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檵木又名:紅繼木、紅梽木、紅桎木、紅檵花、紅梽花、紅桎花、紅花繼木,拉丁學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為金縷梅科、檵木屬檵木的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紅繼木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多分枝。
嫩枝紅褐色,密被星狀毛。葉革質互生,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cm,先端短尖,基部圓而偏斜,不對稱,兩面均有星狀毛,全緣,暗紅色。花瓣4枚,紫紅色線形長1~2cm,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
紅繼木花期4~5月,花期長,約30~40天,國慶節能再次開花。花3~8朵簇生在總梗上呈頂生頭狀花序,紫紅色。果期8月。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印度北部。花、根、葉可藥用。紅繼木的花語:發財 幸福 相伴一生。
生長習性:紅繼木喜光,稍耐陰,但陰時葉色容易變綠。適應性強,耐旱。紅繼木喜溫暖,耐寒冷。萌芽力和發枝力強,耐修剪。耐瘠薄,但適宜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
紅繼木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紅花檵木枝繁葉茂,姿態優美,耐修剪,耐蟠扎,可用于綠籬,也可用于制作樹樁盆景,花開時節,滿樹紅花,極為壯觀。紅花檵木為常綠植物,新葉鮮紅色,不同株系成熟時葉色、花色各不相同,葉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園林應用中主要考慮葉色及葉的大小兩方面因素帶來的不同效果。
紅花檵木是特產湖南的珍貴鄉土彩葉觀賞植物,生態適應性強,耐修剪,易造型,廣泛用于色籬、模紋花壇、灌木球、彩葉小喬木、樁景造型、盆景等城市綠化美化。
經濟價值:中國紅花檵木的產業化開發有20多年歷史,湖南是中心產區。2004年全省生產面積3500公頃,年產苗木5億株,年銷售額6億元。經多年推廣應用,2004年中國紅花繼木生產面積達6000公頃,年產苗木8億株,年銷售額9億元,產品銷往20多個省市,出口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成為中國花卉業的特色產品之一。
紅花檵木為金縷梅科檵木屬檵木的變種,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特產湖南與江西交界羅霄山脈海拔100~400米常綠闊葉林地帶,由已故著名林學家葉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長沙天心公園發現并命名。
據考,其模式標本采集樹是該公園于1935年春從瀏陽大圍山移植的野生植株。此樹尚存,現樹高5米,胸徑20厘米,冠徑42㎡,樹齡約150年。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資源瀕臨滅絕,被列為湖南省重點保護植物。
紅花檵木野生資源利用在湖南有7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30年代初,瀏陽大圍山一帶農民采挖野生苗木銷往長沙、湘潭、株洲等地,省內一些園林部門亦來瀏陽采購野生苗木。1963年長沙岳麓公園等單位用枝條高壓法培育苗木獲得成功;1978年長沙烈士公園利用種子育苗獲得成功。
但實生苗遺傳穩定性不強,有15.8%返祖,變為檵木,因此用種子育苗在生產中很少應用;1982年長沙市苗圃用嫩梢枝條扦插育苗獲得成功,由于扦插苗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一年內可多次扦插,能大批量繁殖,因此80年代以來,該技術在苗木生產中普遍應用。
紅花檵木苗木規模化生產始于瀏陽永和鎮,1983年當地農民利用永和鎮至大圍山一帶紅花檵木野生資源豐富的優勢,開始了較大規模扦插苗、移植苗、灌木球、盆景及古樁嫁接樹等系列產品的生產,由此帶動了全省紅花檵木產業化的形成與發展。
1999年10月,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于瀏陽市“中國紅花檵木之鄉”榮譽稱號,極大提高了湖南紅花檵木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紅花檵木成為中國特色花卉品牌產品之一。
園林用途:紅檵木為常綠植物,新葉鮮紅色,不同株系成熟時葉色、花色各不相同,葉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園林應用中主要考慮葉色及葉的大小兩方面因素帶來的不同效果。
紅花檵木常年葉色鮮艷,枝盛葉茂,特別是開花時瑰麗奇美,極為奪目,是花、葉俱美的觀賞樹木。常用于色塊布置或修剪成球形,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小葉型的紅檵木適宜于盆景制作,一方面因其枝葉分布均勻一致,有利于綁扎造型,另一方面生長相對較緩,修剪量小,可減少修剪次數,便于維持枝葉均勻、整齊,可賞花、觀葉。這類盆景觀賞效果好,觀賞期長。
紅檵木的盆景制作有2條途徑:用紅檵木扦插苗造型培養小型盆景,用白檻木樁嫁接并造型培養中型、大型甚至超大型盆景。葉色常年為紅色(即葉色從新葉到成熟葉均為紅色)的類型適宜作“常紅”植物-有別于秋色葉樹種,用于園林綠化中的色彩處理。
主要是模紋花壇中紅色色塊、紅色線條等的處理。此種類型紅檵木也可以用于園林綠化中孤植、對植、群植或與其它觀葉植物、觀花植物配植,突出其紅花、紅葉的特色。在綠色草坪基調上,在其它觀花地被或其它植物背景、建筑背景襯托下突顯其花紅、葉紅的艷麗豐姿,創造視覺焦點。
此外,該類型紅檵木還可盆栽觀賞,用于花壇擺放、陽臺和居室美化等。葉色隨季節變化(即葉色從新葉的肉紅色逐漸向成熟葉的深綠色漸變)的類型,適宜用作普通綠化樹種,種于陽光充足處,以充分展示其葉色的變化美,創造季相景觀,突出不同季節的特色。
此種類型紅檵木還可用.于與秋色葉樹種搭配,形成獨特的對比效果。春季紅檵木葉色鮮紅,秋色葉樹種則嫩綠或青翠,秋季紅檵木葉色變成綠色時,與秋色葉樹種的霞紅、金黃,相映成趣,耐人尋味。
紅檵木花葉俱美,四季景象變化豐富,既可用于規則式園林,如模紋花壇、規則式造型樹,又可孤植、叢植,展現其自然美,同時還是優良的盆景樹種,因而有很高的園林應用價值。
灌木球:將紅花檵木修剪成球形,布置在綠帶中。灌木球主要分毛球和精球兩類:毛球主要為經過1~3年修剪造型而成,主要應用在管理稍粗放的大綠地中;精球至少要經過3年的修剪造型,主要應用在別墅庭院等精致園林中。此類用途宜選用透骨紅類品系。
色籬:用紅花檵木密植成色籬起到圍擋以及分隔空間的作用。苗木規格要根據色籬的具體用途來選定,如在綠地中可選用70~80厘米的色籬分隔空間,而高于2米的色籬多用在綠地外圍起到綠色圍墻的功能。
大型色雕:將紅花檵木定向培養或造型為動物、幾何造型等綠色雕塑,作為園林小品安置在綠地中。此類用途宜選用透骨紅類品系。
樁景:利用雙面紅類紅花檵木生長快、葉大、枝疏的特點,將其定向培養為大型樁景,用于高檔園林的綠化中,也可作為花壇的焦點來布景。
小區的行道樹:通過修枝控制,將紅花檵木培養為彩葉小喬木,也可通過用白檵木嫁接的方法進行培養,多作為小區行道樹使用。此類用途宜選用透骨紅類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