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watercres)又名水芥菜或西洋菜也為豆瓣菜,屬十字花科多年生植物,學名為Nasturtium officinale,原產歐亞,已在北美歸化。生長于涼爽的溪流中,沈水、浮在水上或平鋪在泥地表面。常用大桶栽培采其嫩梢作沙拉。葉纖細,淡綠色,有胡椒味,富含維生素C。花白色。角果小,豆莢狀。種子成兩行。扦插易生根。
形態特征:水田芥,匍匐或半匍匐狀叢生莖圓形,在幼嫩時實心,長老后中空,青綠色,具多數節;每節均能發生分枝和須根,遇潮濕環境須根即伸長生長。葉互生,每節一葉,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4對。
卵形或近圓形,頂端小葉較大,深綠色,氣溫低時會變成暗紫色。總狀花序,花細小,兩性花,花冠白色。莢果內含種子30~40粒,種子細小,扁橢圓形,黃褐色,千粒重約0.25克,每升種子重580克。發芽力可維持5年。
多年生挺水草本。全株無毛,多分枝。莖高20~40cm,中空,浸水莖匍匐,節節生根,多分枝。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7片,深綠色,葉羽狀深裂,卵形或寬卵形,長約6cm,頂端裂片大,側裂片小,長圓形,邊緣有少數波狀齒或全緣,具長柄。總狀花序頂生,萼片長圓形;花瓣白色。長角果柱形,扁平,有短喙。種子多數,成兩行,卵形,褐紅色。
花果期3~8月。多采用無性繁殖,為分株和扦插繁殖。節部生根,成活快。插栽株行距6cm×9cm,一個月后,苗生長15~20cm,莖稈粗壯時,即可分株栽種。栽種后,保持一定水位或潮濕狀態,以利發芽生根。
如果氣溫超過30℃時,下午需澆涼水,以免燙傷嫩芽。植株長大后,水位可根據園林景觀要求加深水位。在生長季節要及時清除雜草,并結合除草施追肥1~2次。
生長習性:西洋菜喜歡冷涼、較耐寒,不耐熱。一般在秋季栽植,冬春收獲。西洋菜生長最適溫度為15-25℃。20℃左右生長迅速,品質好。10℃以下生長緩慢,0℃以下容易受凍,30℃以上生長困難,持續高溫,易枯死。
西洋菜要求淺水和空氣濕潤,生長盛期要求保持5-7厘米深的淺水。水層過深,植株易徒長,不定根多,莖葉變黃。水層過淺,新莖易老化,影響產量和品質。西洋菜生長期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為75-85%。
水田芥的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用嫩莖扦插和播種育苗繁殖。
嫩莖繁殖:我國華南地區因不易采收種子,大都用嫩莖繁碴。當春季溫度上升至25℃以上時不再采收,留著老莖渡過盛夏后,用老莖萌發的新芽種植。秋后大田生產期間,則按種植面積的l/4不采收留作種苗再插植。
或在生產田中割取長約15厘米左右的植株上部嫩莖苗,按株行距3厘米x10厘米定植。定植時應使種苗基部淺埋土中,旱地栽培可用小鏟開淺穴,把種苗斜插泥土中。栽插后灌透水,以后每天都要澆灌水,保持田間潮濕狀態,尤其是氣溫較高的季節,早晚澆一次涼水。
北方冬季可在日光溫室用旱地扦插育苗或生產,插植后防旱保濕即可,要用流動水澆灌,不能長時間浸泡死水。北方春季露地栽培,利用去冬保護地栽培的植株,割取嫩莖梢作種苗時,要注意勿將苗床的蚜蟲帶至大田,可把種苗放進1000~2000倍樂果稀釋液中浸一會兒,取出再運至種植地。
種子繁殖:南方溫暖地區于8~9月分期播種。北方露地栽培宜春播。保護地栽培可全年隨時播種。苗床可用旱地或半水地。用旱地育苗時,先將畦面平整細碎,灌足水后再撒播種子。播后撒上一薄層干細糞土,每天噴水1~2次。
每10平方米的苗床播種量約8克,可供插植本田600平方米,由于豆瓣菜種子很小,播種前宜用3~4倍的細土拌勻再播,以使撒得均勻些。如種子量很少,宜用盆淺育苗。
先用瓦片覆蓋盆底的排水孔,裝營養土至盆沿下2厘米處,抹平表土,將盆淺放入有水的大盆內潤水,潤透水即可撒種子。播種后再蓋一層薄細上,以蓋平種子為度、盆上再覆蓋薄膜保濕。
育苗期間不能從盆向上澆水。只能在大水盆內潤水,或噴霧。早春育苗常出現小苗開花的現象,把小花摘去,植株能繼續生長,也可于夏秋季播種育苗,移植保護地,擴大繁殖兼采收,來春截取嫩梢作種。
用半水地育苗時宜作高畦,畦的高度以畦溝中流過的水能分潤濕畦面又無水層為宜。播種后撤一薄層干糞末,防止板結苗高約3~4厘米時,增加灌水量,使畦面有一薄層長流水,或每天灌水一次,以后隨著幼苗的生長而逐漸加深水層。待苗高約15厘米時,可割苗移栽。
栽植:栽植地宜選擇灌溉方便的低洼地,土質肥沃,水保肥力強的黏壤土或壤土水田。夏季栽培最好選田地的南邊銷;高樹或高生作物能適當遮陽之處。小面積可搭涼棚降溫。
水田栽培:淺水犁耙,施基肥,均勻耕耘、耙平。按1.5米留一工作行。將種苗按株距10厘米,行距15~20厘米排放田中,稍壓株苗基部使粘著泥土便能發根生長,插苗后即淺灌水。約2~3厘米,至發新根后用常流水灌溉,定植后25~30天可收割。水田栽培應每次收獲后即翻耕耙平,重新插植。
旱地栽培:不宜用砂壤田。翻耕地施足腐熟的有機質肥料,耙平后作1.2~1.5米寬的平畦,畦埂高約20厘米。種植株行距12厘米x15厘米,每穴約3~5苗,用花鏟將苗斜種入土,苗約入土l/3。種后立即灌水,以后每天灌"跑馬水"一次,夏季要灌2次。有些地區早春露地種植因氣溫變化大,刮大風前要加塑料膜覆蓋。
田間管理:豆瓣菜是速生葉菜,對水、肥要求高。但切勿使用未經腐熟的生肥及過濃的肥。水田栽培宜用長流水。固定水易出現爛秧的現象。旱地栽培灌以"跑馬水",不便受旱。施肥以薄施為原則,當秧苗移栽約一周成活后開始追肥,以后每隔10天施一次。
每次每公頃用尿素30~45千克加水3750千克潑施。最適用充分發酵后的麻醬水稀釋6~8倍施用,使植株莖葉濃綠茂盛。旱地栽培常見害蟲為蚜蟲,連續采收的要在采收后噴一次樂果,或將田水灌滿,淹過植株,把蚜蟲淹死。
采收:一般定植后25~35天、苗高25~30厘米時便可收割,從植株基部割下。一次移栽多次采收的,在采收時留莖部約5厘米。多次采收雖省工,但產量低,后期雜草叢生,影響產量。采取一次收割后重新犁翻平地再種的辦法。年總產更高。每次采收時留適量商品菜作種苗用。一般按栽培面積留1刈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