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為桃金娘科、桃金娘屬灌木,高1-2米;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葉對生,革質,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8厘米,寬1-4厘米,先端圓或鈍,常微凹入,有時稍尖,基部闊楔形,上面初時有毛,以后變無毛,發亮,下面有灰色茸毛,夏日花開,燦若紅霞,絢麗多彩;
邊開花邊結果。成熟果為紫黑色漿果,可食,也可釀酒,是鳥類的天然食源。用于園林綠化、生態環境建設、是山坡復綠、水土保持的常綠灌木。果可食用,全株供藥用,有活血通絡,收斂止瀉,補虛止血的功效。
桃金娘夏日花開,燦若紅霞,絢麗多彩;花期特長,4月~9月,邊開花邊結果。成熟果為紫黑色漿果,可食,也可釀酒,是鳥類的天然食源。用于園林綠化、生態環境建設、山坡復綠、水土保持的常綠灌木。
形態特征:矮小常綠灌木,熱帶植物,較耐旱,生于紅黃壤土丘陵上、兩廣地區極為常見。花期3-5月、果期7-8月,初秋,是崗稔果熟時節。其果先青而黃,黃而赤,赤而紫。
掛果累累,像一個個縮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條蟲子,芯外多籽,味道異常甜美。崗稔熟得紫色的時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頭牙齒也會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時一定要喝一碗鹽水,否則次日會大便困難。
生長習性:桃金娘產中國南部各省,多生于丘陵灌叢中及荒山草地中生于丘陵坡地,為酸性土指示植物。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環境及酸性土壤,耐瘠薄土壤,通常零星分布于低山坡疏林中。
桃金娘的栽培技術
濕度: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溫度:由于它原產于熱帶地區,喜歡高溫高濕環境,因此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環境溫度在10℃以下停止生長,在霜凍出現時不能安全越冬。
在夏季: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在冬季: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光照:喜歡半蔭環境,在秋、冬、春三季可以給予充足的陽光,但在夏季要遮蔭50%以上。放在室內養護時,盡量放在有明亮光線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廳、臥室、書房等場所。在室內養護一段時間后(一個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蔭(冬季有保溫條件)的地方養護一段時間(一個月左右),如此交替調換。
肥水:對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添加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花寶”-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1~4天。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寶”-清水-清水-“花寶”-清水-清水順序循環,間隔周期大約為3~7天,晴天或高溫期間隔周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溫期間隔周期長些或者不澆。
對于地栽的植株,春夏兩季根據干旱情況,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頸部以外30~100公分開一圈小溝(植株越大,則離根頸部越遠),溝寬、深都為20公分。溝內撒進25~50斤有機肥,或者1~5兩顆粒復合肥(化肥),然后澆上透水。入冬以后開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澆水。
桃金娘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桃金娘株形緊湊,四季常青,花先白后紅,紅白相映,十分艷麗,花期也較長。果色鮮紅轉為醬紅,均可觀賞,園林綠化中可用其叢植、片植或孤植點綴綠地,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桃金娘生長迅速,耐貧瘠,抗逆性強,株形緊湊,四季常青。株高1~2m,幼枝有短絨毛。葉對生,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聚傘花序腋生,有花3~5朵,花瓣5片,倒卵形,花先白后紅、玫瑰紅、紫紅色。
同株花色變化大,紅白相問,艷麗秀美,甚為顯目,引人入勝,花陸續開放,花期可達2個多月。枝干韌性強,可以制作盆景或在庭園中叢植或片植,是具有良好的綠化美化效果的野生花卉,已逐漸被部分城市列入園林植物觀賞花卉名錄。
園林用途:桃金娘株形緊湊,四季常青,花先白后紅,紅白相映,十分艷麗,花期也較長。果色鮮紅轉為醬紅,均可觀賞,園林綠化中可用其叢植、片植或孤植點綴綠地,可收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