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雞兒別名:黃雀花、土黃豆、粘粘襪、醬瓣子、陽雀花、黃棘,為豆科、錦雞兒屬落葉灌木,高數尺,叢生,枝條細長垂軟;托葉常為三叉,有柔刺;花生葉腋,4至5月開花,瓣端稍尖,旁分兩瓣,勢如飛雀,色金黃,故名"金雀花"。
同屬植物約50余種,中國產40余種。生于山坡和灌叢。產河北、陜西、江蘇、江西、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北部、四川、貴州、云南、新疆東北部。同屬植物約50余種,中國產40余種。
形態特征:錦雞兒為落葉叢生灌木,高達1.5米。枝開展,有棱,皮有絲狀剝落。托葉成針刺狀,偶數羽狀復葉,小葉4枚,上面一對小葉較大;小葉倒卵形,先端圓或微凹,暗綠色。4~5月開花,花單生,黃色稍帶紅,凋謝時褐紅色。
錦雞兒的花單生,花梗長約1厘米,中部有關節;花萼鐘狀,長12-14毫米,寬6-9毫米,基部偏斜;花冠黃色,常帶紅色,長2.8-3厘米,旗瓣狹倒卵形,具短瓣柄,翼瓣稍長于旗瓣,瓣柄與瓣片近等長,耳短小,龍骨瓣寬鈍;子房無毛。錦雞兒的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長習性:錦雞兒喜光,喜光,耐寒,適應性強,耐旱,耐瘠薄,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濕澇。錦雞兒常生于山坡向陽處,常生于山坡和灌叢。錦雞兒根系發達,具根瘤,抗旱耐瘠,能在山石縫隙處生長。
忌濕澇。萌芽力、萌孽力均強,能自然播種繁殖。錦雞兒在深厚肥沃濕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更佳。其萌蘗力強,能自行繁衍成片。宜放置于陽光充足、空氣流暢之處。冬季也比較耐寒,黃河以南地區可室外越冬,最好連盆埋于土中。
錦雞兒的栽培技術
選地:種植錦雞兒應選擇年≥10℃的積溫3000℃以上地區的固定、半固定沙地或覆沙地。 整地:為了給錦雞兒的種子創造良好的發芽條件,除嚴重的風蝕地段外,一般播前均應進行耕翻整地。
播種:播種用的錦雞兒種子要求千粒重在55克左右,純凈度不低于90%,發芽率不低于80%。為了滿足上述要求,播前應對檸條錦雞兒種子進行清選并作品質鑒定。還應指出,在從外地調入種子時,要進行嚴格的檢疫,以免將病蟲害帶入。
錦雞兒旱直播時,要求土壤含水率不低于10%。因此,一般應在6~7月份雨季搶墑播種,此時溫度高,土壤水分充足,種子頂土塊,有利于出苗。播種覆土深度以1~1.5厘米左右為宜;
播種方式為條播,行距一般1.5~2米,放牧場可以加大行距,也可以雙行一帶直播。播后應及時鎮壓以利抓苗,并可防止風蝕。此外,為防止播種后鼠、兔等掘食種子,播前應在播區內進行消滅鼠、兔工作。流動半流動沙地可以直接撒播,面積大的地塊可以使用飛機播種。
播后圍封管理:錦雞兒在幼苗階段生長緩慢,因此,播后最少應圍封三年,嚴禁放牧,以利幼苗生長。
平茬復壯:錦雞兒的壽命較長,可以一年種植多年利用。當其生長8~10年后,植株表現衰老,生長緩慢,有枯枝現象或病蟲害嚴重時,應及時進行平茬,以延長其壽命,恢復生機,重新繁茂地生長。
平茬的方法是,于立冬至第二年春天解凍前,把地上的枝條全部用鋒利的刀具割掉。有條件的,可用灌木平茬機進行平茬。2年平茬一次木質化的嫩枝產量為最高。
在夏季: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溫度能散發出去;把金雀梅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給金雀梅適當噴霧,每天2~3次。
在冬季:把金雀梅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在室外,可用薄膜把金雀梅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溫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