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酢(音通“醋”)漿草,別名:大酸味草、南天七等,屬牻牛兒苗目,酢漿草科多年生直立草本。無地上莖,地下部分有球狀鱗莖,外層鱗片膜質,褐色,背具3條肋狀縱脈,被長緣毛,內層鱗片呈三角形,無毛。

葉基生;被毛;小葉3,扁圓狀倒心形,長1-4厘米頂端凹入,兩側角圓形,基部寬楔形,表面綠色,被毛或近無毛;背面淺綠色,通常兩面或有時僅邊緣有干后呈棕黑色的小腺體,背面尤甚并被疏毛;托葉長圓形,頂部狹尖,與葉柄基部合生。

形態特征:紅花酢(音通“醋”)漿草多年生直立草本。無地上莖,地下部分有球狀鱗莖,外層鱗片膜質,褐色,背具3條肋狀縱脈,被長緣毛,內層鱗片呈三角形,無毛。紅花酢漿草的葉基生;葉柄長5-30厘米或更長,被毛;

小葉3,扁圓狀倒心形,長1-4厘米,寬1.5-6厘米,頂端凹入,兩側角圓形,基部寬楔形,表面綠色,被毛或近無毛;背面淺綠色,通常兩面或有時僅邊緣有干后呈棕黑色的小腺體,背面尤甚并被疏毛;托葉長圓形,頂部狹尖,與葉柄基部合生。

紅花酢漿草為總花梗基生,二歧聚傘花序,通常排列成傘形花序式,總花梗長10-40厘米或更長,被毛;花梗、苞片、萼片均被毛;花梗長5-25毫米,每花梗有披針形干膜質苞片2枚;萼片5,披針形,長約4-7毫米,先端有暗紅色長圓形的小腺體2枚,頂部腹面被疏柔毛;

花瓣5,倒心形,長1.5-2厘米,為萼長的2-4倍,淡紫色至紫紅色,基部顏色較深;雄蕊10枚,長的5枚超出花柱,另5枚長至子房中部,花絲被長柔毛;子房5室,花柱5,被銹色長柔毛,柱頭淺2裂。紅花酢漿草的花、果期3-12月。

生長習性:紅花酢漿草喜向陽、溫暖、濕潤的環境,夏季炎熱地區宜遮半蔭,抗旱能力較強,不耐寒,華北地區冬季需進溫室栽培,長江以南,可露地越立,喜陰濕環境,對土壤適應性較強,一般園土均可生長,但以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生長旺盛,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在陽光極好時,容易開放。

紅花酢漿草的繁殖方式:紅花酢漿草在滕州市未發現結實現象,球莖繁殖和分株繁殖是主要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在春秋兩季進行繁殖,此時地下莖充實,新芽已經形成,用手掰開栽種即可,極易成活。

切莖繁殖:宜在春季,成活率較高,將球莖切成塊,每塊上帶2~3個芽,栽上一個多月即可發出新葉片,當年就能開花。

快速繁殖:單球莖的繁殖系數高,平均每個單球莖可獲得球莖15~17個左右。母球莖、葉球莖單體露地栽植成活率相差無幾,但以葉球莖的繁殖系數最高。根據試驗,不同時期栽培的紅花酢漿草成活率無太大差異,只是球莖大小和種類差異明顯。

一般情況下,紅花酢漿草繁殖以春秋為主。為增加繁殖系數,在分球莖繁殖的基礎上,也可將球莖根據大小切成2~6瓣繁殖。栽培2a的球莖,每株可繁殖20~30株,成活率高,生長快,1個月左右就可開花。

播種繁殖:紅花酢漿草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長,但在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生長最快。種植時不能太深。生長期每月施一次有機肥,并及時澆水,生長期需注意澆水。

保持濕潤,并施肥2~3次,可保持花繁葉茂。炎熱季節生長緩慢,基本上處于休眠狀態,要注意停止施肥水,置于陰處,保護越夏。冬春季節生長旺盛期應加強肥水管理。

病害防治:紅花酢漿草易受紅蜘蛛為害,如防治不及時,可造成葉片發黃、干枯,花少,影響觀賞價值。因此,該草生長過程中可噴灑40%的氧化樂果1000~1500倍,0.2~0.3度石硫合劑,以及殺螨劑等。

紅花酢漿草的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園林中廣泛種植,既可以布置于花 壇、花境,又適于大片栽植作為地被植物和隙地叢植,還是盆栽的良好材料。紅花酢漿草具有植株低矮、整齊,花多葉繁,花期長,花色艷,覆蓋地面迅速。

又能抑制雜草生長等諸多優點,很適合在花壇、花徑、疏林地及林緣大片種植,用紅花酢漿草組字或組成模紋圖案效果很好。紅花酢漿草也可盆栽用來布置廣場、室內陽臺,同時也是庭院綠化鑲邊的好材料。

作用用途:紅花酢漿草具有植株低矮、整齊,花多葉繁,花期長,花色艷,覆蓋地面迅速,又能抑制雜草生長等諸多優點,很適合在花壇、花徑、疏林地及林緣大片種植,用紅花酢漿草組字或組成模紋圖案效果很好。紅花酢漿草也可盆栽用來布置廣場、室內陽臺,同時也是庭院綠化鑲邊的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