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蓮(學名: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是馬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支蓮株高可達55厘米,叢生密集,花繁艷麗,花期又長,是裝飾草地、坡地和路邊的優良配花,亦宜花壇邊緣和花境栽植,盆栽小巧玲瓏,可陳列在陽臺、窗臺、走廊、門前、池邊和庭院等多種場所觀賞。

半枝蓮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南部、烏拉圭以及中國大陸的公園等地,常生于逸生,原產于南美洲。半支蓮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性寒味酸,全草含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有涼血解毒,散瘀止痛,消腫和清熱利濕之功效。半枝蓮的花語:陽光、朝氣!

生長習性:生于水田邊、溪邊或濕潤草地上,海拔2000米以下。半枝蓮喜溫暖氣候和濕潤、半陰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栽培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為好。土壤粘重和低洼易積水的地塊不宜種。其常野生于丘陵和平坦地區的田邊或溪溝旁。喜比較濕潤的環境,過于干燥的地區生長不良。

半枝蓮的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選好地塊,每667m2撒施腐熟廄肥2000公斤,耕翻深15厘米,并隨耕翻,每667m2撒施磷酸二氫銨、尿素各50公斤。耙細整平,作1.2m寬的畦。

育苗移栽:在整好的畦內,按12~15克/平方米播種,播種前用60℃的水浸種24h,撈出稍晾,按1比100的比例與細砂土(過細篩)混合均勻,再均勻撒入畦內。

上蓋草苫或農膜,每天噴灑1次水,保持濕潤,15~20天發芽出苗。苗出全后揭去覆蓋物,隨即噴1次水,以后隔3~4天噴澆1次水。苗高5厘米時向大田移栽,行株距各20厘米,每穴1株。

大田直播:為使直播種的種子全部萌發,最好選在陰雨天下種。時間于9月~10月上旬,條播或穴播。條播按行距25~30厘米開溝,溝深4厘米左右;穴播按穴距30厘米左右開穴。播種時,把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蓋0.5厘米厚的疏松細土肥或草木灰,也可用農膜或草苫覆蓋,保持土壤濕潤。出全苗去掉覆蓋物,搞好苗期管理。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追肥:出苗后,當苗高1~2厘米時,結合除草澆施1次稀薄人糞尿水,每667平方米施1000公斤作提苗肥。苗高4~5厘米時,進行間苗與補苗,最后按株距3~4厘米定苗,同時將缺苗補齊。間苗或定苗后,各施1次人糞尿水。

以后要保持田間無雜草,每次收割后,均應追肥1次,以促新枝葉萌發。最后一次于11月收割后,重施冬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廄肥200公斤、餅肥或過磷酸鈣25公斤,經混合堆漚后,于行間開溝施入。施后覆土并培土,以利保溫防寒。

排灌水:苗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不能缺水。遇干旱季節應及時灌溉。雨季及每次灌大水后,要及時疏溝排水,防止積水淹根苗。

半枝蓮的繁殖方式:半枝蓮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用分株繁殖

種子繁殖:種子繁殖多直播,時間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條播或穴播。條播按行距25-30厘米開溝,溝深4厘米左右;穴播者按穴距27厘米左右開穴。播種時,先將種子撒人混有畜糞水的草木灰里,拌成種子灰。

再均勻地撒人溝內或穴內,覆一層細土或草木灰,厚度不得超過0.5厘米。播后在出苗前要絕對保持土壤濕潤,播后約20天即可出苗。每畝用種子1.5-2千克。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春夏進行。將植株老根挖起,選健壯、無病蟲害植株進行分株,每株有苗3-4根,按穴距27厘米左右穴栽,裁后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