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幾年前的《天涯織女》嗎?劇中的劉詩詩真的是美出了一番天際,一朵牡丹斜插入鬢,慵懶地側臥在塌上,將劉詩詩體態(tài)輕柔之美展現(xiàn)了出來。
牡丹顏色多樣,有粉色、白色、綠色等,看起來非常艷麗,顯得雍容華貴,所以花語意思為吉祥、富貴、達到圓滿,是非常吉利的表現(xiàn),是富貴昌盛的象征,不同顏色的含義略有所不同。
花語
它的花朵顏色多樣,有粉色、白色、綠色、紫色、紅色、淡黃色等,看起來非常艷麗,顯得雍容華貴,所以花語意思為吉祥、富貴、達到圓滿,是非常吉利的表現(xiàn),人們一直把它們看作是富貴昌盛的象征。
不同顏色的含義略有所不同,紅色寓意富貴、圓滿,是百花之王。紫色寓意難為情,不好意思。白色表示高潔,儀態(tài)萬千、守信。綠色代表淡淡的愛、能用心付出。
牡丹花語:圓滿、濃情、富貴、吉祥、幸福、雍容華貴、國色天香!
紅牡丹花語:花型寬厚的紅花,被稱為百花之王,花語是‘富貴、圓滿’!
紫牡丹花語:花瓣呈紫色的牡丹,好運、浪漫,姻緣美滿!
白牡丹花語:高潔、端莊秀雅、國色天香、守信的人!
綠牡丹花語: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
粉牡丹花語:雍容華貴、成熟、含蓄、美麗動人!
黃牡丹花語:亮麗富有而華貴、永恒、大氣、生機勃發(fā)!
藍牡丹花語:優(yōu)美浪漫,清新高雅!
黑牡丹花語:死了都要愛,事實上,牡丹家族中沒有純粹的黑牡丹,人們習慣上把深紅色、深紫色牡丹稱為黑牡丹!
秋牡丹花語:生命、期待、淡淡的愛!
歷史中的牡丹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作品中出現(xiàn)牡丹花,牡丹是國畫花卉中經常描繪的題材,歷代詩人畫家有著無數贊美牡丹的詩句和畫作,意義不僅在于牡丹美麗的外表還在于寄托詩人、畫家的美好情感。牡丹高貴的氣質,以及姹紫嫣紅的花色在歷代的繪畫作品中都是給人富貴祥和之感。
牡丹,原產我國,雍容華貴,嬌艷嫵媚,花形大而美,一向被譽為“花中之王”。
我國關于牡丹的最早記載,見于東臺縣志、北宋呂夷簡在東臺西溪做鹽官,曾手植枯枝牡丹一本,護以朱欄,不忍攀枝,既久,干高數丈,每春花開數百朵,海濱稱為盛事。呂夷簡為此寫了《手植牡丹一本》的詩:“異香濃艷壓群花,何事栽培近海涯,開向東風應有恨,憑誰移入五侯家。”
傳說
荷包牡丹的傳說:古時,在洛陽城東南200來里路,有個州名叫汝州,州的西邊有個小鎮(zhèn),名叫廟下。這里群山環(huán)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里過門的大姐們代繡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
鎮(zhèn)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繡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繡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見功夫之深?!∵@么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鐘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認了??上?,小伙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繡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劉師閣”的傳說: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廟下鎮(zhèn)東,有個劉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劉家館。這里有一個美麗天真的少女,出生于書香門弟,自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備受親鄰的喜歡。隨后父母相繼過世,少女便隨在長安作官的哥嫂來到長安定居。隋朝滅亡后,哥嫂相繼謝世,獨留她孤憐一人,無處可去,又兼看破紅塵,竟出家作了尼姑。
出家時,少女將原來家院里親手種植的白牡丹帶到庵中,以表獻身佛教、潔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長得非常茂盛、美麗。一株著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樓,白色微帶紅暈,晶瑩潤澤,如美人肌膚,童子玉面。觀者無不贊其美,頌其佳,故每逢四月,眾多信女紛紛前來此庵拜佛觀花,且以花獻佛為樂,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劉氏居之閣下”之手,故名為“劉氏閣”,又叫“劉師閣”。后來,此牡丹品種又傳到四川天彭、山東菏澤等地,芳香遠播。
“萬卷書”的傳說:明代,安徽亳州有個書生,又名歐陽搏云,字苦書。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漸漸敗落,十分貧寒。但是,書生不甘命運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籬下,決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連年落榜。有位好心腸的先生告訴他:“后生功底太差,還需讀萬卷書,方能感招天地之神。于是他終日抄書習文不止??墒羌抑胸毢?,紙又太貴,只得將一篇篇文章抄寫在墻壁上和門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悶倦,便來到后院散心。只見后院那株多年未開花的牡丹叢,花繁葉茂,感到驚喜,于是突然心血來潮,返回室內,取秋筆硯,將文章抄寫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紙。那位好心的先生路過這里看到此景,稱此牡丹為“萬卷書”。這也許感動了“花神”,翌年,歐陽搏云果真中了“舉人”。
“歹劉黃”的傳說:古時候,洛陽附近有一個后生,姓劉名丹亭。他自小愛花如癡,種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陸軍前屋后種了許多花草和牡丹。然而正因為他花種得特別好,常遭頑童襲騷。他非常生氣,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輕者罰勞作一晌,重則打板數下。因此,當地頑童便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歹劉”。這樣漸漸傳開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f起“歹劉”的種花技藝確實不凡,他種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艷品種多。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黃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過“姚黃”,眾鄉(xiāng)鄰驚嘆,富貴人家以金銀相求。當時黃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進行大量繁殖,一時遠近爭相苛種,成為一種時尚。以后,人們將這種花命名為“歹劉黃”,這品名被載入書中,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