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狀捕蠅草播種出現變異的一個園藝品種,由國內培育,但特征并不明顯,僅僅作為一種廉價的大型捕蠅草在市面流通。捕蠅草屬于茅膏菜科捕蠅草屬(Dionaea),全屬僅1種。

但有較多的園藝種、變種,原產美國卡羅萊納州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區(qū),威爾明頓市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生長在稀樹草原沼澤的泥炭或沙質土壤中,生長環(huán)境常年潮濕,但一般不會出現季節(jié)性淹水的情況。

這些地區(qū)通常地面生長著低矮草本,因常年的野火抑制了高大植物的生長,只有零星的松樹或灌木分布其中,因此很開闊,能接受到大量的日照。因地處大西洋沿岸,受海洋氣候影響,這里溫暖濕潤。

夏季白天30度左右,極少超過35度,日夜溫差10度左右,冬季最低溫度0度左右,一般不低于-7度。原生地由于人類的不斷開發(fā),生存空間遭到破壞日漸縮小,為保護物種。

捕蠅草也被引入佛羅里達州等地區(qū)進行了復育。捕蠅草的捕蟲夾具有活動能力,捕蟲過程非常具有趣味性,深得人們的喜愛,已成為國內最受玩家寵愛的食蟲植物品種。

形態(tài)特征:巨夾捕蠅草來源于2007年國內園藝商的播種變異,其形態(tài)特點類似于典型的捕蠅草。由于特征并不鮮明,在2011年未單獨命名前,有少量使用花市捕蠅草或花市紅捕蠅草的名字流入市場。2011年后雖然國內正規(guī)命名,卻不是國際園藝品種注冊協會(ICRAs)注冊的品種。

生長習性:巨夾捕蠅草雖然是齒狀捕蠅草的播種變異,卻出現了返祖現象,與花市捕蠅草幾乎一樣。但其生長速度要快一些,捕獸夾和葉柄也比較厚實,齒較粗,夾子也更加巨大。旺盛的生長過程使巨夾捕蠅草的繁殖速度更快。

很容易成群出現,但整體上與花市捕蠅草并不好區(qū)分。很多情況下,與花市捕蠅草并無太大區(qū)別。巨夾捕蠅草與一般花市捕蠅草的習性相同,寒冷季節(jié)為貼地生長或休眠,春夏會長出直立葉。

巨夾捕繩草的養(yǎng)殖方法

基質:種植捕蠅草需使用保水性好、酸性甚至是強酸性的基質,PH值在3-5之間。可使用純水苔或者2份泥炭加1份珍珠巖或粗沙(石英砂、河沙等)的混合基質,盆浸法種植可使用1份泥炭,1份珍珠巖或粗沙混合。

種植時應把白色的鱗莖部分全部埋入基質中,如葉片向下彎曲不好操作,可在莖部包裹水苔方便植入或將葉片上扶后植入。基質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一般一兩年換一次,初春生長前換盆最佳。

換盆時應把枯葉清理干凈,如有分株應分開種植以利于生長。捕蠅草鱗莖匍匐生長,一段時間后植株會發(fā)生位移,以利于獲得更多養(yǎng)份,換盆時應重新種在盆中央或在生長點方向留出更多距離。

水份:捕蠅草對鹽份比較敏感,水中礦物質濃度過高會使植株衰落直至死亡,表現為植物停長或者變小,未老化的夾子、葉子邊緣、頂芽開始枯萎。所以必須使用礦物質含量低的水(如雨水、純凈水等)。

捕蠅草喜濕不耐干,生長季節(jié)需保持基質較高濕度但不能積水(積水容易爛根),除日常澆水之外也可使用低水位盆浸法種植(水位高度以花盆能夠吸到水即可)。

基質絕對不能干透(基質過干時顏色變淺發(fā)灰發(fā)白,質地變硬,體積縮小,盆邊會出現空隙),干透后植株萎縮,會造成嚴重損傷甚至死亡。休眠期基質需保持潮而不濕的狀態(tài),過濕植株容易腐爛。

濕度:捕蠅草的空氣濕度應保持在50%以上,一般種植的環(huán)境都可以滿足,無需特別加濕,只要盆土潮濕即可。但新種的捕蠅草一定要保持高濕度以免脫水萎縮,等根部長好植株開始正常生長后再逐步降低空氣濕度。

溫度:生長適宜溫度20-30度,可在0-38度下存活。夏季高溫(最高溫度超過35度)容易爛莖,需要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不可腰水養(yǎng)殖,避免強光直射。冬季氣溫在10度以下時會休眠,休眠時大部分葉片會枯萎。

只剩下中心很小的休眠葉,如溫度進一步降低到0度左右,這時葉片、根可能會全部枯萎,只剩下地下的鱗莖過冬。休眠鱗莖比較抗凍,短時間可抵御-5度左右的低溫(冬季氣溫低于0度時不要郵購未休眠的植株,以免凍傷)。

光照:捕蠅草是喜光植物,可接受全日照,適宜的光照能使植株強壯,夾子更大,顏色鮮艷。但夏季為避免高溫,可適當遮陰,可用50%左右遮光率的遮陽網遮陰或放在中午前后曬不到太陽的明亮處。

光照不足會使植株弱小,生長緩慢,葉片暗綠薄嫩,夾子小,原本正常情況夾子或葉柄是紅色的變?yōu)榫G色(此種情況不宜立即提供強光照,以免因不適應強光造成曬傷,應逐步加強光照)。

養(yǎng)份:在生長季節(jié),可使用通用復合肥等稀釋五千倍噴施葉面,每月1-2次。施肥寧可薄肥勤施,切勿濃度過高,以免造成肥傷甚至肥死的嚴重后果,沒有經驗請勿隨意施肥(新手經常會碰到植株瘦弱、生長緩慢的情況,以為施肥能解決問題,實際上很多情況是由于光照不足造成的)。

 也可采用喂食的方法,投喂昆蟲或新鮮瘦肉(生的,切勿喂燒熟的,無法消化。),且大小要合適,以夾子的1/3大小為宜,使夾子能夠完全包住食物(捕蠅草的消化液有殺菌作用,能防止食物腐敗,若夾子無法完全密閉,會使食物暴露在空氣中腐敗變質,造成夾子變黑壞死)。

投喂夾子的數量不能超過夾子總數的1/3。但即使不施肥,也不喂食,捕蠅草也不會“餓死”,基質當中也有必要的養(yǎng)份,植物也必須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生長,喂食也不能取代光合作用,仍需保持良好的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