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蝶蘭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北澳大立亞的昆士蘭州、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至菲律賓與蘇門答臘 ,海拔高度五百公尺以上的大型著生蘭花。白蝶蘭的花朵纖弱兒美麗,花??蛇_一公尺長,總狀花序疏生多朵美麗的白花。

或因花朵密集而似圓錐花序,花期春季至夏季。我國有白蝶蘭和云南白蝶蘭等2種。陸生蘭,有塊莖;葉數枚,從基部向上漸尖,并逐漸過渡為苞片;總狀花序具數朵花;花常大而艷麗。

生長習性:白蝶蘭喜高溫、高濕、半陰環境,越冬溫度不低于18度。白蝶蘭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常野生于熱帶高溫、多濕的中低海拔山林中,生長適溫白天 25~28℃;晚間18—25℃:當夏季32℃以上高溫或冬季15℃以下低溫,白蝶蘭則停止生長。

若持續低溫,根部停止吸水,形成生理性缺水,植株就會死亡。但白蝶蘭花芽分化不需高溫,以16—18℃為宜。白蝶蘭喜高濕的環境,如空氣濕度小,則葉面容易發生失水狀態,因此,栽培白蝶蘭最怕空氣干燥和干熱風。

陽光對白蝶蘭的生長發育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冬季需充足的光照,白蝶蘭葉片生長健壯,花朵色彩鮮艷。但夏季長時間的強光直射,對葉片有灼傷現象,需用遮陽網進行遮光處理。

白蝶蘭的換盆方法

1.選盆:一般選用素燒陶盆或塑料盆,以多孔盆為好,為便于透氣宜用淺盆,盆高最好小于盆直徑。

2.培養基質選用:白蝶蘭為典型的附生蘭,它的根系發達,栽培基質必須具備疏松、通風、透氣性好、耐腐爛的特點,根據筆者的栽培經驗,北方養白蝶蘭宜就地選用松針葉、花生殼、樹皮絲等作為基質。每年必須換盆,如果不及時換盆,盆栽基質腐爛造成緊縮、透氣性差,蘭株長勢嚴重衰退,甚至死亡。

3.換盆時間及方法:白蝶蘭換盆的最佳時期是春末夏初,溫度最好在20℃以上,此時花期剛過,新根開始生長。換盆時,先剪去花莖,將原用的營養缽輕輕去掉,用手指將下部的舊基質挖出,將干枯的老根,有銹斑的根,斷根剪去,盆底用碎瓦片墊起,用消毒過的濕松針葉給盆底先放入一層,把白蝶蘭的根均勻散開放入盆內。

再繼續將松針葉放在蘭株根系處,輕輕壓實,使蘭株站穩。栽植時應注意蘭株的根莖部要與盆沿高一致,然后噴水放置室內通風處,這期間不宜施肥,在管理上只需噴水和適當澆水,一個月后就能長出葉芽,再進行正常管理。

花期管理:家庭養白蝶蘭因溫度和濕度的限制,一年只能長出2片至3片葉,葉單生于頂部,花芽長在兩片葉子中間,花芽形成后,溫度在18℃至2 0℃,經3個至4個月養護就可以開花。

當花莖抽出后,在花盆中先設臨時支撐,防止花莖倒伏,花莖固定好要分多次進行,以免花莖折斷。當第一個花蕾長大時,花盆的擺放方向就不能轉動,否則會造成白蝶蘭上各花的方向不一致。在盛花期溫度應控制在15℃至18℃之間,加強通風和濕度,花期可長達4月之久。

春季的管理:春天是白蝶蘭的開花期,如果要使白蝶蘭在冬天開花,溫度必須保持在15℃ 以上,否則只能在春天開花。開花時,花朵自下而上按順序開放,但若遇到連續低溫,則只能開放數朵即停止。此季花株的新葉新根尚未長出,與冬季的形態相同。

栽培場所:白蝶蘭不喜歡強烈的光照,因此在溫室栽培時,自早春起即應架設一層遮光網遮蔭,遮光率約為50-60%。如果溫室玻璃的內側貼有塑料布,春天中期再架設遮光網也不遲。

澆水:春天是蘭根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因此當水苔、樹皮等植材表面呈現干燥時,就要及時補水。白蝶蘭的根與其他草花類不同,不喜歡長期浸水,必須等到植材表面完全干燥后再澆水,或改以表面噴霧方式來澆水,這樣做不但不會傷及蘭株,而且更有助于提高溫度,幫助其蓬勃生長。

澆水原則為:小苗出瓶種植噴藥后3天內不澆水,近中午濕度低于65%時可向地面噴水。或用噴藥機向葉面噴霧,以葉面不流水為宜。只要花盆手感不太輕,看出膠盆內壁仍有水珠凝結時,都可以不澆水,但第二次噴藥應在澆過一次水后為宜。

一般控制在種后約6至7天澆第一次水,且要用噴頭反復澆灑。澆后第二天應巡查,對部分漏澆蘭苗補水。秋季澆水一般在上午進行;春季氣溫偏低時可在近中午進行。澆水時應注意使蘭苗葉片上的水分在天黑前干燥。由于此季節的夜溫較低,葉心若有積水,則容易腐爛,因此應避免晚上澆水。 

肥料:一般春天只施液體肥料,但開花時期則不施肥。在花期后,株基長出新根時才開始繼續施用液體肥料,每周一次。新種小苗一個月內不要施肥。滿一個月后,第一次施肥用10:30:20或者9:45:15花多多1000倍液噴施葉面肥,以促使新根長出。

以后約7至14天噴一次葉面肥,用30:10:10或20:20:20花多多4000倍液,輪流使用。當春末新葉長出后,使用油渣和骨粉混合而成的固體有機肥,需少量。如果過早施用固體有機肥料,反而容易傷根。

蟲害防治:春季預防腐病的發生,應定期噴灑殺菌劑,同時要注意蛞蝓對根的危害。瓶苗出瓶種植后,即噴90%四環素3000倍液。當天出瓶未種完的苗應攤開噴藥。一周后再噴一次。以后2至4周噴藥一次,用藥為80%鋅錳乃浦(大生)500倍液,或66%普力克1000倍液,或50%施保功6000倍液。

換盆:白蝶蘭為單莖性蘭,幾乎不長子株,所以不用進行分株,換盆即可。對下葉掉落的蘭株、生長衰退的蘭株,或是植材已老舊的蘭株均需換盆。通常2-3年換盆一次,最適當的時期就是當開花終了,新根開始長出的晚春到初夏這段時間。

始換盆時,應該對白蝶蘭苗進行一些前期處理,即在換盆前一個星期左右停止施肥、灌水,使介質盡量保持干爽,但不能讓介質完全干燥,蘭苗脫水介質的干度大約在七八成之間為宜。換盆時,新鮮水苔要經過一定時間浸泡和消毒,脫水至八成干后,方能用換盆操作,且不易傷根。

換盆時,首先沿盆子周圍捏幾下,使根和盆壁脫離,然后用手指從盆底擠壓,同時往植株的苗基部,輕輕一用力,便能將植株完好地拔出,根也很少會斷。將舊的植材去除,但不要傷及根部。舊的莖和老根也要加以整理切除。

為了使排水良好,可在盆底部放置1/3的塑料泡沫塊,以利排水。接著用水苔將塑料泡沫塊包起放在蘭根下,將根平均攤開種入盆中,覆以松軟的水苔,注意不可包裹的過緊,大約是能在上盆壓緊后,會使植株東倒西歪。

水苔以七成緊為佳,即用手捏盆,不感費力,用手壓水苔,還能往下再擠壓,這樣的程度有利于管理和根系的生長。換盆后半個月內,要放置在溫度高的半蔭處,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而是先噴一次殺菌劑,劑量大一點,大約一星期后,新根開始長出時,才可以用低濃度的肥水灌透一次,以后進行正?;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