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學名:Orchidaceae),屬蘭科,是單子葉、多年生草本植物,亦叫胡姬花。由于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蘭花又稱中國蘭。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 2~3片成一束。蘭的根、葉、花朵、果、種子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蘭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具高潔、清雅的特點。古今名人對它評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

蘭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人見人愛,它有宜人的香氣,“路旁草簇有蘭花,不露英姿不顯華;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隱奇葩 ”。這種散發幽香的蘭花歷來為人們所青睞。

蘭花那撩人而帶神秘感的幽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花卉的香氣不能比擬的。不論蕙蘭的清香,春蘭的濃香,某些建蘭的木樨香,還有某些報歲蘭的檀香味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清而幽。

形態特征:蘭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常與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

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卷曲,俗稱捧。

左右對稱、唇瓣、花粉塊和合蕊柱是蘭科植物的基本特征:花粉成塊的特征卻有些例外,除擬亞蘭科和杓蘭亞科沒有,其他大部分蘭科植物還有花粉塊柄。古人以“一莖一花者為蘭”,一莖多花者為蕙。

生長習性:蘭性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因此栽培基質要求:通氣、松軟、漏水性好,呈微酸性。室外栽培最常用的是泥花土。各地的氣候、環境、都能影響蘭花的生長,所以選擇植料的方式不同。

例如福建閩南一帶,四季天氣較暖和,不會太冷,蘭花生長速度快,適合用小鵝卵石種植,第一、節省資源。第二、鵝卵石利于通風、不積水。蘭花在空氣相對濕度60--70%時生長良好,過干或過濕都易引發蘭病。

蘭花的養殖方法

春季養護:春季多陰雨天氣,氣溫變化較大,并易出現寒潮,蘭花如果養護管理不善,會爛根、爛芽,嚴重影響其正常生長。家庭陽臺式的養蘭場所,應有防寒防雨設施。

報歲蘭、春蘭必須放置于室內保護和管理,建蘭、寒蘭等可以放置戶外,但必須注意蘭盆疏水防潮,最好是在蘭盆上方架塑料薄膜遮雨,晴時拉開,雨時合蓋,以防寒風冷雨和霜雪侵襲。

養蘭應處處把好通氣關。溫室、暖棚里的蘭苗,應安裝吸排氣扇,更換空氣,調節濕度。一般簡易暖棚和用塑料薄膜覆蓋防凍遮雨的地植矮棚,也應經常開窗或掀起部分薄膜,讓空氣對流,以確保棚內空氣新鮮,溫度適中。

春節過后,報歲蘭等剪除花梗,不要讓其結果,要用0.1%氧化樂果或敵敵畏液輕擦蘭花葉面和葉底,并用滅菌藥物和除蟲藥物,分別每隔7天和10天噴1次培植蘭花的陽臺、場所四周及盆蘭。殺蟲藥物用后2小時,向盆蘭葉面噴1次清水,清除余藥。

蘭花分盆前應停止供水3-5天,等盆中植料有七八成干時,小心將蘭株與植料倒出,盡量做到不讓蘭根折斷。用消毒水或清水洗凈晾干,待蘭根變軟發白再上盆。上盆應采用無菌新植料,根貼植料,新株向外、老株向內,蘭頭露出土面三分之一。植后置于陰棚,早晚在葉面噴霧,24小時后澆足定根水,1 5天后轉入正常管理。

采用新植料栽植的蘭花,每半個月至一個月追施一次清淡稀薄肥。大苗、壯苗期應勤施氮肥,可三五天一次。復壯的蘭花可由半個月施肥一次到每周施肥一次,以蘭花能否吸收為準。而弱草、無根草、無葉球莖則絕對要素養,不可追肥,否則欲速則不達,反受其害。

蘭花的文化背景

國畫蘭花:中國的蘭文化自賞蘭開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代對蘭的推崇,體現著中國傳統美學特征,歷代文人墨客吟詠贊美蘭花的比比皆是,不僅指蘭優雅形態更在于它清幽芬芳。

蘭外形簡潔素雅、葉形細長柔軟,花姿優美、素淡幽香,具有“色清、氣清、神清、韻清”氣質,又曰君子蘭,說明蘭花是與君子是接近的,文人偏愛種蘭、賞蘭、詠蘭、畫蘭、寫蘭,有著揮之不去的蘭花情節。

蘭花的花語和象征及代表意義是:淡泊,高雅 蘭花的品種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2萬多個蘭花的品種,其中比較出名的有蝴蝶蘭、蘭花、蕙蘭等。其實,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花語,但是,蘭花總的花語就是淡泊,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