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學名:Punica granatum L.)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通常對生或簇生,無托葉。花頂生或近頂生,單生或幾朵簇生或組成聚傘花序,近鐘形,裂片5-9,花瓣5-9,多皺褶,覆瓦狀排列;胚珠多數。漿果球形,頂端有宿存花萼裂片,果皮厚;種子多數,漿果近球形,果熟期9-10月。外種皮肉質半透明,多汁;內種皮革質。
石榴性味甘、酸澀、溫,具有殺蟲、收斂、澀腸、止痢等功效。石榴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梨要高出一二倍。中國栽培石榴的歷史,可上溯至漢代,據陸鞏記載是張騫從西域引入。
中國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蘇、河南等地種植面積較大,并培育出一些較優質的品種。其中安徽懷遠縣是中國石榴之鄉,“懷遠石榴”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中國傳統文化視石榴為吉祥物,視它為多子多福的象征。
形態特征: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是常綠樹。樹冠叢狀自然圓頭形。樹根黃褐色。生長強健,根際易生根蘗。樹高可達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僅高約1m或更矮。樹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狀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轉。
石榴的樹冠內分枝多,嫩枝有棱,多呈方形。小枝柔韌,不易折斷。一次枝在生長旺盛的小枝上交錯對生,具小刺。刺的長短與品種和生長情況有關。旺樹多刺,老樹少刺。芽色隨季節而變化,有紫、綠、橙三色。果石榴花期5-6月,榴花似火,果期9-10月。花石榴花期5-10月。
生長習性:石榴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上。喜溫暖向陽的環境,耐旱、耐寒,也耐瘠薄,不耐,不澇和蔭蔽。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夾沙土栽培為宜。
石榴的栽培技術
栽植: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栽植或換盆。地栽應選向陽、背風、略高的地方,土壤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栽選用腐葉土、同土和河沙混合的培養土,并加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栽植時要帶土團,地上部分適當短截修剪,栽后澆透水,放背陰處養護,待發芽成活后移至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
光照:光照和溫度是影響花芽形成的重要條件。生長期要求全日照,并且光照越充足,花越多越鮮艷。背風、向陽、干燥的環境有利于花芽形成和開花。光照不足時,會只長葉不開花,影響觀賞效果。適宜生長溫度15-20℃,冬季溫度小宜低于-18℃,否則會受到凍害。
水肥:石榴地栽每年須重施一次有機肥料,盆栽1年至2年需換盆加肥。在生長季節,還應追肥3次至5次,并注意松土除草,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嚴防干旱積澇。
修剪:石榴需年年修剪;可整成單干圓頭形,或多干叢成型,也可強修剪整成矮化平頭型樹冠。在進入結果期,對徒長枝要進行夏季摘心和秋后短截,避免頂部發生二次枝和三次枝,使其貯存養分,以便形成翌年結果母枝,同時還要及時剪掉根際發生的萌蘗。
越冬: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季應入冷室或地窖防寒。
采收:石榴每年開3次花,故有3次結果,一般以頭花果或二花果發育良好。應根據品種特性、果實成熟度及氣候狀況等分期及時采收。石榴果實成熟的標志是:果皮由綠變黃,有色品種充分著色,果面出現光澤。
果棱顯現。果肉細胞中的紅色或銀白色針芒充分顯現。籽粒飽滿,果實汁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該品種固有的濃度。成熟果雨前采收,陰雨天氣禁止采收。用扦插或分株繁殖的苗木,栽植3-4年開始結果,而用種子繁殖的實生苗需10多年才能開花結果。
保果:在果實生長前期的5-7月份,應進行多次灌水,保持土壤的最適濕度,并在灌后覆草或覆膜保墑,使果實勻速生長。在果實生長的后期(8-9月份雨季),要停止灌水,及時要排除多余的水,保持土壤適中的濕度,防止果實因吸收過多的水分而裂果。
采取幼果套袋措施,既能防止病蟲危害,又能使果袋內保持較好得濕度,使果實勻速生長,并防止雨季的雨水直接浸入果實,引起籽粒急速生長,以致脹裂果皮。及時采收已成熟的果實,防止因吸水過多而脹裂果皮。
石榴的繁殖方式
短枝插:萌芽前,從樹勢健壯的母株上剪取無病蟲的一、二年生枝條作為種條,將種條截成有2至3節的短插枝,插枝下端近節處剪成光滑斜面,剪截后將其浸入40%多菌靈300倍液或5%菌毒清300倍液中浸泡10至15秒做殺菌處理。
之后把插條下端放在生根粉水溶液中浸5秒,或用0.05%吲哚乙酸溶液中浸2秒,或用0.05%萘乙酸溶液中浸3秒后扦插。按30厘米×12厘米的行株距,將插條斜面向下插入土中,上端的芽眼距地1厘米至2厘米。插完一廂后立即澆水,廂面稍干劃鋤以提高地溫。灌水后可用地膜或麥糠覆蓋保墑。
長枝插:多用于直接建園或庭院內少量繁殖。定植點挖直徑60厘米至70厘米、深50厘米至60厘米的栽植坑,坑外用腐熟土雜肥5公斤左右再與表層土混合備用,每坑插2至3支1至2年生80厘米至100厘米長的插條,插條與地面夾角成50度至60度,插入坑內40厘米至50厘米深,然后邊填土邊踏實,最后灌水并修好樹盤,覆蓋地膜或覆草保墑。
壓條繁殖:萌芽前將母樹根際較大的萌蘗從基部環割造傷促發生根,然后培土8厘米至10厘米,保持土壤濕度。秋后將生根植株斷離母株成苗。也可將萌蘗條于春季彎曲壓入土中10厘米至20厘米并用刀刻傷數處促發新根,上部露出頂梢并使其直立,后切斷與母株的聯系,帶根挖苗栽植即可。
或在石榴生長季節,把石榴近地面的枝條向下彎曲,將其中的一段埋入土中,埋入土中的部分用刀刻傷,以促進生根,生根后切離母株即成一株新的石榴苗。壓條時以埋入土中15厘米為好,過深溫度低,不利生根,過淺易風干也不利生根。
對于珍稀品種,可以采用空中壓條的方法進行繁殖,在枝條的一部分用刀刻傷,然后用可分開兩半的盆或其他容器套住,在其中裝填泥灰土或青苔等易蓄水的物質,澆足水后用塑料布綁扎,平時注意保濕,生根后自容器下剪斷即可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