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眼蓮,雨久花科、鳳眼藍屬浮水植物。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應性也很強,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鳳眼蓮莖葉懸垂于水上,蘗枝匍匐于水面?;槎嗬饫葼?,花色艷麗美觀。
葉色翠綠偏深。葉全緣,光滑有質感。須根發達,分蘗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環境、凈化水質的良好植物。在生長適宜區,常由于過度繁殖,阻塞水道,影響交通。屬雨久花科鳳眼蓮屬。
原產南美,1901年為了解決飼養生豬飼料不足被引入中國,水葫蘆的繁殖速度極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在中國南部水域廣為生長,成為外來物種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
形態特征:鳳眼蓮為多年生浮水植物,株高30~50cm,須根發達,懸垂水中。莖極短縮。葉由叢生而直伸,倒卵狀圓形或卵圓形,全緣鮮綠色而有光澤,質厚,葉柄長,葉柄中下部膨脹呈葫蘆狀海綿質氣囊。
花莖單生,高20~30cm,端部著生短穗狀花序,著花6~12朵,小花淺紫色。生于淺水的植株,其根部扎入泥中,植株挺水生長,葉柄則不膨脹呈氣囊狀。水葫蘆根狀莖,粗短,密生多數細長須根;
葉基生,蓮座式排列,葉片卵形、倒卵形至腎圓形,大小不一,寬約4 cm~12 cm,光滑,葉柄基部帶紫紅色、膨大呈葫蘆狀的氣囊;有紫色亮麗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塊蘭色的扇型斑塊,中央點綴著一個桃形鮮艷黃斑;綠葉杯狀,葉莖基部膨大,使植株能夠漂浮在水面;
花莖單生,中部有鞘狀苞片,穗狀花序有花6朵~12朵;花被6裂,紫藍色,上部的裂片較大,在藍色的中央有鮮黃色的斑點,外面的基部有腺毛;雄蕊3長3短,長的伸出花外,花絲不規則地結合于花被內;子房長圓形;茹果卵圓形。
根生于節上,根系發達,靠毛根吸收養分,主根(肉根)分蘗下一代。葉單生,直立,葉片卵形至腎圓形,頂端微凹,光滑;葉柄處有泡囊承擔葉花的重量,懸浮于水面生長。
稈(莖)灰色,泡囊稍帶點紅色,嫩根為白色,老根偏黑色。穗狀花序,花為淺藍色,呈多棱喇叭狀,上方的花瓣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顯的鮮黃色斑點,形如鳳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點,非常耀眼、靚麗。
須根發達且懸垂水中。單葉叢生于短縮莖的基部,每株6-12葉片,葉卵圓形,葉面光滑;葉柄中下部有膨脹如葫蘆狀的氣囊基部具削狀苞片。花莖單生,穗狀花序,又6-12花朵,花被6裂,紫藍色,上又1枚裂片較大,中央有鮮黃色的斑點?;▋尚?,雄慈6枚,雄慈1枚,花柱細長,子房上位。花期夏、秋。蒴果卵形,有種子多數。
生長習性:鳳眼蓮生于海拔200-1 500米的水塘、溝渠及稻田中。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應性很強。適宜水溫18~23°C,超過35°C也可生長,氣溫低于10°C停止生長;具有一定耐寒性,中國北京地區雖有引種成功,但種子不能成熟。
喜歡生于淺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體中也能夠生長,隨水漂流。繁殖迅速。開花后,花莖彎入水中生長,子房在水中發育膨大。水葫蘆十分喜肥,尤其是氮肥,水層養分含量高時,則植株高大,根系較短,開花少,繁殖快而產量高;
養分低時則植株小,根系長,葉色黃,葫蘆帶紫,容易開花,產量較低。水葫蘆喜溫,在0 ℃~40 ℃的范圍內均能生長,13 ℃以上開始繁殖,20 ℃以上生長加快,25 ℃~32 ℃生長最快,35 ℃以上生長減慢,43 ℃以上則逐漸死亡。
鳳眼蓮的栽培技術
肥料用法:鳳眼蓮生長期間酌施肥料,可促進生長。盆栽宜用腐殖土或塘泥施肥,栽植后灌滿清水。
越冬方法:鳳眼蓮在不受凍的條件下,可與淺水中或濕潤的泥土中越冬。寒冷地區冬季可將盆移入溫室內,室溫10°C以上。
鳳眼蓮栽培法:批量栽培可利用房前屋后潮濕的零散地或空閑的沼澤地,在6、7月間,將健壯的、株高偏低的種苗進行移栽,要預留出50%的空地以利栽后分蘗繁殖。 移栽后適當管理,保持土層濕潤,加強光照,確保通風。
如果想花期延長,可進行塑料棚保溫,中午通風一、二小時。在花芽形成后可移栽到小盆。用偏酸性土或營養液培養。摘除老葉,留4~5片嫩葉及花穗,既能延長花期,又可移至案頭等地觀賞。
病蟲害防治: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下,很少發生病害。氣溫偏低、通風不暢等也會發生菜青蟲類的害蟲啃食嫩葉,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樂果乳劑進行殺滅。
鳳眼蓮管理:鳳眼蓮喜生長在淺水而土質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為宜。我國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養于池塘中。高溫季節,繁殖迅速。其各種栽培管理同其他水生花卉。
病害防治:鳳眼蓮在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下,很少發生病害。氣溫偏低、通風不暢等也會發生菜青蟲類的害蟲啃食嫩葉,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樂果乳劑進行殺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