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百合(學名:LiliumspeciosumThunb.)鱗片寬披針形,長2厘米,寬1.2厘米,白色。莖高60-120厘米,無毛。美麗百合葉散生,寬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10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具3-5脈,兩面無。
美麗百合花1-5朵,排列成總狀花序或近傘形花序;苞片葉狀,卵形;花下垂,花被片長6-7.5厘米,反卷,邊緣波狀,桃紅色,下部1/2-1/3有紫紅色斑塊和斑點,蜜腺兩邊有紅色的流蘇狀突起和乳頭狀突起。蒴果近球形,寬3厘米,淡褐色,成熟時果梗膨大。美麗百合花期7-8月,果期10月。
形態特征:美麗百合鱗片寬披針形,長2厘米,寬1.2厘米,白色。莖高60-120厘米,無毛。葉散生,寬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10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具3-5脈,兩面無毛,邊緣具小乳頭狀突起,有短柄,柄長約5毫米。
美麗百合花1-5朵,排列成總狀花序或近傘形花序;苞片葉狀,卵形,長3.5-4厘米,寬2-2.5厘米;花梗長達11厘米;花下垂,花被片長6-7.5厘米,反卷,邊緣波狀,桃紅色,下部1/2-1/3有紫紅色斑塊和斑點,蜜腺兩邊有紅色的流蘇狀突起和乳頭狀突起;
雄蕊四面張開;花絲長5.5-6厘米,綠色,無毛,花藥長1.5-1.8厘米,絳紅色;子房圓柱形,長約1.5厘米;花柱長為子房的2倍,柱頭膨大,稍3裂。美麗百合花期7-8月,果期10月。蒴果近球形,寬3厘米,淡褐色,成熟時果梗膨大。
生長習性:美麗百合自然原生狀況下,百合是落葉植物,主要于嚴寒,短日,缺乏液態水的冬季休眠。夏季短暫休眠后,秋季萌芽形成基生蓮座葉叢,越冬后莖伸長開花。夏末時種子成熟。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
美麗百合忌干旱、忌酷暑,它的耐寒性稍差些。百合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于5℃或高于30℃生長幾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如果冬季夜間溫度低于5℃持續5-7天。
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美麗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為5.5-6.5。
美麗百合的栽培技術
土壤:在種植百合前要進行土壤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蒸汽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方法。蒸汽消毒由于耗能多,操作麻煩,很少使用。化學消毒是用40%的福爾馬林配成1∶50或1∶100倍藥液潑灑土壤,用量為2.5千克/平方米,潑灑后用塑料薄膜覆蓋5-7天,揭開晾曬10-15天后即可種植,或用多菌靈原粉8-10克/平方米撒入土壤中進行消毒。
解凍:種球的解凍和消毒:種球到貨后立即打開包裝放在10-15℃的環境下進行解凍,待完全解凍后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將種球放入千分之一的克菌丹、百菌清、多菌靈、高錳酸鉀等水溶液中浸泡30分鐘。
也可以將種球放入80倍的4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鐘,取出后用清水沖凈種球上的殘留溶液,然后在陰涼的地方晾干方可定植。國內有的種植基地,在定植前,剪去原有的基生根,這樣有利于促發新的基生根。
貯存:解凍后的種球若不能馬上種完,不能再冰凍,否則就有發生凍害的危險,可以存放在0-2℃條件下,但最多只能存放兩周;也可以存放在2-5℃環境中,最多可存放一周,同時必須打開塑料薄膜包裝。
密度:春季和夏季定植,種植深度要求鱗莖頂部距地表為8-10厘米,冬季為6-8厘米。種植密度因品種、鱗莖大小和季節因素而有所不同。春季和夏季,可植密一些,冬季陽光較弱應植稀些。
溫度:要想獲得高品質的百合切花,溫室的溫度控制十分重要。在定植后的3-4周內土壤溫度必須保持9-13℃低溫,以促進生根。溫度過低會不必要的延長生長期限,而溫度高于15℃,則會導致莖生根發育不良。
這些莖生根很快會代替基生根為植株提供90%的水份和營養,所以要想獲得高品質的百合,莖生根的發育狀況十分關鍵。生根期過后東方百合的環境溫度應控制在15-25℃,若白天溫度過高則應以通風、遮蔭來降低溫度;若夜溫達15-25℃。
則百合切花花莖短,花苞少,品質降低,此時用赤霉素溶液噴澆植株以增加花莖長度的方法,具體用量因不同的生長期,不同環境溫度而有所不同,一般生長初期可少些,后期可多些。國內的日光溫室冬季溫度普遍會延長百合的生長期,并嚴重影響切花的品質,應增加調節溫度的手段。
濕度:定植前的土壤濕度為握緊成團、落地松散為好。在溫度較高的季節,定植前,如有條件應澆一次冷水,以降低土壤溫度。定植后,再澆一次水,使土壤和種球充分接觸,為莖生根的發育創造良好的條件。
以后的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為標準,即手握一把土成團但不出水為宜。澆水一般選在晴天的上午。相對濕度以80%-85%為宜,相對濕度應避免太大的波動,否則可能發生葉燒。
肥料:開花百合球生長的前期主要消耗自身鱗片中貯存的營養,因此定植前不需加過多底肥,定植一個月以后,可視土地肥力追施一些肥料。百合對鉀元素的需求量很大,可按N-P2O5-K2O=14∶7∶21的比例配制復混肥料。按每畝每次10千克追施,每10-15天一次,直至采花前3周。同時也應注意微量元素的補充,如鐵、硼、鋅等。
光照:光是控制質量的重要條件,百合花芽發育尤其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并引起百合落芽,葉色、花色變淺,瓶插壽命縮短。在中國北方冬季種植百合,由于受玻璃或塑料膜等保溫材料的影響,約有25-30%的陽光被遮擋。
所以除了要保持玻璃及塑料膜表面清潔,使之透光良好外,有些品種還需進行補光,補光可用白熾燈。在好的現代溫室中應使用園藝用高壓鈉燈。夏季生產百合還要避免強陽光直射,一般用遮陽網遮蔭.亞洲和麝香百合遮光40%,東方百合遮光50%。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對百合的生長和開花有利。晴天上午的8-10點,在不通風的棚內,施用二氧化碳氣丸以增加棚內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可用其它方法,例:每隔15-20米懸掛一個塑料桶(桶到地面的高度為1米),桶內裝好20%的碳酸氫鈉(家庭常用的小蘇打就是碳酸氫鈉)溶液。
然后逐漸將配好的10%的稀硫酸溶液分3-4次倒入各塑料桶內,碳酸氫鈉同硫酸發生反應便可產生二氧化碳氣體。60米長,7米寬的日光溫室需1.7公斤純碳酸氫鈉和1公斤濃硫酸(濃度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