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菜花,漸危種。多年生水生草本,莖短縮,葉基生,沉水。分布于云南、貴州、廣西和海南部分地區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溝渠和深水田中。沉水植物,可生長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體干凈,喜溫暖。一般花期5至10月,溫暖地區全年有花。

形態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莖短縮。葉基生,沉水,葉形態大小變異很大,披針形、線狀長圓形、卵形或廣心形,先端鈍或漸尖,基部心形或垂耳形,全緣、波狀或具微鋸齒,葉脈5一條,弧形,下面脈上有時出現肉刺狀突起;葉柄隨水體深淺而異,生水田中的長5-20厘米,生湖泊中的長達3米。

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草長短隨水深淺而異,圓柱形,光滑,佛焰苞具21棱,有時棱上和棱間具刺、雄株佛焰苞內有雄花40-50,雌株含花2-1-,先后在水面開放,花后連同佛焰苞沉入水底。

雄花:花梗長4-10厘米,綠白色,萼片3,綠白色至深綠色,披針形,長8-15毫米,背面中脈上有時具2-3個肉刺,花瓣3,白色,基部1/3黃色或全部黃色,倒心形,長1-3.5厘米,具5-7條縱褶,雄蕊(9-)12。

黃色,(3-)4輪,內層有退化雌蕊3,黃色,線形,中央附屬體球形,白色,具3槽;雌花:花萼、花瓣與雄花同,花柱3,橙黃色,分2叉,長約1.4厘米,退花雄蕊3,黃色,線形,子房三棱柱形,綠色。

生長習性:沉水植物,可生長在4米的深水中,要求水體清晰透明,喜溫暖。同株的葉片形狀、葉柄和花葶的長度因水的深度和水流急緩而有明顯的變異。一般花期5-10月,但在溫暖地區全年可見開花。為中國特有種。生于湖泊、池塘、溝渠及水田中。

海菜花是德保、靖西一帶普遍的水生植物,在德靖臺地上幾乎每條河流都有分布;其次這種植物為中國獨有,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水生藥用植物;再次這種植物對其生存環境-水質的要求有一定的高度。

海菜花的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采果后將果實在活水中保存,防止干燥缺氧窒息,翌年春播種。也可用根莖繁殖。選地施肥:選擇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畝施農肥3000-4000公斤作底肥,磷酸二銨每畝12.5-15公斤,硫酸鉀每畝5-8公斤做種肥,播種或定植時施入。

播期選擇:大棚栽培2月中旬播種育苗,4月上旬定植,露地栽培3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下旬定植。秋季大棚栽培,6月中旬播種育苗,7月中旬定植。秋季露地栽培,6月上旬播種育苗或露地直播。

播種育苗方法:畦寬1-1.2米,澆透底水每平方米播量5-7克,覆土厚度0.5厘米,2片真葉分苗,也可用6.5×6.5厘米育苗缽直接播種育苗。育苗期管理:出苗后保持溫度20-22℃,進入正常生長期溫度管理18-20℃,定植前7-10天大通風煉苗,將溫度降到10-12℃。水分管理在育苗期要嚴格控制澆水,防止徒長。

定植方法:行株距60-65厘米×28-30厘米,春季露地栽培要覆地膜,搶早上市。防止生育期拖后,在結球期遇高溫花球出現毛花,降低品質和商品性。

田間管理

水份管理:定植水一次澆足,3-5天再澆一次緩苗水。緩苗后到花蕾形成前,小水勤澆保持土壤見干見濕,進入花蕾形成期要加大澆水量,以促進外葉生長,花球膨大期4-5天澆一次。

根外追肥:生長期內,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及時根外追肥。植株長勢弱,營養不足時用0.5-1%尿素液或0.5-1%磷酸二氫鉀液7-10天噴一次,計噴2次以促進花蕾膨大,葉球膨大期用0.1-0.5%硼砂或0.05-0.1%鉬酸銨液,每隔5-7天一次,計噴2-3次,以防治生理病害。

春季大棚栽培定植后夜溫保持10℃,白天20℃以上。7-8天緩苗后進入正常管理,白天棚溫前期20-22℃,進入結球期降到18-20℃,超過25℃及時通風,外界最低溫度達10℃以上時,可晝夜通風,后期可撤掉棚膜,露地生長。

適時采收:在花蕾尚未開放時及時采收,把花蕾連同肥嫩的花莖一起割下,主莖上的腋芽又能生出側枝,一般留2-3個側枝,其上端又能生出花蕾簇,可連續采收2-3次。

人們往往把是否生長海菜花來判別水質是否受到污染,環保部門稱其為“環保菜”。海菜花為漸危種植物,并非瀕危植物。對水質污染很敏感,只要水有些污染,海菜花就會死亡。

海菜花的作用用途

研究價值:為中國特有植物,曾經廣泛分布于中國西南、華南諸省。特別是在廣西西南部高原臺地的河溪與云南湖泊當中能形成穩定的沉水植物群落。但60年代以來由于水體污染及其它因子影響,海菜花分布面積日逐縮小。

食用價值:在民間,常吃的菜譜如:“龍鳳呈祥”湯。即在臘豬骨熬湯中,先放進蠶豆米煮化,再裝入洗凈不切的海菜藤莖,其味鮮爽甘香,食后能明目養肝、止咳化痰,是中老年人常吃的一種湯菜。

另外“龍袍加身”這道菜也很不錯。做法是以鮮海菜配火腿丁炒得半熟時,加淀粉及作料,兌酸醋燴燜片刻后出鍋,其味酸香鮮美,對心血管疾病與尿頻有輔助治療作用。還有“龍爪拱目”、“龍藤碧海”等海菜的營養價值都很高。

海菜這種“富貴”菜,生長條件苛刻,只能生長在純凈的活泉水中,水質稍有污染或農田里施有化肥都會影響其生長。所以人們往往把是否生長海菜來判別水質是否受到污染。環保部門稱其為“環保菜”。

凡是泉水中成長著海菜,其水質一定是高標準的。在云南大理州的鶴慶像新華村這樣的龍潭有18個,個個都生長著豐茂的海菜,當地人把撈摘到海菜作為招待客人的一種美食。

觀賞價值:在廣西西南部的德靖臺地(廣西西南部德保、靖西一帶的高原臺地)一帶的小河大溪當中,經常看見水面上漂浮著朵朵的白花,星星點點,幾乎整年都在開花,對于德保、靖西一帶的當地壯族人來說,這種小花見多了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地壯語把這種水生小花叫做Pyaek-Fanx(漢字近音“帕藩”,“pyaek”是“菜”的意思,fanx是這種植物的名字),其實就是漢語所稱的海菜花。德保、靖西兩縣的東南西北四路河流都廣泛分布著這種珍貴的水生植物。

對于德保、靖西的大多數當地人來說,海菜花居然是中國獨有的水生植物,更不知道那是一種瀕危植物的,所以以前德保、靖西當地的壯族人經常劃著竹筏到處去打撈這種植物來作為豬食,和其他“pyaekmou”(豬菜)一起用大鍋煮了給豬吃。在德保縣的鑒河上還到處分布著的這種海菜花,鑒河也從而成為了廣西西南部最美的河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