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蔓荷包牡丹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歐洲經常強以見到,是被選來祭祀貝尼迪克特教派修道院的創始人——圣貝尼迪克特的花朵。白蔓荷包牡丹葉叢美麗,花朵玲瓏,形似荷包,色彩絢麗,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也適宜于布置花徑和在樹叢、草地邊緣濕潤處叢植,景觀效果極好。

形態特征:白蔓荷包牡丹為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cm。具肉質根狀莖。白蔓荷包牡丹葉對生,2回3出羽狀復葉,狀似牡丹葉,葉具白粉,有長柄,裂片倒卵狀。總狀花序頂生呈拱狀。花下垂向一邊,鮮桃紅色,有白花變種;花瓣外面2枚基部囊狀,內部2枚近白色,形似荷包。白蔓荷包牡丹蒴果細而長,種子細小有冠毛。

生長習性:白蔓荷包牡丹的分布區域,白蔓荷包牡丹原產中國北部,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白蔓荷包牡丹喜光,可耐半蔭,性強健,耐寒而不耐夏季高溫,喜濕潤,不耐干旱。白蔓荷包牡丹宜富含有機質的壤土,在沙土及黏土中生長不良。

白蔓荷包牡丹的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常用分株或將根莖截段繁殖。秋季將地下部分挖出,清除老腐根,將根莖按自然段順勢分開,分別栽植。另可將根莖截成段,每段帶有芽眼,插于沙中,待生根后栽植盆內。

播種繁殖:種子成熟后,隨采隨播,但實生苗要3年才開花,家庭繁殖一般不用,園林部門為大量繁殖或是培育雜交新品種才采用。

扦插繁殖:花謝后剪去花序,7-10天后剪取下部有腋芽的健壯枝條10-15cm,切口蘸硫磺粉或草木灰,插于素土中,澆水后置陰處,常向插穗噴水,但要節制盆土澆水,微潤不干即可,月余可生根,翌春帶土上盆定植,管理得好,當年可開花。

在生長期要給以充足的肥水,花期少搬動,以免落花影響觀賞價值。花后地上部分枯萎,可挖起根莖盆栽,保持溫度15℃和濕潤環境,進行促成栽培,70天左右又能見花。根據促成栽培開始的時間早晚,可控制開花日期(2-6月),分批供應市場。

病害防治:白蔓荷包牡丹有時發生葉斑病,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殺。

作用用途:荷包牡丹葉叢美麗,花朵玲瓏,形似荷包,色彩絢麗,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也適宜于布置花徑和在樹叢、草地邊緣濕潤處叢植,景觀效果極好。白蔓荷包牡丹宜布置花境、花壇,也可以盆栽,作促成栽培,作切花。還可以點綴巖石園或在林下大面積種植。

白蔓荷包牡丹的文化背景

歷史意義:貝尼迪克特修道院的創始者.圣尼迪克特之花,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圣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于教會在紀念圣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

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 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圣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

白蔓荷包牡丹便是被選來祭祀貝尼迪克特教派修道院的創始人──圣貝尼迪克特的花朵。它屬罌粟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墻邊或籬芭底下,具有爬蔓特性,在歐洲經常可以見到。

古代傳說:古時,在洛陽城東南200來里路,有個州名叫汝州的地方,其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當地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方送去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

若定的是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繡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齡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繡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繡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其上,可見功夫之深。

這么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鐘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認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

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繡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 “荷包牡丹”了。這就是民間流傳的“玉女思君”的美麗傳說。

白蔓荷包牡丹的花語:嘲諷般的笑容。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植物。它有宛如串鈴般的支干,令人愛不釋手,可是被它吸引的人群,如果忍不住拔起它,馬上會被臭氣得淚眼汪汪,因為它的根部會散發一股刺激的瓦斯味。

因此它的花語是“嘲諷般的笑容”。凡是這天誕生的壽星,個性真是酷得可以,而且自我防衛心很強烈。不過,為了自己的將來,還是卸下冷酷的面具,認真的付出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