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女木蘭乃珍奇花木,冰川時期幸存的珍惜樹種,是我國重點保護(hù)的世界珍惜植物,葉如翠雕,花似玉琢。性喜山陰林下沃土,為闊葉亞喬木,樹高可達(dá)十米,其花葉美觀,具有濃郁的芳香,是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和提取香料的輕工業(yè)原料。
天女木蘭的花朵中央為紫紅色的花蕊,花瓣為乳白色,她冰清玉潔,超凡脫俗,美麗大方,白花紅蕊,勝似玉蘭,入秋紅果綠葉,別具風(fēng)姿,而且香氣迷人,回味久久不絕。
初夏時苞蕾盈枝,瓣高傲,盛開時就像一身潔白的仙女飄然從天而降。配值似古趣天成,片植如雪濤云海,盆栽挺拔壯美。為瀕危植物,屬國家三級重點保護(hù)植物。天女花是遼寧的省花,也是遼寧本溪的市花。
形態(tài)特征:天女花為落葉小喬木。葉寬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6至15厘米,葉背有白粉,側(cè)脈6至8對。花白色芳香,甚美麗,花被片9枚,外輪3片粉紅色,其余均白色。生枝頂,花柄頗長,盛開時隨風(fēng)飄蕩,芳香撲鼻,宛如天女散花,故名天女花。
天女木蘭花期在6、7月間,果期8、9月,花瓣乳白色,花蕊紅中帶黃,極為冷艷,外加油綠肥厚的葉子、光滑無紋的枝干,呈現(xiàn)出一派天生麗質(zhì)的仙女形象,真可謂詩意雋永、情韻飄搖。
花蕾稍帶淡粉紅色;花被9片,白色,呈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4-5.5厘米,寬2-3厘米;雄蕊多數(shù)紫紅色,花藥內(nèi)向開放,雌蕊群橢圓形。聚合果卵形,長4-6厘米,寬2厘米,紅色,先端尖。種子橙黃色,近圓形,直徑約6毫米。
生長習(xí)性:喜涼爽、濕潤的環(huán)境和深厚、肥沃的土壤。適生于陰坡和濕潤山谷。畏高溫、干旱和堿性土壤。生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陰坡和山谷林中。喜生次生闊葉林中,陰坡或山谷濕潤地。
天女花的繁殖方式:可用播種、扦插、分株以及嫁接法繁殖。
若播種育苗,一般在8—9月進(jìn)行。扦插可分春季硬枝扦插和夏季嫩枝扦插兩種方法。選擇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作插床,寬1.1米,高20厘米,將土耙碎整平,澆一次透水。剪取一年生枝條或半木質(zhì)化新枝,長10—15厘米,帶2—4個芽,不留葉片。
插前可用500PPm萘乙酸溶液沾一下切口,時間為5-8秒,按5*10厘米的株行距插人土中1/2-2/3,然后澆一次透水,并架設(shè)蔭棚,保持床面濕潤,約一個月左右生根,春插宜在3月上、中旬;夏插宜在6月中、下旬,成活率可達(dá)90%以上。插扦苗2年左右開花。
天女花的栽培技術(shù):天女花適用于地栽,也可盆養(yǎng),不論成片栽植布景,還是零星點綴,都不失其高雅氣質(zhì)。栽培用土以砂壤土為好,落葉闊葉林下之腐殖土最佳,PH值在5.5—7.0之間均可。用肥以清淡為適,不宜過濃。澆灌用河水、雨水、池水為好。如露地栽培可以在疏林下栽植,以陰坡為宜,能耐零下30℃的低溫。
扦插插穗選取當(dāng)年生嫩枝,長12至15厘米,有飽滿芽,插穗上部2至3片葉剪除一半,下部葉去除。扦插深度為4至5厘米(即插穗長度的1/3),插后澆水,使插穗和基質(zhì)緊密結(jié)合。插床上覆蓋塑料膜,保持插床內(nèi)一定濕度,每天澆水2至3次,50至60天即可生根。
播種1、種子處理種子于11月中旬沙藏,至翌年3月中旬后開始變溫催芽,氣溫應(yīng)在10至25攝氏度,4月上中旬開始發(fā)芽,4月中旬后發(fā)芽率即可達(dá)到72%。2、播種整地松土,使畦面平整后灌水,待水落后,采用做水法播種,行距25厘米,種距3厘米,覆土厚度1.5厘米,播后覆蓋薄膜,以保溫保濕,防止苗木受害。
苗期管理出苗初期,為加速發(fā)芽,防風(fēng)霜、防地板結(jié)。5月中下旬苗高可達(dá)1厘米,一片葉,此時開始遮蔭,防止日灼傷。為防止出現(xiàn)葉斑病和幼苗黃化,可噴灑多菌靈,并適量施肥。另外,鋤草松土、灌水一定要及時。
通過遮蔭與全光的比較,證明遮蔭苗葉片舒展、較大,生長較壯。整個夏季生長緩慢。9月上旬,隨著日照減弱,天氣逐漸涼爽,撤去遮蔭。此時苗木高達(dá)4至5厘米,長出4至5片葉,苗木生長強(qiáng)壯。10月下旬,幼苗落葉,停止生長,冬季防寒,停止施肥灌水。
培育技術(shù):種子的采集和處理種子采集時間是9月下旬,可用手直接采種,或落地后撿起。采后,日曬脫粒,放在干燥處貯藏,12月下旬將種子用溫水(28℃左右)泡24h,在鐵沙窗上用堿水(堿∶水=1∶100)將種子紅皮搓下,用沙子拌種(1∶1),堆在室外用雪或草片蓋上,4月上旬?dāng)傞_種子催芽,種子剛裂嘴即播種。
播種播種床作成平床,寬1m,長20m,床間步道寬0.5m。條播種子,條間距10cm,播種量要大,每平方米100g種子,播深2cm,覆土,鎮(zhèn)壓。播后管理播種鎮(zhèn)壓后要澆一次透水,以后視情況澆水,若天不下雨,則每天澆1次透水。
此外,要及時除草,作到除早、除小、除了,1年至少要除12次草,7月苗高5cm時,間苗換床,將密苗間開,移栽到另外的平床上,行距10cm,株距10cm,每平方米保證100株。
原播種床也保持株行距為10cm,每平方米留100株。間苗換床后澆1次透水,以后,如不下雨,每天澆1次透水。防寒冬初(11月上旬)對天女木蘭小苗進(jìn)行覆土防寒,即用土將苗木覆蓋上,不可露苗尖。
留床培育,1年生天女木蘭苗株小,第2年應(yīng)留床培育1年。第2年的4月中旬撤防寒土(不可損壞苗木)。該月不用澆水,5月1日以后要根據(jù)天氣情況進(jìn)行澆水,如果天不下雨,兩天澆水1次,及時除草。1年要除草10次以上。
大壟移植培育第2年冬季已不用防寒,到第3年4月20日左右,苗木剛萌動之時,起苗移植,移植規(guī)格為壟距80cm,株距50cm,栽后澆1次透水,風(fēng)干兩天,封壟。5月10日左右,用馬犁將壟起高。栽后第1年除草6次,第2年除草5次,第3年及第3年以后每年除草3次。
大壟定植培育灌木型樹天女木蘭移植培育后5年才可出圃,以灌木型為園林綠化服務(wù),主要栽于庭院,孤植或叢植。出圃挖苗時要間著挖,即壟距不變,僅為8cm,一壟中隔一株出圃一株。
使株距達(dá)到100cm,出圃余下的苗木進(jìn)行灌木型大樹的培育。也可以不進(jìn)行出圃,隔一株移一株到另外一地,壟距為100cm,株距為100cm進(jìn)行定植,培育天女木蘭灌木型樹。灌木型樹高度達(dá)2.5~3.0m時出圃。
天女木蘭喬木樹型的培育設(shè)想天女木蘭喬木樹型的培育還需進(jìn)一步實踐,因為在長春地區(qū)天女木蘭在5齡以內(nèi)有輕微凍害,如果只留一個獨(dú)立主干樹木成型率低。但天女木蘭喬木樹型的培育不是一個難題,因為在長春地區(qū)天女木蘭凍害是輕微的,不嚴(yán)重。
經(jīng)過幾代馴化,天女木蘭完全可以不發(fā)生凍害,那時喬木樹型天女木蘭的成型率就能達(dá)到100%。另外也可采用5齡以上的灌木型天女木蘭改造成喬木樹型,即對5齡以上灌木型天女木蘭進(jìn)行重剪,只留一獨(dú)立主干,以上兩個設(shè)想都是科學(xué)的,但需要一段時間的認(rèn)真工作來實現(xiàn),那時天女木蘭也可以作為高檔行道樹出現(xiàn)在街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