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香樹為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最大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耐干旱瘠薄。楓香樹屬的樹木因其外形美觀和樹葉變紅,可作為行道樹,并有很高的。花期4到5月,果期9到10月。產中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亦見于越南北部,老撾及朝鮮南部。

樹脂有香氣,可用來調配香料。楓香樹的樹脂稱為“白膠香”,蘇合香樹的樹脂稱為“蘇合香”。樹脂供藥用,能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根、葉及果實亦入藥,有祛風除濕,通絡活血功效。

楓香枝干可供培植香菇,木材堅硬兼能抗白蟻,是良好的建筑及家俱材料;葉可供飼養天蠶蛾,落葉壓干后可作書簽;蒴果干后可作干燥花素材。另外楓香木材可做建筑、木工材料。

形態特征:花單性,雌雄同株,異花,無花被;雄性花由短穗狀、葇荑或頭狀花序掛列成總狀花序式,淡黃綠色,頂生,具有黑色鱗片,像長有頭發,無花瓣及花萼,雄蕊多數,花絲不等長,花藥紅色,比花絲略短;

雌性花掛列成圓球形的頭狀花序,具有黑色鱗片,無花瓣,每花序有花22-43朵,直徑約1.5厘米;具細長總梗,花序柄偶有皮孔,無腺體,長約3-6厘米;萼齒4-7枚,針形,長約4-10毫米;

子房2室,每室胚珠多數,下半部藏于花序軸之內,上半部游離,連花柱披柔毛;花柱2分叉,柱頭常卷曲,紫紅色,長約6-10毫米。果為蒴果,由多枚蒴果聚合成頭狀果序,圓球形,密生星芒狀刺,形如流星錘。

木質,連宿存花柱直徑約2.5-5厘米;每果序內有果22-43枚;2瓣開裂,2淺裂,下半部藏于木質花序軸之內,宿存花柱及刺針狀萼齒。種子橢圓形,多數,扁平,多角形,有膜質窄翅,成熟時深褐色。

生長習性:楓香樹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幼樹稍耐陰,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澇。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楓香樹在濕潤肥沃而深厚的紅黃壤土上生長良好,深根性,主根粗長,抗風力強,不耐移植及修剪。

楓香種子有隔年發芽的習性,不耐寒,黃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鹽堿及干旱。在海南島常組成次生林的優勢種,性耐火燒,萌生力極強。楓香為陽性植物。

喜好陽光、耐蔭、耐火、抗有毒氣體及抗風寒。野外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下溝谷、山坡、次生林中或溪河沿岸等地,深根性,喜生于濕潤、肥沃的酸性及中性壤土,粘重黃泥土或沙質礫土亦能生長。

楓香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選擇溫暖濕潤、土壤深厚的山谷、山坡下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區以陰坡半陽坡為好。整地冬季前完成。緩坡地以全墾加穴狀整地為好,山地陡坡采取魚鱗坑或穴狀整地,穴規格50cm×50cm×40cm。

植株定植:3月中上旬氣候較穩定時造林。一般株行距為(1.5~3.0)m×(1.5~3.0)m,栽1110~4440株/hm2。培養用材林可稀植,以培養餌料林、原料林、材苗兼用林為主的可密植。

丘陵和低山區可營造混交林,與馬尾松、杉木等樹種混交,混交方式為帶狀或塊狀,混交比例楓香占30~40%。杉木或馬尾松采伐跡地更新,應營造以楓香為主的混交林,其比例達70%左右。

撫育管理:新造林要連續除草松土2~3年,在5~6月和9~10月撫育2次,第1年以除草為主,第2、第3年以擴穴為主,穴徑60cm,深度15cm。幼林在9月至翌年5月結合撫育進行施肥,用有機肥或復合肥進行條狀溝施,成林施肥最好在冬季進行。造林后第2年開始修除樹木基部1/3以下枝條及雙叉枝和競爭枝,直至郁蔽成林。

修剪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修枝切口要平滑,不傷樹皮,不留樁。林分郁閉度達0.9以上時,被壓木占總株樹的20~30%時進行間伐。起始年限在10年左右。主要采用下層撫育法,第1次強度為林分總株樹25~35%,間伐后郁閉度不小于0.7,間伐間隔期不小于8年,以后問伐強度為20~30%。30~40年后采取主伐。

病害防治:楓香幼苗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因此一般不易發生病蟲害。但在剛揭草時,由于苗木長勢較為幼嫩,短期內有病蟲發生。可在揭草后7d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噴霧,一般可用百菌清2000倍液。

以后隔20~30d噴百菌清1000倍液,或多菌靈800~1000倍液1次;當有蟲害發生時,可噴甲胺磷1000倍液進行防治。在苗木的生長期間,應做好松土除草工作。由于楓香幼苗對除草劑敏感,當發生草害時,一般采取人工拔草的方式,不可采用除草劑。

楓香的作用用途

經濟價值:木材稍堅硬,可制家具及貴重商品的裝箱。枝干可供培植香菇,木材堅硬兼能抗白蟻,是良好的建筑及家俱材料;葉可供飼養天蠶蛾,落葉壓干后可作書簽;蒴果干后可作干燥花素材。另外其木材可做建筑、木工材料。

園林用途:楓香樹在中國可在園林中栽作庭蔭樹,可于草地孤植、叢植,或于山坡、池畔與其他樹木混植。倘與常綠樹叢配合種植,秋季紅綠相襯,會顯得格外美麗。又因楓香具有較強的耐火性和對有毒氣體的抗性。

可用于廠礦區綠化。但因不耐修剪,大樹移植又較困難,故一般不宜用作行道樹。楓香秋季葉片色彩艷麗,樹冠濃密,適合在面積較大的庭園或開闊地域內做觀賞樹種。

樹脂:中藥楓香脂以楓香樹的干燥樹脂入藥,于夏季7-8月間選擇樹齡逾20年以上的粗壯大樹,從樹根起每隔15-20厘米交錯割裂鑿開一洞,使樹脂從樹干割裂處流出,直到10月至翌年4月間采收,自然干燥或曬干。

本品質地脆弱易碎,斷面具玻璃樣光澤呈類圓顆粒狀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直徑多在0.5-1厘米之間,少數為3厘米。氣清香,燃燒時更濃,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