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蘭花(Hoya carnosa)又名蠟蘭、櫻蘭,石南藤。球蘭花為蘿藦科球蘭屬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莖肉質,長達7米,節間有氣根,攀附力較強。葉對生,厚肉質,全緣,葉脈不明顯,近似蠟質,豐厚肥潤,給人以充實富裕之感。球蘭的花語:青春美麗。

生長習性:球蘭多附生于樹干、石壁上,喜溫暖,耐干燥,喜髙溫、高濕、半陰環境,夏、秋季需保持較高空氣溫度,忌烈日曝曬,若日照過強,葉色會泛黃,色彩粗澀而無光澤,其適生溫度為20~25'C。

除華南溫暖地區外,盆栽需溫室越冬,冬季氣溫不低于1℃,在每日有3~4h充足陽光方能開花,光照不足地區常盆栽觀葉;在富含腐殖質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長旺盛,較適宜多光照和稍干土壤。

園林用途:球蘭在可以露地栽培的地區常作籬架,附石及攀爬墻垣材料。盆栽可供懸吊栽培或置幾架作盆飾。莖頂部懸掛,5~9月份,葉腋間次第抽出近似球形的聚傘花序。

花冠肉質如蠟,顏色白至淡紅,頗似櫻花,副花冠5片,呈星狀展開,微有香氣,故有球蘭等名。莖葉花均美麗,適宜于盆栽,帶盆懸掛在庭院、分園、長廊、茶座等蔭棚架下,增添蔭棚景觀。也可作室內裝飾,藤本。

球蘭的繁殖方式

栽培方法:球蘭可采用扦插或壓條法繁殖,在20℃以上容易生根。除未展葉的新蔓外,均可作插穗。

人工栽培:人工栽培的品種較多,有斑葉球蘭、皺葉球蘭等,較原種尤為美觀。全草入藥,補虛弱,催乳,清肝熱,怯風濕,去腫痛。球蘭分布于亞洲東南部至大洋洲各島。我國華南有分布,南北各地多有栽培。

原為熱帶雨林中植物,喜高溫高濕的氣候,耐寒力稍強,能耐短期1~2℃低溫,忌冰雪。我國北回歸線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其余絕大部分地區,均只能盆栽,冬季置溫棚或室內。

生長環境:球蘭喜散光,耐蔭蔽,忌烈日直射。適宜于肥效持久、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塘泥,種植時拌復合肥作基肥,以后每月或隔月施稀薄氮肥水1次。較耐水濕,忌干旱,生長緩慢,莖葉耗水均較少。

一般季節可少澆水,但夏秋高溫干燥天氣,應不時噴霧降溫保濕防止干風吹襲。播種、扦插或壓條繁殖均可。蓇葖果于8 ~12月份陸續成熟,種子帶毛。夏秋季成熟的種子,宜隨采隨播。秋冬季采集的種子,可貯藏至翌年春暖后播種。

育苗方法:實生苗較細弱,生長緩慢,要求細致管護,防止日曬雨淋,遮蔭并經常駐噴霧保濕。室內栽培的植株多不結實,生產中多用扦插和壓條法育苗 ,扦插除冬季及早春,因氣溫低不宜進行外,其余時間均可進行。

一二年生的老莖及當年生的嫩莖,均可作插穗,每穗2節,保留上一節的葉片或不帶葉片,插入土質疏松的容器或花盆內,遮蔭保持濕潤。15 ~20天可發根,約培育3個月,容器苗需移至較大的花盆內定植。

花盆扦插的苗,可不再移栽。壓條于5 ~8份生長旺盛期進行,選用嫩莖的近頂部,于節芽處壓入土中,約半個月根系發育較好后,剪下即可定植,成效較快。

栽培球蘭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回報率很高。雖然有些品種生長緩慢,但大多數長勢旺盛,容易開花。球蘭的外部特征差別很大,有些象小的灌木叢,有些是長著大葉子的蜘蛛俠。

開花形式:球蘭與常見植物不同,球蘭總在同一個花梗上開花,所以花謝后千萬不要把花梗剪掉,有人說保留花梗來年的花開得更盛。當然這也有例外,如Hoya bella只在每支花梗上開一次,花謝后花梗便被棄用。

栽培類型:基本上球蘭分三種栽培型:懸垂栽培、纏繞(攀附)栽培和直立栽培——就象灌木一般來說,球蘭是攀爬植物,它們會纏繞和攀附住任何抓到的東西,即使懸掛著生長的球蘭的鄰近枝條之間也會互相糾纏,lacunosa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