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茅膏菜(愛稱為毛毛苔),是很受玩家寵愛的品種,也是很小的一種食蟲植物(只有一個硬幣大),但的確是小而精致的,非常可人,群栽觀賞性極佳,冬天會用一種特別的方試繁殖;
那就是:長芽苞(稱之為冬芽)一棵成株迷你茅膏菜冬天會一直長冬芽,冬芽成熟了會脫落或成綠水。非常小,只有一毫米,你不留神就吹跑了。把冬芽播在水苔或泥炭土上面,不要覆蓋,用澆花的壺調成噴霧狀,離花盆30CM噴水(水必須是礦物較少的軟水)
然后用保鮮膜蓋住盆口,放在亮爽明亮處,大約4~9天長成小迷你茅膏菜。剛出的很小,不能碰,要長到直徑0.6~1CM后連土移進花盆。忌暴曬。屬于一年生植物(一年生就是一年后就會死掉啦)。
形態特征:迷你茅膏菜的葉基生,密集,具長柄;葉片圓形或扁圓形,長3-9毫米,寬5-12毫米,葉緣具長頭狀粘腺毛,上面腺毛較短,背面常無毛;葉柄扁平,長1-6厘米,具毛或無毛;托葉膜質,長約6毫米,下半部緊貼葉柄,上半部開展,5-7裂,裂片漸尖。
迷你茅膏菜的螺狀聚傘花序1-2條,腋生,花葶狀,纖細,直立,長8.5-21厘米,不分叉,具花3-8朵,花序梗和花軸被柔毛狀腺毛或近無毛,苞片小,鉆形;花梗長1-3毫米,與萼同被粉狀毛;花萼長約4毫米。
下部合生,上部5裂,裂片卵形或狹卵形,邊緣疏具小腺齒;花瓣5,白色,長約5-6毫米,匙形;雄蕊5,長約4-5毫米;子房橢圓球形,長約3毫米,1室,側膜胎座3,胚球多數,花柱3,每個2深裂至基部,棒狀,頂端稍擴大。
迷你茅膏菜的蒴果,熟后開裂為3果爿;種子多數,橢圓球形,微具網狀脈紋,外面包以囊狀、疏松、兩端延伸漸尖的外種皮。迷你茅膏菜的花期夏、秋季,果期秋、冬季。
生長習性:迷你茅膏菜不能適應寒冷或暴曬等自然環境,對惡劣的環境沒有很強的抵御能力,寒冷與炎熱地帶不適宜生存。迷你茅膏菜產吉林和黑龍江。迷你茅膏菜生于海拔900-1000米的山地濕草叢中。迷你茅膏菜分布于歐洲中部和北部、亞洲和美洲北部等寒冷地帶。
迷你茅膏菜的栽培技術
基質:一般可使用泥炭2份,珍珠巖或河沙1份的通用配方,也可使用純水苔或純泥炭,球根種群可使用顆粒土,如盆浸法種植可使用1份泥炭,1份珍珠巖或河沙混合。
水份:使用低礦物質濃度的水源,生長季節可保持基質較高濕度,適合采用盆墊底部供水,植株不宜經常噴水,以免使腺毛的“露珠”難以形成。休眠期需干燥些,但不能干透,防止爛根。
溫度:生長適宜溫度15~25度,矮小種群、球根種群、溫帶種群在4~30度可保持生長,最低可承受0度的低溫,30度以上多數會休眠。熱帶種群應控制在10~38度,冬季需保溫。
光照:大多數茅膏菜喜歡光照,充足的陽光能使植株顏色鮮艷,但夏季強光為防止曬傷須遮蔭,沒有光照會使植株呈現綠色。濕度:茅膏菜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50%以上,較高的濕度能使腺毛的“露珠“更大,觀賞性更佳。
養份:在生長季節,使用通用復合肥等稀釋五千倍噴施葉面,每月1~2次。施肥寧可薄肥勤施,切勿濃度過高,以免造成肥傷甚至肥死的嚴重后果,沒有經驗請勿隨意施肥。 不建議采用投喂食物的方法提供養份,以免影響觀賞性。
迷你茅膏菜的繁殖方式:迷你茅膏菜主要用播種、冬芽和葉插法進行繁殖。
扦插繁殖:大多數茅膏菜都可使用葉插繁殖,把整片葉子從母株上切下,斜插或平放于潔凈的基質上,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約1個月左右可長芽。
冬芽繁殖:以矮小種群為主的一些品種,在冬季低溫的刺激下,蓮座狀葉的中心會長出許多珠芽,俗稱冬芽。等珠芽成熟后會脫落,這時及時采收(可用濕牙簽撥取),采收后立即播種(珠芽不耐保存),可放于潔凈的基質的表面,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一般2周左右出芽。
播種繁殖:大多數茅膏菜開花后會自然結出許多細小的種子,也有個別品種如叉葉茅膏菜等需異花授粉后才能結種,種子一般可保存三年左右。播種時可直接撒于潔凈的基質表面(切勿蓋土)。
保持高濕度和明亮的光線,溫度保持在25度左右,約一個月發芽。溫帶地區的品種需要低溫刺激才容易發芽,可在冬季、春季播種,或播種后冰箱冷藏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