寒。喜光,也能耐半陰,在全日照、半日照條件下均能正常生長,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是花壇、低矮綠籬的優良材料。

繁殖育苗:扦插繁殖為主,萼距花也用播種繁殖。在春秋兩季扦插為好,也可全年進行。選取健壯的帶頂芽的枝條5-8厘米,去掉基部2-3厘米莖上的葉片,插入沙床2-3厘米,10天左右生根。生根后上營養袋培育1-2月待定植。

栽培基質:袋苗和盆栽基質要求肥沃疏松,排水好, 可用壤土2份,泥炭土1份,沙1份混合。地栽注意改良土壤的透水性,加入沙、有機肥改良。定植:盆栽萼距花用14-16厘米盆,每盆栽一株。花壇、綠籬種植株行距15×20厘米。

肥水管理:比較粗放,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濕潤,恢復后3-5天澆水一次,10天施用稀薄液肥一次。成型后注意肥水管理。幼苗定植后宜摘心或修剪1次,促使分枝生長。生育期間每1—2個月施肥1次,有機肥料或氮、磷、鉀均佳。植株過高或枝葉擁擠可進行修剪。

扦插后的管理

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25℃,低于18℃,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于25℃,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

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濕度:萼距花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每天1~3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光照:萼距花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

上盆: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巖+陶粒=2份+2份+1份;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蔭環境養護。

濕度:萼距花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60~75%。

溫度:萼距花最適生長溫度為18℃~30℃,忌寒冷霜凍, 越冬溫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氣溫降到4℃以下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溫度接近0℃時,會因凍傷而死亡。

夏季: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在冬季: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光照:怕強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蔭處養護,或者給它遮蔭70%。放在室內的養護的,盡量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并每隔一、二個月移到室外半蔭處或遮蔭養護一個月,以讓其積累養分,恢復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