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樹,是槭樹科槭屬樹種的泛稱,其中一些種俗稱為楓樹。槭屬植物中,有很多是世界聞名的觀賞樹種。槭樹觀賞價值主要由葉色和葉形決定的。又稱元寶槭、楓樹。
槭樹為落葉喬木。葉對生,掌狀5裂。傘房花序,雜性花,花黃綠色,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萼片5,黃綠色;花瓣5,黃色或白色;雄蕊8,著生于花盤內側邊緣上在世界眾多的紅葉樹種中。
槭樹的秋葉獨樹一幟,極具魅力: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季葉漸變為紅色或黃色,還有青、紫色,為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可作庇蔭樹、行道樹或風景園林中的伴生樹,與其他秋色葉樹或常綠樹配置,彼此襯托掩映,增加秋景色彩之美。
形態特征:槭樹的葉形變化也極為豐富,單葉中有三裂、五裂、七裂甚至多至十三裂,也有羽狀復葉和掌狀復葉,葉形優美的有羽毛楓、扇葉槭、中華槭等。另外青榨槭、葛蘿槭等樹皮綠色,也供觀賞。
槭樹多為小喬木,偶灌木或大喬木,枝條橫展,樹姿優美,而且多為弱陽性樹種,是風景林中表現秋色的重要中層樹木,每到秋季,“染得千秋林一色,還家只當是春天?!?/strong>歷代的文人墨客對槭樹的樹葉青睞有佳,吟詠描繪之詩文屢見不鮮,但古人常將槭樹亦稱為“楓”。槭樹花期4月,果期9月。
生長習性:槭樹種類和品種繁多,習性也不盡相同,在園林應用中應根據各地的特點選擇適宜的環境或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如春季新葉紅色或黃色的種類,一般應植于較為庇蔭、濕潤而肥沃的地方,以免日光直射,樹葉萎縮;而秋季紅葉者,則宜日照充分。
槭樹的栽培技術
圃地選擇和處理:槭樹育苗應選擇微酸、濕潤、透水性好,灌溉條件良好的砂壤土。播前每畝施入有機肥5000kg、NPK三元復合肥50kg。為防止苗木病蟲害,特別是地下害蟲,每畝需用硫酸亞鐵8~10kg、辛硫磷顆粒劑2kg,和細土拌勻,撒在地表,然后進行深耕、耙細、平整作畦,要求畦寬1米,畦埂寬30厘米,畦長20~30米。
種子處理、播種時間及方法:槭樹種子沒有休眠性,既可進行秋播也可進行春播,現主要介紹春播。播種時間以3月中旬~4月中旬為宜。播前先將種子與濕沙按1:3的比例拌勻,放在3~5℃的條件下進行一個月的低溫沙藏處理。
層積期間要定期檢查和管理,發現有發芽的種子,要及時進行播種。播種時先在畦內灌足底水,等水滲下再播,每平方米播種量200粒左右。播種后要覆0.5厘米的細土,為保墑提高地溫,使種子出芽早、出芽整齊,可覆蓋地膜或小拱棚,拱棚要注意通風,中午溫度超過30℃要適當遮蔭。一般播種后15~20天左右出齊苗。
苗期管理和長勢:幼苗出土后,初期生長較慢,抗性差要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濕度,并要及時清除雜草,鋤草時及時趟土,盡量多培一些土,防止出現倒伏現象。當苗長到5厘米高時進行定苗,一般在灌透水后進行,按10~15厘米株間距去弱、病及小苗。
保持苗木的健壯整齊,缺苗的地方選擇雨天進行帶土球移植補苗。6月初結合澆水追施尿素,每畝15kg,7月中旬再每畝追施尿素10~15kg,后期適當控水。若發現刺蛾等害蟲時,可噴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進行防治。當年苗高可達1~1.5米,第二年春天可進行分植。
栽培造林
林地選擇: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陽坡或半陽坡緩坡林荒地和坡耕地。
整地:整地直接影響造林苗木所需的光、溫、水、肥、氣條件,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長的關鍵。元寶楓適應性強,既可營造片狀、塊狀純林,也可與側柏、白皮松、油松、華北落葉松等多種樹種混植。
故從水土保持和充分利用空間方面考慮,采用帶狀或穴狀整地。一般緩坡地帶采用帶狀整地,帶寬約1m;土層較薄、坡度較陡的林地采用穴狀整地,定植穴直徑1500px、深1250px。春季造林在3月份整地,秋季造林以7~8月份為好。
苗木及造林密度:種苗選擇2年生根系發達的Ⅰ、Ⅱ級實生苗或4~5年生嫁接苗。元寶楓側枝發達,干形較差,栽植密度不宜過稀,以333株/畝左右為宜。
栽植:早春或秋末冬初均可栽植,以春季為好。穴狀定植,植前先剪去斷根、傷根及過長的根系,以利于愈合發側根。栽植時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要求進行,先回填表土埋根,當土填到2/3左右時。
把苗木往上輕提,使苗木根系舒展,再分層埋土、踩實,使苗木達到栽植所要求的深度。栽植深度為根際以上2~75px。植后有條件的地方可澆定根水,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
槭樹的養殖方法
松土除草:為了促進苗木生長,幼林期每年松土除草2次。第1次在4月下旬進行;第2次在8月上旬,結合除草,松土3~125px,并從定植穴向外擴展樹穴,促進根系生長。
施肥:幼齡期一般于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追施2~3次速效氮肥,輔以磷、鉀肥;9月下旬,結合深翻改土施一次以有機肥為主的冬肥。成年結果期每年在休眠期施基肥,在生長期進行土壤追肥,有時還可以根外追肥。
基肥以每年秋季樹葉變紅或變黃前施肥效果較好,以農家肥、餅肥為主,也可增施復合肥,于秋、冬季結合深翻施入。土壤追肥每年追施3~4次,以氮、鉀肥為主;根外追肥在生長期內進行多次。
整形修剪:可在冬季或夏季進行。冬剪是從秋末落葉起至翌春發芽前所進行的修剪,以早春為宜,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縮、平茬;夏剪是從發芽后至秋季落葉前所進行的修剪,方法有抹芽與除萌、摘心、拿枝和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