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千層又叫玉樹,桃金娘科,白千層屬喬木,熱帶樹種。樹皮灰白色,厚而疏松,薄片狀剝落。葉互生,全緣。穗狀花序頂生,長6至12cm;花小白色,花后花序軸伸長。

成為有葉的新枝,原產澳大利亞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白千層樹冠橢狀圓錐形,樹姿優美整齊,葉濃密,宜作觀賞樹和行道樹。藥材部位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層的樹皮。

形態特征:白千層為喬木,高18米;樹皮灰白色,厚而松軟,呈薄層狀剝落;嫩枝灰白色。白千層葉互生,葉片革質,披針形或狹長圓形,長4-10厘米,寬1-2厘米,兩端尖,基出脈3-5(-7)條,多油腺點,香氣濃郁;葉柄極短。

花白色,密集于枝頂成穗狀花序,長達15厘米,花序軸常有短毛;萼管卵形,長3毫米,有毛或無毛,萼齒5,圓形,長約1毫米;花瓣5,卵形,長2-3毫米,寬3毫米;雄蕊約長1厘米,常5-8枚成束;花柱線形,比雄蕊略長。白千層蒴果近球形,直徑5-7毫米,花期每年多次。

生長習性:白千層喜溫暖潮濕環境,要求陽光充足,適應性強,能耐干旱高溫及瘠瘦土壤,亦可耐輕霜及短期0℃左右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

白千層的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3年內每年在是春或雨季前進行松土除草2-3次。早春結合除草施有機肥。

整地:種植的林地應進行全面清雜煉山。清除雜灌等伐區剩余物后煉山,挖盡管茅頭,并與煉山后的殘留物一起堆燒干凈。時間宜選擇在造林前一年的8~9月份進行。

白蟻防治:用滅蟻靈誘殺包進行白蟻防治。具體方法是:將表土鏟開5~6cm,鋪上一層白蟻喜食的枯枝雜草,放上450~750包/ha白蟻誘殺包,而后再用雜草覆蓋,最后再在雜草上蓋1層薄膜和薄土。同時,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雜草上放少量的糖水或米湯。

挖穴:穴規格為40cm×40cm×30cm×30cm。穴排列要按寬行窄株要求進行,種植密度宜控制在16500~22500株/ha之間,即株行距為60cm×100cm或60cm×75cm左右。

回表土施基肥:將穴周圍表土回入穴內,待表土回至2/3穴后施入基肥,最后在穴面用細土、松土覆蓋。施入基肥50g/穴鈣鎂磷,施肥時應與表土充分拌勻。也可施入一定數量的有機肥:如豬、牛糞等,約700g/穴左右。有機肥必須經過充分發酵以殺滅細菌,并可加入少量復合肥,效果更佳。

農地

排水:開挖排水溝進行排水,具體以能排盡農田內積水為準。

整畦:排水后進行整地起壟,起壟時應充分利用起壟機械盡可能加深耕層至犁底層,以防止積水。起壟要求:壟寬80cm;壟高40cm;溝寬20cm;行距100cm左右,并盡量使壟體飽滿均勻,土粒細碎疏松,畦面平整。

施基肥:在起壟的時候施用基肥,可以選擇桉樹專用肥或復合肥作為基肥,施750kg/ha。也可施入一定數量的有機肥:如豬、牛糞等,均勻施入約12t/ha即可。

地膜覆蓋:起壟施基肥后必須使用地膜覆蓋,這樣可以在苗期起到保濕保溫的作用,并減少雜草生長,減輕后期除草的強度。一般以黑色地膜為宜,具體規格根據壟寬確定。

覆蓋地膜宜采用“拉鏈式”壓膜,充分發揮黑色地膜的增溫滅草效果,蓋膜前若壟體土壤較干燥應適當澆水,保證膜內土適宜的水分含量,以促進互葉白干層定植后的苗木早生快發。

挖穴:穴規格為40cm×40cm×30cm×30cm。種植密度控制在24000~30000株/ha,即株行距60cm×70cm或60cm×55cm左右。

栽植要求:栽植前先用白蟻驅避劑800~1000倍液浸泡,然后再浸泡1次生根水,一定要浸透。栽植時應做到“脫袋、深栽、壓實”,深度為穴面蓋過容器基質的高度為宜。栽植時間宜選擇在2~3月份的陰雨天進行。

撫育管理

撫育:苗期要進行澆水灌溉,時常保持土壤的濕潤。同時必須及時拔除雜草,以促進幼苗生長。

追肥:種植當年必須追肥兩次,時間分別為4~5月份和枝葉收割前兩個月。具體追肥方法有穴施、澆施兩種。穴施:施含氮量高的復合肥30~50g/株,或每株以復合肥30g、農家肥50g一起拌勻施入,肥效更佳。

穴施關鍵應注意一定要離根莖部5cm以上,否則會將幼苗燒死。也可在畦的中央開穴,肥料施于穴中,再用表土覆蓋。第1次施肥量:每公頃每四株中央施750g桉樹專用肥,第2次施肥量:每公頃每四株中央施750g氮肥。

施肥時間要選擇雨前或雨后,施肥后一定要及時覆土,以免肥料流失。澆施:即用碳銨加水稀釋溶化后澆入穴內。肥料配比為1∶50,即1kg碳銨加水50kg稀釋。澆肥時間應選擇晴天的傍晚或早晨進行,一般1個月應澆肥兩次以上。若田間雜草較多還應結合中耕及時除草,同時不得使用化學除草劑。

采收:根據生長狀況和市場情況,可采取1年采收1次或兩年采收3次,采收時間以秋冬季較適宜。采收時應離地10cm處進行砍收效果較好。采收后應立即進行擴穴與松、培土作業,并根據生長狀況適當追肥,肥料以氮肥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