蕺菜(拉丁學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名醫別錄)魚腥草(本草綱目)、狗貼耳(廣東梅州市梅縣區)、側耳根(四川、云南、貴州)。腥臭草本植物,有異味。
葉片心形,托葉下部與葉柄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在枝頂端與葉互生,花小,兩性,總苞片白色,花絲下部與子房合生,子房上位。蕺菜的蒴果卵圓形,花果期5~10月。
陰性植物,怕強光,喜溫暖潮濕環境,較耐寒,-15℃可越冬,忌干旱,以肥沃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生長最好。農田常見雜草,生果園、茶園、路埂等。
產區:陜西、甘肅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以及日本、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蕺菜全株入藥,有清熱、解毒、利水之效,治腸炎、痢疾、腎炎水腫及乳腺炎、中耳炎等。嫩根莖可食,中國西南地區人民常作蔬菜或調味品。
生長習性:生于溝邊、溪邊或林下濕地上。蕺菜對溫度適應范圍廣,地下莖越冬,-5~0℃時地下莖一般不會凍死,氣溫在12℃時地下莖生長并可出苗,生長前期要求16~20℃,地下莖成熟期要求20~25℃。
蕺菜植物喜濕耐澇,要求土壤潮濕,田間持水量為75%~80%。土壤微酸pH6.5~7。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砂壤土、砂土為好,但黏性土也能生長。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施磷鉀肥,在有機肥充足的條件下,地下莖生長粗壯。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嚴,弱光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
蕺菜的栽培技術
作畦:栽培蕺菜一般以砂壤土為好,并在冬季翻耕曬白。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4000千克、復合肥25千克,耙碎整平,作畦寬1.3~1.5米、高30厘米,長度按地形而定,溝距30~40厘米。在畦面進行栽培。
栽植:蕺菜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一般情況下多用分根繁殖。栽植期一般以春季為宜,穴種或條種。將有機肥施于穴內或溝內,上覆細土2~3厘米;選擇無病蟲害、粗壯的地下莖。
剪成4~6厘米的短段,每段有2~3個節,平放于栽植穴中或溝中,株距5~8厘米,再覆土5~6厘米;土壤干燥可噴灑定根水,保持土壤濕潤。用種子播種每畝用種量80~100千克。
施肥:蕺菜施肥以氮、鉀肥為主,對磷肥的用量較少,但不能缺乏。當幼苗出土高約3cm時,即可進行第一次追肥。可用1份腐熟的人糞尿摻水4~5份,加2%的尿素肥進行澆施;中后期生產進入旺盛期,需肥也相對增加,在保證氮肥的基礎上,應配合施用磷、鉀肥,特別是鉀肥對根莖的形成尤為重要。
管理:蕺菜生長的中后期,要加強田間管理,整個生長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天旱時要注意澆水。雨季及時排除積水。封行前勤除草松土,封行后促控結合。地上部徒長時,及時采收嫩莖葉;地上部莖葉變黃,莖葉細小時,適當追施肥料,促進發棵。及時摘除剛出現的花蕾,以免開花消耗大量養分而抑制地下莖的生長。
采收:野生的蕺菜可周年采掘食用,春、夏季采摘嫩莖葉,秋冬挖掘地下莖。人工栽培的于夏初采收1~2次嫩莖葉,秋、冬季再挖掘地下莖。采收地下莖不要撿凈,留下一部分或斷頭,翌年氣溫回升時,即萌發出苗,及時進行拔草、松土、間苗、追肥等管理,這樣可連續生產多年。
以莖葉完整、淡紅褐色,地下莖粗壯、潔白、脆嫩、纖維少、無泥土等雜質,氣味清香為佳。每667平方米產1500~2000千克。選擇水源豐富的地塊,保水排水方便的地塊,冬季深翻土壤,并曬白。
畝施有機肥3000~5000千克,耙細后做畦,畦寬1.3~1.5米,每畦做深溝,再在畦面橫向套槽,槽寬15~18厘米,槽深15~20厘米,槽距30~40厘米。定植前,再向槽內施大糞3000千克左右,待吸干大糞后即可定植。定植時間長江流域為1~3月,東北、華北為3~4月。
定植時將新掘起的蕺菜地下莖,剪成4~6厘米的短莖,剪地下莖時應從節中段下剪,千萬不能在節上剪,因為種莖主要靠節上萌芽生根,長出新植株。種莖平放在槽中,覆土10厘米后,如果連續晴天,應立即澆水。每畝用種量為25~50千克。
病蟲防治:蕺菜莖葉均有魚腥味,很少有蟲害。病害有白絹病和葉斑病等。防治方法:合理輪作,以水旱輪作為好;選擇排灌方便、疏松肥沃土壤;嚴格選種,提出病種莖。加強添加管理,連陰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注意灌水;發病初期用代森錳鋅、百菌潔、甲基托布津等藥物進行噴灑或灌根防治。
雜草防治: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并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多數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后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千克,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濕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
通過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采取針對法進行補除。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千克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
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干水,藥后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后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濕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兌水30千克針對法噴霧。水漿管理同上。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松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采用針對法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