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春日黃花簇簇,秋日紅果滿枝。宜叢植草坪、池畔、巖石旁、墻隔、樹下,可觀果、觀花、觀葉,亦可栽作刺籬。小檗可盆栽觀賞,是植花籬、點綴山石的好材料。小檗分枝密,姿態圓整,春開黃花,秋結紅果,深秋葉色紫紅。
果實經冬不落,是花、果、葉俱佳的觀賞花木,適于園林中孤植、叢植或栽作綠籬。果枝可插瓶,根、莖入藥。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原產于日本,我國秦嶺地區也有分布。
小檗分枝密,姿態圓整,春開黃花,秋結紅果,深秋葉色紫紅,果實經冬不落,是花、果、葉俱佳的觀賞花木,適于園林中孤植、叢植或栽作綠籬。果枝可插瓶,根、莖入藥。
形態特征:小檗的葉片膜質,通常約8片簇生于刺腋,菱狀卵形,頂端鈍尖或圖形,有時有細小短尖頭,全緣,基部急狹成楔形,表面暗綠色,背面灰綠色,兩面脈紋不顯著。
小檗的花序傘形或近簇生;長1—2厘米,通常有花2—5;花黃色。漿果長橢圓形,長約1厘米,直徑0.5-0.6厘米,熟時紅色或紫紅色,花柱宿存,無柄。小檗的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小檗對光照要求不嚴,喜光也耐蔭,喜溫涼濕潤的氣候環境,耐寒性強,也較耐干旱瘠薄,忌積水澇洼,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最好,萌芽力強,耐修剪。
小檗的栽培技術
播種時間:北京平原地區在春季土壤解凍后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土壤準備:在播種前深翻土壤30厘米,清除雜草、樹根及其他雜物,然后進行作壟或作床及土壤消毒等工作。
作壟作床:小檗可采用高床育苗及寬壟育苗,尤其是在容易引起土壤板結的壤土及粘土上更是如此。在沙壤土上可以采用低床可平床育苗。先作高床。高床的規格:長×寬×高=(10-15)×(1-1.2)×(0.2-0.25)米,床間距30至40厘米。
作床前應劃線,床面平整,邊角分明,大小相等,規格為一致。然后作寬壟,寬壟的規格為長×寬×高=(10-15)×0.4×0.3米,壟間距30厘米,作壟時做到:大小一致,平直,土塊破碎,整齊美觀。
然后進行土壤消毒,在播種前的3至5天,選擇晴朗的天氣,用5%的多菌靈噴灑床面或壟面,進行土壤消毒。播種前3天至5天噴灑1:100的氟樂靈,可減少雜草滋生。
種子處理:主要是種子的消毒及催芽工作,兩者可以結合起來同時進行。方法是:把小檗種子浸泡在5%的多菌靈溶液中24至36小時,然后撈出,與經過消毒過篩的濕河沙按種子與河少的體積比為1:3混合均勻。
然后選擇地勢高,背風向陽,地下水位小于1.5米的地方,挖一四壁垂直的催芽坑,坑的大小依種子的數量而定。在催芽坑的最底下添5厘米的河沙,然后放置通氣稈(用4 至6根玉米稈作成)。
在把種子與河沙的混合物放置其中,上面覆蓋5厘米的河沙,再覆蓋5厘米的黃土即可。隨時檢查種子的發芽情況。一般情況下,北京平原地區3月下旬催芽后,10天至15天種子即可裂口發芽。
播種要點
壟播:用播種小鎬在壟的兩側各開出寬深各5厘米的播種溝。開溝時做到深淺一致,大小相等,端直。撒種時要均勻,不漏播,不重播。播種量為每畝15公斤。覆土厚度為3至5厘米較合適。覆土后用鎮壓機鎮或踩實,通過側方灌溉灌一次透水。高閑播種:在做好的高床上,均勻撒種,種子間距1至1.5厘米。覆土厚度2厘米。覆土后噴霧,灌透水。
松土除草:播種后如雜草大量滋生,可通過人工或機械方法進行清除雜草,除草時應做到“除小、除早、除了”的原則。松土厚度2至3厘米。施肥灌溉:當苗高3至5厘米時進行土壤,復合肥每畝用量10至15千克即可。依土壤墑情及時灌溉。
病害防治:小檗苗期,要注意苗木立枯病的預防,通過提早播種、高壟育苗、土壤消毒、種子發芽出土時每隔 10天噴灑5%的多菌靈(連續噴灑三次)等措施,可以得到較好的預防。其他病蟲害較少,未見危害發生。苗木防寒:在入冬前的11月中旬灌凍水,然后埋土防寒。
小檗的繁殖方式:小檗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也可用分株、播種法。因其植 小檗適應性強,長勢強健,管理也很粗放,盆栽通常在春季分盆或移植上盆,如能帶土球移植,則更有利于恢復。
小檗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喜光線充足及涼爽濕潤的環境,亦耐半陰。宜栽植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對水分要求不嚴.苗期土壤過濕會爛根。盛夏季節宜放在半陰處養護,其他季節應讓它多接受光用;澆水應掌握問干間濕的原則,不于不澆。
此植物雖較耐旱,但經常干旱對其生長不利,高溫干燥時,如能噴水降溫增濕,對其生長發育大有好處。移栽可在春季2—2月份或秋季10—11月份進行,裸根或帶土坨均可。生長期間,每月應施一次20%的餅肥水等液肥。
小檗萌蘗性強,耐修剪定植時可行強修剪,以促發新枝。入冬前或早春前疏剪過密枝或截短長枝,花后控制生長高度,使株形圓滿。施肥可隔年,秋季落葉后。
在根際周圍開溝施腐熟廄肥或堆肥1次,然后埋土并澆足凍水。由于它的萌蘗力強,在早春或生長季節,應對茂密的株叢進行必要的疏剪和短執,剪去老枝、弱枝等,使之萌發枝新葉后,有更的觀賞效果。
小檗的病害防治
白粉病:小檗極易生白粉病,尤其是在大面積栽植,又通風不良的情況下更為嚴重。一旦發現此病,應立即用三唑酮稀釋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一般情況下,一周一次,連續2-3次即可治愈。
通過以上措施,小檗當年苗高可達20至25厘米,壯苗率達80%以上。雖然通過播種方法可以獲得較高的出苗率,但播種后會出現性狀分離現象,即播種出苗后苗木葉片不全是紫色的,也有綠色的,大小也有差異。因此,選擇純種小檗種子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