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海棠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原產巴西,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秋海棠、虎耳海棠、瓜子海棠、玻璃海棠。四季海棠在傳統生產中是作為一種多年生的溫室盆花。近年人們將其應用于花壇布置,效果極佳。

隨著一些相對耐熱品種的出現,四季海棠在中國很有可能成為最主要的花壇花卉之一,具有株型圓整、花多而密集、極易與其它花壇植物配植、觀賞期長等優點,因而越來越受到歡迎。

四季海棠一般為春秋兩季栽培,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直立,稍肉質,高25厘米~40厘米,有發達的須根;葉卵圓至廣卵圓形,基部斜生,綠色或紫紅色;雌雄同株異花,聚傘花序腋生,花色有紅、粉紅和白等色,單瓣或重瓣,品種甚多。

四季秋海棠株姿秀美,葉色油綠光潔,花朵玲瓏嬌艷,廣為大眾喜聞樂見,盆栽觀賞,已歷千年。寒涼季節擺放幾案,室內一派春意盎然,春夏放在陽臺檐下,更現活潑生機。

形態特征:四季海棠晶瑩翠綠的葉片,嬌嫩艷麗的花朵,卻艷而不俗,華美端莊。用來點綴居室,十分清新幽雅。如果吊盆、壁掛栽植,懸掛室內,則別具情趣。秋海棠莖綠色,節部膨大多汁。

有的有根莖,有的有狀塊莖。葉互生,有圓形或兩側不等的斜心臟形,有的葉片形似象耳,葉色有純綠、紅綠、紫紅、深褐,或有白色斑紋,背面紅色,有的葉片有突起。

花頂生或腋生,聚傘花序,花有白、粉、紅等色,花期四季,但以春秋二季最盛。秋海棠類有400種以上,而園藝品種近千。分球根秋海棠、根莖秋海棠及須根秋海棠三大類。

生長習性:四季海棠性喜陽光,稍耐蔭,怕寒冷,喜溫暖,稍陰濕的環境和濕潤的土壤,但怕熱及水澇,夏天注意遮蔭,通風排水。四季海棠對陽光十分敏感,夏季,要調整光照時間,創造適合其生長的環境,要對其進行遮陽處理。室內培養的植株,應放在有散射光且空氣流通的地方,晚間需打開窗戶,通風換氣。

四季海棠的養殖方法

養護管理:四季秋海棠花期長,花色多,變化豐富,是一種花葉俱美的花卉。既適應于庭園、花壇等室外栽培,又是室內家庭書桌、茶幾、案頭和商店櫥窗等裝飾的佳品。清明后,盆栽的可移到室外蔭棚下養護。

華東地區4-10月都要在全日遮陰的條件下養護,但在早晨和傍晚最好稍見陽光;若發現葉片卷縮并出現焦斑,這是受日光灼傷后的癥狀。到了霜降之后,就要移入室內防凍保暖,否則遭受霜凍,就會凍死;室內擺設應放在向陽處。若室溫持續在15℃以上,施以追肥,它仍能繼續開花。

光、水、肥、溫度、摘心是種好四季海棠的關鍵。定植后的四季海棠,在初春可直射陽光,隨著日照的增強,須適當遮蔭。同時應注意水份的管理,水份過多易發生爛根、爛芽、爛枝的現象;

高溫高濕易產生各種疾病。定植緩苗后,每隔10天追施一次液體肥料。及時修剪長枝、老枝而促發新的側枝,加強修剪有利于株形的美觀。栽培的土壤條件,要求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既怕干旱,又怕水漬。

陽光:四季海棠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花卉,屬須根海棠類。性喜氣候溫和、環境濕潤,不耐寒,怕酷熱,高溫時節需放疏蔭、涼爽處,冬季溫度低時,需光照充足。定植后的四季海棠,在初春可直射陽光,隨著日照的增強,須適當遮蔭。

水分:春秋生一種長旺盛期土壤需要含有較多的水分,澆水要及時,保持濕潤。澆水工作的要求是"二多二少",即春、秋季節是生長開花期。水分要適當多一些;盆土稍微濕潤一些;在夏季和冬季是四季秋海棠的半休眠或休眠期,水分可以少些,盆土稍干些,特別是冬季更要少澆水,盆土要始終保持稍干狀態。

澆水的時間在不同的季節也要注意,冬季澆水在中午前后陽光下進行,夏季澆水要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為好,這樣氣溫和盆土的溫差較小,對植株的生長有利。澆水的原則為"不干不澆,干則澆透"。

四季海棠喜歡濕潤的環境,但在炎熱的夏季則以盆土稍濕潤為宜。澆水不要固定一天澆幾次或幾天澆一次,而要隨時注意觀察盆土的干濕狀況,見到盆土發白時即可澆水,水量不宜過多。澆水時間以9時前后為好,盡可能不干不澆,澆則澆透,但也不能等完全干透了再澆。

施肥:春秋生長期需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主要施腐熟無異味的有機薄肥水或無機肥浸泡液。在幼苗發棵期多施氮肥,促長枝葉;在現蕾開花期階段多施磷肥,促使多孕育花蕾,花多又鮮艷,如果缺肥,植株會枯萎,甚至死亡。

四季秋海棠在生長期每隔10一15天施1次腐熟發酵過的20%豆餅水,菜籽餅水,雞、鴿糞水或人糞尿液肥即可。施肥時,要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如果肥液過濃或施以未完全發酵的生肥,會造成肥害。

輕者葉片發焦,重則植株枯死。施肥后要用噴壺在植株上噴水,以防止肥液粘在葉片上而引起黃葉。生長緩慢的夏季和冬季,少施或停止施肥,可避免因莖葉發嫩和減弱抗熱及抗寒能力而發生腐爛病癥。

四季海棠的夏季施肥,要按新老植株來區別對待。上一年秋季繁殖的新株,可在每茬花后施些腐熟的稀薄餅肥水,肥水比以1:5為宜,每周1次,連施兩次,兩周后可再度開花。多年生的老株或長勢弱的植株,當溫度在25℃以上時,需停止施肥,待伏天過后再行施肥,以迎來第二個開花旺季。

溫度:夏、冬因受溫度的影響,生長緩慢,需加強肥、水的管理。在盛夏高溫季節,要采取避強直射光和降溫措施,創造一個30℃以下小環境養護,保持盆土干濕相宜,過濕易爛根,過干葉片會萎蔫,只要略濕潤便可;

這時期若施肥過多,會引起莖葉發嫩或發生腐爛病。冬季氣溫只要保持在1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在夏冬管理中,溫度如能控制在30℃以下,10℃以上,澆水干濕適宜,施肥適量,植株必定健壯,便可達到四季開花不斷。

夏季:夏季溫度高,空氣干燥,除對四季海棠進行遮陽與通風處理外,還需一天多次向植株周圍地面灑水,以降低溫度、增加空氣濕度。有條件的家庭,可在陽臺一角或庭院一隅設置沙床,將植株放在沙面上或坐進沙床里,在給植株澆水的同時將沙灑濕,這樣,可起到較好的降溫與增濕作用。

四季海棠喜溫和濕潤氣候,氣溫在25°C左右生長發育較好。單瓣品系用播種繁殖,主要作為冬春季盆花,夏初采摘種子以后,原株不再栽培。重瓣品種用扦插繁殖,幼苗生長旺盛,較耐炎熱,容易度夏。

四季海棠度夏,要做好遮陰、通風和避雨工作。5至10月白天在溫室頂上,要用葦簾遮陰,打開門窗通風;晴天中午氣溫高,可在溫室內及植株葉面上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家養四季海棠,宜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

放于露天的四季海棠,下雨時可將盆放倒或移至避雨處。夏季澆水應注意干濕相宜,盆土以濕潤為度。過干會引起葉片萎蔫或焦枯;過濕積水,易引起植株根部或莖部腐爛,嚴重時導致植株死亡。四季海棠幼苗或扦插苗度夏,10天追施一次液肥;老植株度夏可少施或不施肥。

冬季:四季海棠不耐寒,若能在室內蒔養越冬.則照樣生機宜人,春意盎然。深秋以后氣溫逐漸下降,四季海棠的生長也受到抑制。以后進入半休眠狀態,新枝嫩葉不發,花朵稀少。一二月氣溫更低,有時連續嚴寒冰凍。家庭蒔養若不注意保暖,便有凍死的可能。故霜凍之前要把盆株移置室內有陽光的地方。

當室內溫度低于5℃時,到了夜間應把盆株移到離窗口較遠的幾桌上,不使葉片受凍。白天再移到窗臺上有陽光的地方,為了使植株生長勻稱,應經常轉動花盆,如果室內溫度氣溫降至0℃時,應采取防寒措施,可在盆內插上三四根細竹棍作支架, 然后用透明塑料袋薄膜袋連盆套住,下口封好。

室溫上升后,袋內會有很多的水珠,此時要揭去塑料袋,避免引起葉面腐爛。室內有暖氣,火爐取暖條件,室溫能控制在15℃以上的,四季海棠照常生長,花開不絕,但切勿將盆花放到離火爐、暖氣太近的地方,以免熏烤灼傷。

四季海棠莖葉多汁,富含水分,入冬后相對生長緩慢,水分消耗不大,不宜澆水太多,一般隔3—4天后見盆表面發白,或手指觸摸感覺較硬時澆水一次。

以保持盆土潤中帶干為宜,忌澆水過量,盆土粘爛。冬季澆水一般在中午前后進行,這樣可縮小溫差,有利植株生長。植株葉面灰塵多時,可選擇風和日暖的晴天,用清水輕輕沖刷,使葉面保持干凈光亮。

有時白天天氣晴朗,室內氣溫升高,可打開門窗通風,注意不要將盆株放在風口處。四季海棠在室內越冬時,不宜施肥,防止長出瘦弱無力的新嫩枝葉,蒔養不當發生枯萎。翌年3月下旬以后,天氣逐漸轉暖,可根據天氣情況將四季海棠移到室外蒔養。

摘心:四季秋海棠養護的另一特性就是摘心。它同茉莉花、月季等花卉一樣,當花謝后,一定要及時修剪殘花、摘心,才能促使多分枝、多開花。如果忽略摘心修剪工作,植株容易長得瘦長,株形不很美觀,開花也較少。

肥:春秋生長期需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主要施腐熟無異味的有機薄肥水或無機肥浸泡液。在幼苗發棵期多施氮肥,促長枝葉;在現蕾開花期階段多施磷肥,促使多孕育花蕾,花多又鮮艷,如果缺肥,植株會枯萎,甚至死亡。

水:春秋生長旺盛期土壤需要含有較多的水分,澆水要及時,保持濕潤。

度夏越冬管理:夏、冬因受溫度的影響,生長緩慢,需加強肥、水的管理。在盛夏高溫季節,要采取避強直射光和降溫措施,創造一個30℃以下小環境養護,保持盆土干濕相宜,過濕易爛根,過干葉片會萎蔫,只要略濕潤便可;

這時期若施肥過多,會引起莖葉發嫩或發生腐爛病。冬季氣溫只要保持在1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在夏冬管理中,溫度如能控制在30℃以下,10℃以上,澆水干濕適宜,施肥適量,植株必定健壯,便可達到四季開花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