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來紅,別名小天藍繡球、老來少、三色莧、葉雞冠、老來嬌、老少年。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4-45厘米,單一或分枝,被腺毛。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寬卵形、長圓形和披針形,長2-7.5厘米,頂端銳尖,基部漸狹或半抱莖,全緣,葉面有柔毛;原產地為亞洲熱帶地區。
雁來紅為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100厘米,莖直立,少分枝。葉互生,菱狀卵形至披針形。花極小,穗狀花序族生于葉腋間,種子黑色有光澤。原產墨西哥。我國各地庭園有栽培。
形態特征:一年生草木,株高60-100cm,莖直立,粗壯,綠色或紅色,分枝少,單葉互生,卵形或菱狀卵形,有長柄。初秋時上部葉片變色,普通品種變為紅、黃、綠三色相間,優良品種則呈鮮黃或鮮紅色,艷麗。
頂生葉尤為鮮紅耀眼,觀賞期6-10月,其中8-10月為最佳觀賞期。花小,單性或雜性,簇生葉腋或呈頂生穗狀花序,花序小而不明顯,單性花或兩性花,雌雄同株。漿果卵形,成熟期9-10月;種子細小,亮黑色。
生長習性:雁來紅耐干旱,不耐寒,喜濕潤向陽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喜肥沃而排水良好土壤。喜濕潤向陽及通風良好的環境,忌水澇和濕熱。對土壤要求不嚴,適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中,有一定的耐堿性,能自播繁衍。
雁來紅用種子繁殖,一般于4-6月播種,也可于3月下旬在溫床中播種育苗。定植時,當苗高10-15厘米時上盆定植,盆土以基肥為主。上盆須帶泥團,植后遮蔭數天。生長期注意通風透光,不宜過肥、過濕,以免徒長、葉色不鮮艷。雁來紅生活力強,容易生長,管理粗放。
雁來紅的繁殖方式:播種繁殖,扦插繁殖也可以。
1、播種繁殖春季5月進行。通常采用露地苗床直播。播種時要遮光。由于其種子成熟后自然落地,因此必須及時進行采種。播后注意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狀態,溫度保持在15~20℃,約7天就可以出苗。
在熱帶低緯度地區,常冬播,于翌年的5~6月出苗,梢葉可變色,且觀賞期也比較長。雁來紅也可以延遲播種,即在7月中旬播種。但晚播者植株明顯的矮小,9月底葉片變紅,可供國慶節裝飾之用。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的繁殖量較小,因此很少采用,但為了保持母株的優良特性時常采用;或因播種苗少不能滿足需要,又過了播種季節,也可以通過扦插進行繁殖。
扦插在其生長季節進行,剪取中上部枝條作為插穗,剪成10~15cm長,削口要平,下切口距葉基約2mm,插入細沙、蛭蟲、珍珠巖中均可。若插穗用0.1%的ABD生根劑浸泡1-2h,可提前2~3天生根。
雁來紅的作用用途:雁來紅可做花藝材料、盆栽、花壇等。雁來紅是優良的觀葉植物,可作花壇背景、籬垣或在路邊叢植,也可大片種植于草坪之中,與各色花草組成絢麗的圖案,亦可盆栽、切花之用。雁來紅是優良的觀葉植物,可作花壇背景、籬垣或在路邊叢植,也可大片種植于草坪之中,與各色花草組成絢麗的圖案。
雁來紅的文化背景
民間傳說:中國民間流傳著一個關于雁來紅的傳說。相傳,在鹽河邊上,有個小伙子叫雁子,有個姑娘叫紅香,小伙子英俊,姑娘漂亮,是男耕女織的一對好手,他們訂下了婚事,一天,當地惡霸串通官府把雁子打發到遙遠的地方去做苦工。
并逼迫紅香與惡霸兒子成婚,紅香十分生氣,一頭撞死在樹下。后來在她的墳上長出了花。當雁子聽到紅香已死的消息后,因憂愁致死,其身化為一只雁,當雁飛到紅香的墳旁,花的葉子就變成了鮮紅色,故把這種植物叫“雁來紅"。
名字來源:雁來紅幼苗很像莧菜,但到了深秋,其基部葉轉為深紫色,而頂葉則變得猩紅如染,鮮艷異常。由于葉片變色正值“大雁南飛”之時,人們便給它取個美麗的名字-雁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