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尾百合,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有的花味濃香,故有“麝香百合”之稱。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歐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溫帶地區。狐尾百合的花語:尊貴、欣欣向榮、杰出。

形態特征:狐尾百合是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還有高達1米以上的。莖直立,不分枝,草綠色,莖稈基部帶紅色或紫褐色斑點。地下具鱗莖,鱗莖由闊卵形或披針形,白色或淡黃色,直徑由6—8厘米的肉質鱗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質層。多數須根生于球基部。

狐尾百合的單葉,互生,狹線形,無葉柄,直接包生于莖稈上,葉脈平行。有的品種在葉腋間生出紫色或綠色顆粒狀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狐尾百合的花著生于莖稈頂端,呈總狀花序,簇生或單生,花冠較大,花筒較長,呈漏斗形喇叭狀,六裂無萼片,因莖稈纖細,花朵大,開放時常下垂或平伸;

花色,因品種不同而色彩多樣,多為黃色、白色、粉紅、橙紅,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點,也有一朵花具多種顏色的,極美麗。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有的花味濃香,故有“麝香百合”之稱。花落結長橢圓形蒴果。

生長習性:狐尾百合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 

狐尾百合的栽培技術

土壤的需求:根據狐尾百合的生長而言,性喜濕潤、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砂質土壤,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百合喜肥沃、腐殖質多深厚土壤,最忌硬粘土;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為好,土壤pH值為5.5~6.5。

適宜的生長溫度:百合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于5℃或高于30℃生長幾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如果冬季夜間溫度低于5℃持續5~7天。

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百合對溫度較為敏感,管理上有三個時期較為關鍵。第一個時期為種植后20~30天內,要求溫度不可超過30℃,其中亞洲百合要求不高于25℃。

第二個時期為現蕾后至切花采收前,溫度若持續低于5℃或高于30℃均會引起裂萼。第三個時期為花后低溫處理階段,白天最高溫度應控制在15~18℃以下,最低氣溫應控制在0℃以上。夏季生產要適度遮光,以降低溫度。

充足的生長水分:一般在生長期間,注意增加澆水量,一般三天左右的時間澆一次水,同時也要保持土壤的排水性,其次也要保證空氣的濕度,保持空氣的濕度,有利于植株健壯,花色鮮艷。生長期間喜濕潤,但怕澇,定植后即灌一次透水,以后保持濕潤即可,不可太潮濕,在花芽分化期、現蕾期和花后低溫處理階段不可缺水。

適宜的光照強度:狐尾百合喜涼爽潮濕環境,日光充足的地方、略蔭蔽的環境對百合更為適合。忌干旱、忌酷暑,它的耐寒性稍差些。

適宜的時間種植:盆栽宜在9~10月份進行。培養土宜用腐葉土、砂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制,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為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