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考,一年生草本,不耐寒,喜溫暖,忌酷熱。花期較長,種子繁殖,播種時覆土不宜過厚,略透光為佳。發芽適溫15-20℃,福祿考花色繁鑫,著花密,花期長,管理較為粗放,故為基礎花壇的主栽品種,盆栽效果也很好。株高15-30cm,混色,生長期4-6個月,花色繁多,適合盆栽、花壇。
福祿考(phlox drummondii)花蔥科福考屬,別名草夾竹桃,五色梅。福祿考為一、二年生草花,喜光、耐寒、喜溫和濕潤氣候、不耐酷暑、炎熱;喜排水良好、輕松土壤、不耐干旱、忌澇、忌鹽堿,花期為6—9月,是綠化的極好材料。
形態特征:福祿考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15-45厘米,單一或分枝,被腺毛。下部葉對生,上部葉互生,寬卵形、長圓形和披針形,長2-7.5厘米,頂端銳尖,基部漸狹或半抱莖,全緣,葉面有柔毛;無葉柄。
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有短柔毛,花梗很短;花萼筒狀,萼裂片披針狀鉆形,長2-3毫米,外面有柔毛,結果時開展或外彎;花冠高腳碟狀,直徑1-2厘米,淡紅、深紅、紫、白、淡黃等色,裂片圓形,比花冠管稍短;雄蕊和花柱比花冠短很多。蒴果橢圓形,長約5毫米,下有宿存花萼。種子長圓形,長約2毫米,褐色。
生長習性:福祿考性喜溫暖,稍耐寒,忌酷暑。在華北一帶可冷床越冬。宜排水良好、疏松的壤土,不耐旱,忌澇。常用播種繁殖,暖地秋播,寒地春播,發芽適溫為15-20℃。種子生活力可保持1-2年。
秋季播種,幼苗經1次移植后,至10月上、中旬可移栽冷床越冬,早春再移至地畦,及時施肥,4月中旬可定植。花期較長。蒴果成熟期不一,為防種子散落,可在大部分蒴果發黃時將花序剪下,晾干脫粒。
福祿考的栽培技術
播種:在3月底4月初溫室里進行第一批育苗,由于雜交制種,此時可先播母本和一期父本,待一個月后再播二期父本,這樣可保證后期授粉質量。把準備好的床土首先進行土壤消毒,可用高錳酸鉀、福爾馬林、敵克松等,配成適當比例的水溶液噴灑苗床。
床土經過細篩篩過,床平整好,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后,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苗床上,種子每克750粒,播前最好做一下催芽處理。種子撒播完畢后,把準備好的砂性土均勻篩在苗床上,覆土厚度為0.3㎝,然后用塑料薄膜、拱棚式覆蓋,約經7—10日即能發芽成苗。
苗期管理:待苗長出后,要精心管理,這時溫室溫度較高,注意控水,避免小苗徒長。當苗長到6—7㎝高時進行移栽,可移栽營養缽內,當苗長到10㎝時,可直接定植在制種棚內,整個制種在保護地塑料大棚內進行。
定植前施足底肥,肥料使用N、P、K復合肥為好,株行距按30×30㎝進行栽植,在栽植方式上采用高畦栽植,這樣有利于排水、通風透氣,避免病蟲害發生。栽植地一畝可植6000株苗,父母本比例為1:2較合適,這樣即有豐足的產量,又能合理地利用父本花。
定植后,要注意澆水、施肥、通風、病蟲害的防治等管理。澆水根據苗期的不同,澆水量也不同,視土壤情況而定。定植后一個月開始追肥,少量施復合肥,農家肥更佳,保證苗期茁狀成長,福祿考苗期易感染,猝倒病、根腐病等。為避免病蟲害發生,一周打一次藥,多以防真菌感染病害,通常使用波爾多液、多菌靈、百菌清等。
雜交授粉:首先去雄,由于福祿考為兩性花,避免母本自花授粉,在母本柱頭未開裂前,將雄蕊全部摘除掉。授粉方式有兩種:一種為取來父本花,用小鑷子將5個花粉粒,分別放到4—5個雌蕊柱上,這樣較費人工,但結籽率較好,產量較高,畝產可達6公斤以上。
另一種授粉方法為筒授法,必須在父本散粉的條件下,邊去雄授粉,在柱頭未開裂去掉花冠,剩下花的基部全筒狀(花筒)將有粉部分露出。用有粉部分接觸柱頭,進行授粉。
這種方法較省人工,結實率高,速度快,但產量較一前種低一些。雜交時期避免溫度過高,超過30℃則影響座果及種子含量,授粉時間整天都可進行,花粉量充足,授粉后可于花朵上摘去一片萼片,以做日后采收種子時之識別。
種子采收:專人負責及時采收,在花朵經困雜交后約4—5周便可采收種子。掉落地上的種子,寧可舍去,以免混雜。種子采收后標上品種名稱,裝種子的容器必須干凈,曬種時各品種應間隔一定距離,以免被風吹動而混雜。把采收種置于陰涼處涼曬。
播種育苗:福祿考的種子較小,每克約550-600粒。可以直播于育苗盤,采用輕質的播種介質。播種后略蓋土,常采用細粒蛭石,有助于保持濕潤,同時噴灑殺菌劑防止小苗得病。
最佳的發芽溫度為20-22℃,土溫對種子發芽的影響很大,應加倍控制。一般7-14天可以出苗。特別注意小苗不耐移植。播種育苗的時間因地而異。北方地區可以在2月初播種,5月以后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