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李(學名:Cerasus glandulosa (Thunb.) Lois.):薔薇科梅屬,落葉灌木,高達2米。葉卵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5-8厘米,先端急尖而常圓鈍,基部廣楔形,緣有細鈍齒,兩面無毛或背面中肋疏生柔毛;葉柄長4-6毫米。花粉紅或近白色,徑約2厘米,花梗長約1厘米。果近球形,徑1-1.5厘米,紅色。
麥李有一定耐寒性適應性強,喜光。較耐寒,適應性強 。甚為美觀,各地庭園常見栽培觀賞宜于草坪、路邊、假山旁及林緣叢栽,也可作基礎栽植、盆栽或催花、切花材料。生于山坡、溝邊或灌叢中,也有庭園栽培,海拔800-2300米。分布于中國和日本。
形態特征:麥李的花單生或2朵簇生,花葉同開或近同開;花梗長6-8毫米,幾無毛;萼筒鐘狀,長寬近相等,無毛,萼片三角狀橢圓形,先端急尖,邊有鋸齒;花瓣白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雄蕊30枚;花柱稍比雄蕊長,無毛或基部有疏柔毛。
麥李核果紅色或紫紅色,近球形,直徑1-1.3厘米。麥李的花期3-4月,果期5-8月。2n=16。該種野生狀態下特別是在栽培中變化較大,有人根據花色、單瓣或重瓣、花梗、小枝及花柱被毛等變異又劃分若干變種或變型。這些特點變化在地理分布上無一定規律,可作變型處理。
生長習性:麥李有一定耐寒性適應性強,喜光,較耐寒,適應性強,耐旱,也較耐水濕;根系發達。忌低洼積水、土壤粘重,喜生于濕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中。
麥李的栽培技術
插床:選用高床,規格為5米×1米×0.3米,基質組成為上層6厘米厚的篩細河沙,中層是6米的腐殖土,底層是10米的生馬糞。在扦插的前7天用高錳酸鉀( 1 g / ㎡ ) 水溶液噴灑消毒,隨即扣好塑料薄膜保溫、保濕,并在扦插的前2天用清水將扦插床澆透, 扦插床上方2米處搭遮陰棚,用透光率為50% 的遮蔭網遮光,以防太陽光灼傷插穗。
插穗:每年6月末選用當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半木質化枝條,將其剪成6-10厘米長(保留2個節間)的插枝段,上端節間葉片保留1/3、在其上方1厘米處平切,下端節間葉片從基部剪掉、在其下方1米切成45°斜面,入清水中,防失水。
扦插:每年6月末至7月初為扦插育苗最佳時期。采用直插法,插前先用木條在基質上打孔,株行距為5厘米×5米,每行20株插穗。藥劑選用(GGR)生根粉、吲哚丁酸(IBA) 、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四種生根促進劑,設定50×10- 6、100×10- 6、200×10- 6、500、1000×10- 6、2000×10- 6,6個濃度梯度。
前三個低濃度為長時間浸泡處理(1小時、2小時),后3 個高濃度為5s速蘸處理,每個處理40根插穗,3次重復,同時以清水處理插穗為對照。扦插深度為插穗長的1/ 3(約3厘米),壓實插穗周圍基質,立即用噴壺澆透水,使插穗與基質充分接觸。床上橫插拱形鋼筋架, 架上蒙蓋塑料薄膜(內置溫濕度計),四周壓實。
管理:澆水、除草、松土.定植時要帶土坨、坐水栽植,待水滲透后再覆土踩實。若帶葉移栽,則要用50%的遮蔭網遮蔭。載后最好采用噴灌,每天噴30秒。緩苗期內一般7-10天澆一次水。在生長季節要進行3-4 次除草、松土。
修剪:麥李自引種以來每年要進行采條扦插繁殖,沒有影響樹勢的生長。麥李的樹冠整齊豐滿,樹形橢圓球狀,十分完美,不必修剪。如果作為花籬種植,株距以每米3株為宜,亦不必重剪,只需將個別突出部分修剪即可。
麥李的病害防治:麥李的各類苗木均見蟲害,1年生扦插苗的苗床于9月上旬,打開塑料布后以及第2年留床養護期間易發生病蟲害,每隔兩周噴施10.25%濃度的多菌靈或0.1%濃度的氧化樂果預防。最常見的蟲害是天幕毛蟲,大苗生長期內,2噴施1次0.1%濃度的氧化樂果預防。
麥李的園林用途:麥李甚為美觀,各地庭園常見栽培觀賞宜于草坪、路邊、假山旁及林緣叢栽,也可作基礎栽植、盆栽或催花、切花材料。春天葉前開花,滿樹燦爛,甚為美麗,秋季葉又變紅,是很好的庭園觀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