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貍藻(Utricularia aurea Lour),貍藻科,一年生草本。除花序挺出水面外全體沉于水中,葉器多數互生,3-4深裂達基部,裂片先羽狀深裂,再1-4回二歧深裂,末回裂片絲狀,具有細剛毛。

形態特征:黃花貍藻的葉器多數,互生,長2-6厘米,3-4深裂達基部,裂片先羽狀深裂,后一至四回二歧狀深裂,末回裂片毛發狀,具細剛毛。捕蟲囊通常多數,側生于葉器裂片上,斜卵球形,側扁,具短梗,長1-4毫米;口側生,上唇具2條常疏生分枝的剛毛狀附屬物,下唇無附屬物。

黃花貍藻的蒴果球形,直徑4-5毫米,頂端具喙狀宿存花柱,周裂。種子多數,壓扁,具5-6角和細小的網狀突起,直徑0.8-2毫米,角上具極狹的棱翅,淡褐色,無毛。黃花貍藻的花期6-11月,果期7-12月。

生長習性:黃花貍藻是食蟲水草,一般生活在池塘的靜水中,因為沒有根,所以隨水漂流,這種水草一般有1米長,除花序外,都沉于水中,葉器上有卵球狀捕蟲囊,可捕捉水中微小的蟲體或浮游動物。夏秋季花序伸出水面開出黃色唇形花,昆蟲或幼蟲碰到它的絨毛,就會隨水被吸入囊內,最后被消化液消化吸收。

黃花貍藻除具有適應于沉水生活習性外,又是食蟲植物,具捕蟲囊,側生于葉器裂片上,捕蟲囊斜卵球形,捕食水中微小的動物。喜光照充足的環境,但注意不要使日照過強。

喜溫暖,怕低溫,在20~30度的溫度范圍內生長良好,越冬溫度不低于10℃。如此水生食蟲植物與其它被子植物一樣開花結果。總狀花序,開黃花;結蒴果。

黃花貍藻的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一般只靠分株進行繁殖。栽培適宜的溫度為20-30℃,pH值為4-7.0之間,水質清潔,無污染區種植。栽培較難。 

養護方法:盡量提高空氣的濕度,而且越是高溫季節,就越要高濕環境,黃花貍藻才會得以旺盛生長,并長出可愛的捕蟲囊。 黃花貍藻對光照的需求比較特殊,喜光線充足的環境,又怕強光直射,光照不足則植株生長弱小,葉片和捕蟲囊變小,甚至長不出捕蟲囊。

至于光照強度多少為宜,不同種類之間差異很大,可通過捕蟲囊外表色澤來判別。通常強光下長出的捕蟲囊色澤會變紅,而弱光下長出的捕蟲囊除纖細外,表面多為暗綠色或無光澤。

黃花貍藻的保護現狀

瀕臨絕種:黃花貍藻一般生活在弱酸不具肥份的水中,極具觀賞與科研價值。對此,一位環保專家表示,隨著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南京過去隨處可見的湖沼、池塘絕大多數都已經不存在了。而伴隨著這種環境生存的許多動植物,也多半成為了稀有和瀕臨絕種的動植物。

而空氣中大量的降塵.氮、磷等有機物質,通過降雨沉入水體;另外,森林樹木在施肥過程中,有機肥料通過土壤滲透到水系里,也會帶來水質下降,改變了黃花貍藻原有的生態環境。專家呼吁一定要重視濕地的重要性,否則,更多的珍貴稀有動植物就要宣告滅絕。

黃花貍藻的園林用途

園林觀賞:黃花貍藻可在大型水體沒有立體綠化或水面綠化的區域種植,可增加水體的景觀多樣性,特別當其開花時,效果更好,一枝枝黃色的花序挺出水面,有神秘、幽深意境。一般用于小型水草水簇箱單獨種植,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