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是禾本科香茅屬約55種芳香性植物的統稱,亦稱為香茅草,為常見的香草之一。因有檸檬香氣,故又被稱為檸檬草。治療風濕效果頗佳,治療偏頭痛,抗感染,改善消化功能,除臭、驅蟲。香茅花果期夏季,少見有開花者。
抗感染,收斂肌膚,調理油膩不潔皮膚。賦予清新感,恢復身心平衡(尤其生病初愈的階段)。是芳香療法及醫療方法中用途最廣的精油。也可用于室內當芳香劑。香茅,正名為:檸檬草 Cymbopogon citratus。
生長習性:香茅原產東南亞熱帶地區,喜高溫多雨的氣候,在無霜或少霜的地區都生長良好。由于根系發達,能耐旱、耐瘠,生長比較粗放。溫度是香茅在我國分布的限制因子,只要有輕霜,葉尖就開始發生凍害,氣溫下降至-1.8℃時葉片幾乎全部受害。因此冬季低溫長,霜害嚴重的地方都難以越冬。香茅一般種植3年必須更新1次。
香茅的養殖方法
土壤:香茅對于栽培的土壤要求是比較低的,只要土壤有一定的透氣排水性能就可以。一般來說,在公園或者是花壇里挖取的土就可以養殖,如果說想要讓它生長更好的話,也可以購買專用的土。
澆水:植株對于水分是十分敏感的,所以在澆水的時候一定不能過量,更不能讓栽培土里產生積水。它的根部被長時間浸泡在水里,就會使它的根系腐爛。另外,在它被雨淋之后,就要及時將花盆里的水倒出。
光照:相對來說,它是比較喜歡陽光的,在它生長比較旺盛的時候要為它提供長時間的光照。平時最好放在溫和的自然光下養,盡量不要被太強的光線照射,以免出現不良的生長表現。還有,在室內養殖的需要注意多開窗。
注意事項:冬季的氣溫是非常低的,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御寒,尤其是在北方地區養殖,要用塑料袋將它給套起來保暖。但是在白天要注意透氣,等到氣溫慢慢回升的時候,將袋子揭開就可以了。
日常養護:注意光照,每天要有充足的光照,但是不要強光直射,澆水不宜過多,忌積水,以免種子壞死,不能萌發。在施肥的時候,要按種子萌發后幼苗的長勢來施加。注意冬季的養護,要進行防寒措施,可以放在有光照的地方,很冷的時候可以用塑料薄膜蓋住盆栽,做到保溫效果,等氣溫回轉再將薄膜揭開,通風澆水即可。
香茅的葉枯病及其防治:在養殖香茅的時候,你會發現,葉枯病經常性的發生,并且有時候會爆發的很嚴重,在一年當中,高溫多雨的時候,最為嚴重。大田養殖的香茅發生葉枯病時,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受害,一般在葉子切割之后,香茅新生的葉片容易染上此病,時間越長,危害越大,所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
香茅發生葉枯病,主要是有病菌引起,發病的時候危害葉片,葉子上出現紫褐色的病斑,并逐漸擴大,發展成淡黃色的條斑,還會使葉子變成褐色的枯葉,產生黑色的霉狀物。
香茅要防治葉枯病,首先需要清除發病的原因。發病首先就是因為種植了帶病的植株,其次就是病菌通過空氣傳播或者是病葉傳播和雨水傳播等途徑感染新的植株,導致香茅出現葉枯病。具體來講,在高溫多雨的季節里,容易發生此病害。
其實就目前而言,并沒有對香茅的葉枯病非常有效的防治措施,在應對葉枯病的時候,都是以減輕危害為主。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在種植前將種苗進行消毒,可以用波爾多溶液浸泡。
其次就是進行割葉,間隔時間短一些,40天左右就進行一次,在割葉后,需要噴一些波爾多液來保護傷口,在病發的時候還可以噴灑藥物進行治療,這些都是可以減輕香茅葉枯病的一些方法。
香茅的栽培技術
選地:香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堿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類、豆類、蔬菜為好。整地:翻地20厘米,翻前施入農家肥,壟作行距40厘米-50厘米,或作成平畦。由于種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細。
播種: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宜播方式有條播或撒播。具體播種時間由香蕉上新時間來決定。春季播種在終霜結束前6天—8天為好,為了市場均衡供應,可以每10天一15天播種一批;為了冬季上市,播種時間應在初霜期前80天一90天。為了一次出全苗,播種的要保征土壤一定的濕度,覆土要淡,要鎮壓。
田間管理:苗出齊后及時間苗,株距2厘米一5厘米;壟作的要及時中耕除草;撒播的、小行距條播的要及的人工拔草,也可用拿撲凈或禾草克化學除草劑防治禾本科染草;地力較高的地塊可以不追肥,地力差的在苗高15厘米造硝酸被一次。干旱適當灌水。
種子采收:采種可以沒采種田;也可以在生產田中選穗大健壯的母株,當上部花序的下那種子已經成熟開始落地的,在早晨輕輕割掉,放在塑料上晾曬3天一5天即可脫粒。采種時間很重要,割早了種子沒成熟,割晚了種子都落地了。每畝可產籽24公斤。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用水噴潤后,除去殘根,切段,曬干即得。《雷公炮炙論》:凡采得(香薷),去根留葉,細銼,暴干,勿令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