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常綠喬木,是一類開花植物,同時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唯一一屬,樹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縱溝,小枝淡綠色,無毛。葉薄革質,狹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淺圓鋸齒,干后呈紅褐色,有光澤。花瓣紫紅色或淡紫色,向外反卷。果實橢圓形或近球形,成熟時深紅色。
冬青高度大約是2到25米,分為喬木和灌木。廣泛分部于亞洲、歐洲、非洲北部、北美洲與南美洲。在中國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 種子及樹皮可供藥用,為強壯劑;葉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氣管炎和燒燙傷;樹皮可提取栲膠;木材堅硬,可作細工材料。 樹皮含鞣質,原兒茶酸、揮發油等。冬青樹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形態特征:冬青的花序為聚傘花序或傘形花序,單生于當年生枝條的葉腋內或簇生于2年生枝條的葉腋內,稀單花腋生;花小,白色、粉紅色或紅色,輻射對稱,異基數,常由于敗育而呈單性,雌雄異株。
花粉粒為長球形、球形或扁球形;極面觀為三角圓形、三裂圓形、近三角形、圓形或近圓形,赤道軸長約17.85-43.35μm;赤道面觀為寬卵形、卵形、長卵形、橢圓形、近圓形或卵圓形,極軸長17.85-43.35μm。
具三孔溝。花粉粒外壁表面紋飾主要為棒狀、小蘑菇狀、鼓槌狀、短鼓槌狀、瘤狀、小顆粒狀和幾個紋飾分子連在一起形成不規則水漬狀,通常1種花粉的紋飾或多或少為以上2-3種紋飾分子之混合,而以一種占優勢。冬青的果期7-12月。冬青的花期4-6月。
生長習性:冬青為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氣候,有一定耐寒力。適生于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較耐陰濕,萌芽力強,耐修剪。對二氧化碳抗性強。常生于山坡雜木林中。
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和林緣,同時,冬青也適宜在草坪上孤植,門庭、墻際、園道兩側列植,或散植于疊石、小丘之上。冬青常采取老樁或抑生長使其矮化,用作制作盆景。
冬青的栽培技術
環境要求:冬青適宜種植在濕潤半陰之地,喜肥沃土壤,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長良好,對環境要求不嚴格。
播種繁殖:在秋季果熟后采收,搓去果皮,漂洗干凈,將種子用濕沙低溫層積處理進行催芽,在次年春季3月前播種。幼苗期生長緩慢,要精心加以養護管理。冬青種子如不催芽處理,往往要隔年才能發芽。
扦插繁殖:宜在梅雨季節采取嫩枝扦插,插穗長6~8cm,剪去下部葉片,只留l~2葉片并短截,插深1/2,需用沙土為基質,插后搭棚遮蔭,經常噴水,保持濕潤,約1個月后即可生根。
可先從樹冠中上部斜剪,取5~10cm長、生長旺盛的側枝剪除下部小葉,上部葉片全部保留。然后用生根粉處理,剪口向下扦插于苗床內。苗床地宜選擇在通風、耐陰之處,亦可遮陽扦插,成活率極高。
澆水施肥:當年栽植的小苗一次澆透水后可任其自然生長,視墑情每15天灌水一次,結合中耕除草每年春、秋兩季適當追肥1~2次,一般施以氮為主的稀薄液肥。
整形修剪:冬青每年發芽長枝多次,極耐修剪。夏季要整形修剪一次,秋季可根據不同的綠化需求進行平剪或修剪成球形、圓錐形,并適當疏枝,保持一定的冠形枝態。冬季比較寒冷的地方可采取堆土防寒等措施。
花語:冬青樹(Common Holly)為12月25日生日花,花語為生命(Life)。花語闡釋:這種植物的果實,具有在整個冬季都不會從樹枝上掉下來的特性。當鳥兒沒有飼料,饑餓難忍時,冬青樹的果實正好可以維持生命。
因此,冬青樹的花語就是生命。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懂得生命的重要與可貴,是天生具有慈悲心腸的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難以拒絕別人的要求。所以要特別注意,男女之間的異性關系。
冬青的作用用途:冬青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由于樹形優美,枝葉碧綠青翠,是公園籬笆綠化首選苗木,所以多被種植于庭園作美化用途。可應用于公園、庭園、綠墻和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
冬青移栽成活率高,恢復速度快,是園林綠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長健康旺盛,觀賞價值較高,是庭園中的優良觀賞樹種。宜在草坪上孤植,門庭、墻邊、園道兩側列植,或散植于疊石、小丘之上,蔥郁可愛。冬青采取老樁或抑生長使其矮化,用作制作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