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女王即多葉蘆薈,又名螺旋蘆薈,俗稱所羅門王碧玉冠,是萊索托德拉肯斯堡山脈特有的一種蘆薈。蘆薈女王植株多單生,與一般蘆薈不同,葉片呈三角形;
老葉片頂端成鈍角,成螺旋狀排列,成圓盆狀。葉片綠色至黃綠色。花紅色,花柄有分枝,并有白色苞片。它們最特別的是其對稱及五尖的螺旋狀,完美的幾何圖形讓人感嘆自然界的神奇。
蘆薈女王是一種花葉皆美的中大型蘆薈,原產非洲東南部萊索托王國,是世界上最珍貴、美麗的高山蘆薈。在種植屬性上屬于冬型種,喜歡晝夜溫差極大的環境,而植株在冬季休眠期,可經受冰凍而不受損。
夏季的白天又能承受40度以上高溫,是生命力極強的蘆薈屬植物。蘆薈女王通常在春天和初夏開花,花也有顏色較深的紅和顏色略淺的紅甚至橙黃色的花,但是那些也只是個體的差異,并不屬于亞種或者變種。
生長習性:蘆薈女王分布于高海拔的山坡上,生長在陡峭的斜坡上的玄武巖的巖石裂縫中的松散的巖石中,經常生長在萊索托的云霧帶。生長地土壤排水良好,夏季雨水充足。
蘆薈女王喜歡晝夜溫差極大的環境,植株在冬季休眠期,可經受冰凍而不受損,夏季的白天又能承受40℃以上高溫。蘆薈女王的壽命很長,可存活50年以上。
蘆薈女王在成株時的生長并不緩慢,但是由于其有很強的頂芽優勢,所以幾乎是不會在自然情況下產生分株的,而其花非常壯觀美麗,但是蘆薈女王在原生地也僅是在特殊氣候下才開花,有時氣候不適宜時,甚至多年不開花。
蘆薈女王的盆栽養護要點
土質:蘆薈女王喜歡生長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結的疏松土質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摻些沙礫灰渣,如能加入腐葉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氣性不良的土質會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爛根壞死,但過多沙質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養分的流失,使蘆薈的生長不良。
溫度:蘆薈女王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會凍傷。在5℃左右停止生長,它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35℃,濕度為45%~85%。中國的3~10月份,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溫度。利用大棚保溫栽培將解決北方地區大面積栽種蘆薈的越冬問題。
水分:蘆薈女王和所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但最怕積水。在陰雨潮濕的季節或排水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葉片萎縮枝根腐爛以至死亡。
蘆薈女王的繁殖方式:蘆薈女王不能進行無性繁殖,只能通過播種種植,植株開花后可以進行自花受粉,但不能確定得到的種子是否具有活性。冷濕層理處理可以解除胚胎的休眠,過氧化氫、酒精、鹽酸、氫氧化鈉可以增加內種皮的透氣性,但是不增加發芽率,赤霉酸浸泡后不會增加發芽率。
在1995年,亨庭頓植物園率先完成了人工授粉,并且通過破壞頂芽優勢獲得了分株繁殖的方法,而野生的螺旋蘆薈在經過人工授粉多代適應之后,現在螺旋蘆薈已經變得適合和適應人工園藝環境下生存了,種植中只要避開夏季的持續高溫,以及讓根部保持充足大量氧氣(也就是我們種植中給以大顆粒透氣性介質),栽培并不困難。
病害防治:蘆薈女王常見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葉枯病、白絹病及細菌性病害。家庭盆栽蘆薈女王,對病害宜采取預防為主,在病害發生前選擇抗病品種和優質無病害種苗,其觀賞價值已下降。
蘆薈女王容易受到鐮刀菌冠腐病的危害,而這種病菌主要是在種植過程中,根部沒有獲得充足氧氣的情況下導致,所以栽培上本種適合大顆粒粗石做上層植料,并且配合多菌靈控制病害。
在病害未發生前,或已發病的植株去除帶病部位后,將0.5—0.8的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硫酸銅和石灰各0.5—0.8公斤)施于蘆薈葉面,可有效預防、抑制病菌侵入和蔓延。病害治療。
病害發生后,用內吸傳導的治療劑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抗生素如硫酸鏈霉素、農用鏈霉素、春雷霉素、井岡霉素等直接施用,能殺死蘆薈體內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