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椰子,為常綠小灌木,盆栽高度一般不超過1米。它莖干直立,不分枝,深綠色,上具不規則花紋。葉一般著生于枝干頂,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互生,深綠色,有光澤。長14~22厘米,寬2~3厘米。

頂端兩片羽葉的基部常合生為魚尾狀,嫩葉綠色,老葉墨綠色,表面有光澤,如蠟制品。肉穗花序腋生,花黃色,呈小球狀,雌雄異株,雄花序稍直立,雌花序營養條件好時稍下垂,槳果橙黃色。花期春季。葉片平展,成齡株如傘形。

袖珍椰子(學名chamaedorea elegans)又名矮生椰子、袖珍棕、矮棕。棕櫚科袖珍椰子屬,又名矮生椰子等,原產于墨西哥和危地馬拉。加上它性耐陰,故十分適宜作室內中小型盆栽。

裝飾客廳、書房、會議室、賓館服務臺等室內環境,可使室內增添熱帶風光的氣氛和韻味。置于房間拐角處或置于茶幾上均可為室內增添生意盎然的氣息,使室內呈現迷人的熱帶風光。

形態特征:袖珍椰子盆栽時,株高不超過1米,其莖干細長直立,不分枝,深綠色,上有不規則環紋。葉片由莖頂部生出,羽狀復葉,全裂,裂片寬披針形,羽狀小葉20~40枚,鐮刀狀,深綠色,有光澤。

植株為春季開花,肉穗狀花序腋生,雌雄異株,雄花稍直立,雌花序營養條件好時稍下垂,花黃色呈小珠狀;結小漿果多為橙紅色或黃色。株高4-5m,干細長。葉頂生,羽狀復葉呈弓形,尾部銳尖,先端2裂。肉穗花序下垂,圓錐菜,花單性,雌雄同株。

袖珍椰子生長適溫為20-30℃,13℃進入休眠狀態,越冬溫度為10℃。袖珍椰子是棕櫚科、墨西哥棕屬的多年生常綠小灌木,莖干直立、單生、深綠色,具有不規則的紋。葉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深綠色、有光澤。

同屬植物約120種,主要分布在中美洲熱帶地區。其性喜高溫高濕及半陰環境。它在植物分類學上為棕櫚科常綠矮灌木或小喬木,植株矮小。究其英文種名就是優美的意思。由于其株型酷似熱帶椰子樹,形態小巧玲瓏,美觀別致,故得名袖珍椰子。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境。生長適宜的溫度是20~30度,13度時進入休眠期,冬季越冬最低氣溫為3度。 袖珍椰子栽培基質以排水良好、濕潤、肥沃壤土為佳。

盆栽時一般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4河沙和少量基肥培制作為基質。它對肥料要求不高,一般生長季每月施1-2次液肥,秋末及冬季稍施肥或不施肥。每隔2-3年于春季 換盆一次。

澆袖珍椰子水以寧濕勿干為原則,盆土經常保持濕潤即可。夏秋季空氣干燥時,要經常向植株噴水 ,以提高環境的空氣濕度,這樣有利其生長,同時可保持葉面深綠且有光澤;冬季適當減少澆水量,以利于越冬。袖珍椰子喜半陰條件,高溫季節忌陽光直射。在烈日下其葉色會變淡或發黃,并會產生焦葉及黑斑,失去觀賞價值。

另外,袖珍椰子在高溫高濕下,易發生社褐斑病。如發現褐斑病,應及時用800-1000倍托布津或百菌靈清防治。在空氣干燥、通風不良時也易發生介殼蟲。如發現介殼蟲,可用人工刮除外,還可用800-1000倍氧化樂果噴灑防治。

袖珍椰子的栽培技術:袖珍椰子栽培基質以排水良好、濕潤、肥沃壤土為佳,盆栽時一般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4河沙和少量基肥培制作為基質。它對肥料要求不高,一般生長季每月施1-2次液肥,秋末及冬季稍施肥或不施肥。每隔2-3年于春季換盆一次。

澆水以寧干勿濕為原則,盆土經常保持濕潤即可。夏秋季空氣干燥時,要經常向植株噴水,以提高環境的空氣濕度,這樣有利其生長,同時可保持葉面,深綠且有光澤;冬季適當減少澆水量,以利于越冬。

袖珍椰子喜半陰條件,怕陽光直射。在烈日下其葉色會變淡或發黃,并會產生焦葉及黑斑,失去觀賞價值。另外,袖珍椰子在高溫高濕下,易發生社褐斑病。如發現褐斑病,應及時用800-1000倍托布津或百菌靈清防治。

在空氣干燥、通風不良時也易發生介殼蟲。如發現介殼蟲,可用人工刮除外,還可用800-1000倍氧化樂果噴灑防治。播種苗生長到10厘米高時,可以移栽到營養缽內。栽培基質為泥炭上、珍珠巖、陶粒等。

栽植后第一次澆營養液要澆透,以盆底托盤內見到滲出液為止。平日補液,每10-15天補1次;根據基質水分情況及時補水,但補液日不補水。每次補水前先將托盤內滲出液倒出,若無病害發生時即可循環使用,否則應倒掉。

當托盤內無滲出液時,就應及時澆水。每次補液或補水最好用小噴壺噴灌,大規模栽培可設置噴灌設施,直接噴營養霧。這樣既可起到沖洗基質的作用,同時又可增加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以利于植株正常生長。

冬季10月至翌年2月,為袖珍椰子相對休眠期(夜溫12-14℃),要控制澆水量,以防溫度過低引起爛根、黃葉、壞死等癥狀。北方地區冬季供暖期,室溫一般可保持15-20℃或25℃。

此時室內空氣干燥,應注意補水,最好每天向葉面噴水1~2次,且花盆不要靠近火爐、暖氣或空調器,以防葉片急性失水,造成干尖、黃葉,甚至死亡。另外,冬季將花盆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以利于植株進行光合作用。

無土栽培:無土栽培技術培育袖珍椰子,是采用無機化肥溶液,也就是營養液栽培的方法。袖珍椰子喜好陰蔽環境,不宜置于南窗附近,應放在北、東、西窗臺,或與之相當的地方。在較暗處生長葉色濃綠,光照直射時葉色漸變黃綠。過多的強光可產生焦葉及黑斑。

生長最適溫度在20~30℃之間,13℃進入休眠,冬天不可低于10℃。澆水掌握寧濕勿干原則,常年保持盆土濕潤。冬季要適當減少水量,最好用涼開水澆灌。夏季不妨用干凈的雨水。經常噴水于葉片及周圍地面,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管理表:生長溫度:20~30℃之間,13℃進入休眠,冬季不可低于10℃。日照:喜好陰蔽環境,60%遮光網。栽培基質:河沙或者1/2蛭石+l/2珍珠巖施肥:生長期每2~3周澆施一次水培用營養液。如901無土栽培營養液或花寶,稀釋1000~1500倍。

澆水:夏季每天澆水2~3次,冬季要控制澆水量。6~8周清洗固定基質,尤其是夏季。以免有害物質傷害植株。經常檢測營養液的pH值,過堿會使葉片發黃。袖珍椰子吸水力較強,等水位下降時,及時補充水到規定的位置為止。

掌握無土栽培袖珍椰子的管理方法很重要,應盡量避免陽光直射,防止營養液蒸發過快,可放在明亮的地方。待根長滿后,就要把1/3的根去除,同時去掉枯黃葉子,沖洗基質后,換上大一號的花盆。

營養液:配置營養液應采用易于溶解的鹽類。礦物質營養元素應控制在4‰以內。控制微量元素的用量。及時測定營養液的pH值,保持植物所需酸堿度。營養液內各種元素的種類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生長條件而不同。

袖珍椰子被稱為書桌椰子。如果將其配上素凈典雅的容器,更顯得美麗別致。選擇底部無孔或側面開孔的陶瓷或玻璃容器,并且要適合植株的大小。先鋪上干凈的大粒或中粒陶粒做固定基質,約2~3cm厚,再把植株放入花盆中。

盡量讓根系向四周展開,然后填滿干凈的陶粒,離盆緣3~5cm。注意生長期一定要把根部洗干凈。除去舊根,使根張開,放置花盆的中心部位。移栽后要注入配制好的稀釋營養液,直到容器高度的1/5即可。

采前管理:擺放密度為每平方米6~18盆,依植株的大小而定。袖珍椰子喜微潮偏于的土壤環境。除在定植時于花盆基部施用少量腐葉作為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還應每隔半月追施一次稀薄液體肥料。

袖珍椰子喜疏蔭環境,避免日光直射,特別是長期放于蔭蔽環境中的植株如果突然擺放到強烈的日光直射之處,則導致其葉片被灼傷。保持環境適當通風即可。袖珍椰子喜溫暖環境,其生長適溫為16~28℃,越冬溫度不宜低于5℃。

管理養護:春季出房后要放在蔭蔽處,避免陽光直射,有較明亮的光線就行。植株較大時,要及時換盆。它對環境濕度要求較高,澆水要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以保持盆土濕潤。空氣干燥時,要經常向植株噴水,以增大環境的空氣濕度。此花草對肥料要求不高,5月-10月,每月施2次餅肥水即可。

種子要隨采隨播,在25℃左右的溫度下,約需3個月萌發。袖珍椰子苗期分蘗較多,應及時分株。株高宜控制在40-60厘米之間,因此施肥不宜多,一般苗期、春秋兩季施3-4次稀薄液肥即可;每隔2-3年于春季換一次盆,以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