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鏡又名郁金香仙人掌、沙漠仙人掌,仙人鏡是一種生長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仙人掌。是一棵豎立并龐大的肉質灌木叢,上面長滿了可以食用的果實和粗大的黑刺。仙人鏡春末至夏季開花,果實球形至卵圓形無刺,顏色有深 紅色、紅色、紫色或綠色。

形態特征:仙人鏡這種仙人掌生長十分緩慢,植物可高達3英尺(90 cm),叢圍6到15英尺(1.8-4.5 m)。能耐索若攔沙漠的酷熱和落磯山脈潮濕森林-18°C的嚴寒。每年的4月到6月開花,花朵最初的顏色是明亮的黃色,成熟后會結出粉紅色的類似桔子的果實。

果實可食,非常甜,可用做果凍和糖果。果汁可以制作一種明亮的紅色染料。如果人被蚊蟲叮咬,可以用其涂抹治療。仙人鏡春末至夏季開花,果實球形至卵圓形無刺,顏色有深 紅色、紅色、紫色或綠色。

生長習性:仙人鏡養殖喜強烈光照,耐炎熱,干旱、瘠薄,生命力頑強,管理粗放,很適于在家庭陽臺上栽培。仙人鏡生長適溫為20-30℃,生長期要有晝夜溫差,最好白天30-40℃,夜間15-25℃。春、秋季節,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不可過濕”的原則。

仙人鏡的栽培技術

栽培要點:仙人鏡從野生到被廣泛移入室內栽培,它反映了城市居民選擇盆花品種的一種趨勢。因樓房面積有限、空氣干燥,培養大型或比較嬌嫩的盆花常常生長不好,只有選擇一些小型、耐旱、管理簡便而觀賞價值又高的品種最為適宜,仙人掌類植物正好符合這幾種要求。

室內盆栽仙人鏡,以選擇小型、花多的球型種類為宜,栽培中不能認為這類植物耐旱,而忽略對它的正常澆水與施肥。室內栽培,可在窗臺上用鉛絲與塑料薄膜營造一個高溫、高濕的封閉式空間,大多數仙人掌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僅生長快而且色澤晶瑩。

盆栽管理:仙人鏡要求排水透氣良好、含石灰質的沙土或沙壤土。新栽植的仙人掌先不要澆水,每天噴霧幾次即可,半個月后才可少量澆水,一個月后新根長出才能正常澆水。

冬季氣溫低,植株進入休眠時,要節制澆水。開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植株休眠逐漸解除,澆水可逐步增加。每10天到半個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則不要施肥。

仙人鏡的養殖方法:建議不要澆太多的水,適當讓仙人掌見見太陽,你看到的不是油漆斑,而是一種叫介殼蟲的植物害蟲。夏季,某些花卉上極易發生介殼蟲害蟲。介殼蟲是靠吸取植物的汁液生活,且蟲體被一層角質的甲殼包裹著。

如用藥物對它直接噴殺,不易奏效,往往久治不絕。被害植株,不但生長不良,還會引起葉片泛黃,提早落葉,嚴重時,全株枯萎而死亡。介殼蟲多為害仙人掌、石榴、山茶等果樹和花卉。

仙人鏡的繁殖方式:仙人鏡易繁殖,播種、扦插或嫁接均可。

扦插時間:在正常條件下,以5至6月扦插最為適宜。有溫室的地方,全年均可進行。

基質的配制:仙人鏡耐干旱、瘠薄,忌積水。因此,基質必須具有透氣性好、排水性能佳、能保持濕潤的特性,以蛭石、珍珠巖等為好。也可用4份粗河沙、壤土3份、腐葉2份和谷殼灰1份配制而成。

切取插穗:從生長勢強、無病蟲害的母株上選取生長健壯、成熟的莖節作插穗。用無銹的刮刀從母株上切取插穗,每次切取前后,都要用酒精對刀具進行擦拭消毒。

扦插:將插穗基部淺埋入基質內,切忌過深,造成腐爛。此時插穗難以直立(因其經晾曬已變軟),可以將它平置在基質上;也可用小木棒支撐,再用雙手輕輕壓緊插穗兩旁的土,使其與土密接。

分株:許多仙人鏡可長出子株,像球形仙人掌類在莖上會長小子球,而團扇仙人掌或節段仙人掌類都會長子株,對于這些品種需用刀子將仙人掌的生長點切掉,這樣栽培一段時間后,在生長點附近便會長出許多小子球,待子球長至適當的大小時,便可將之切下扦插繁殖。

播種:仙人鏡授粉須在雄蕊花藥開裂、花粉成熟、雌蕊柱頭充分分泌粘液時進行。然而,不同的種類雌雄蕊成熟時間不一定相同。如果母本開花遲于父本,可先將父本放于陰涼處,使其晚開花,也可將父本的花粉采集后置放于冷涼干燥處。

待到母本雌蕊成熟時再取出授粉。大多數種類在開花的第二天午后1-2小時授粉成功率最高。用干凈毛筆蘸取花粉輕涂于母本柱頭上或用細鑷子夾取花粉放于柱頭上。如遇天氣酷熱,濕度過大,花上有水,則受精率不高。

嫁接:嫁接是一種常用于仙人鏡的園藝技術,由于有些仙人鏡的根系十分脆弱,經過長期栽培后,根系會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功能而消失,植株亦會因此失去生命力。嫁接則是挽救這些仙人鏡的萬靈丹。除此之外,像加快仙人鏡的生長速度或使根腐病的病株在切除患處后繼續生長等,都可以用嫁接來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