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冬門,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小塊。為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麥冬(Ophitopogin japonicus (L.f)Ker.-Gawl.)以塊根入藥。

性味功能:甘、微苦、涼、滋陰生津、潤肺止咳、清心除煩。主治熱病傷津、心煩、口渴、咽干肺熱、咳嗽、肺結核、吐血、咯血、肺癰。主產(chǎn)于四川、浙江。沿階草除東北外,大部分省區(qū)都有分布;麥冬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所有。

多年生常綠草本。根狀莖短粗,具細長匍匐莖,有膜質鱗片。須根端或中部膨大成紡錘形肉質塊根 。葉基生成密叢、線形,略堅挺外彎,長10~50厘米,寬約2~4毫米,邊緣粗糙有細齒,主脈不隆起。花被6片,基部短,披針形,淺紫或青蘭色,形小。花柄極短,花期7~8月。槳果球形碧藍色, 直徑4~6毫米左右,果熟期11月。

生長習性:麥冬喜溫暖濕潤,降雨充沛的氣候條件5-30℃能正常生長,最適生長氣溫15-25℃,低于0℃或高于35℃生長停止,生長過程中需水量大,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塊根膨大期,光照充足才能促進塊根的膨大。

麥冬對土壤條件有特殊要求,宜于土質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堿性砂質壤土,種植土壤質地過重影響須根的發(fā)生與生長,塊根生長不好,沙性過重,土壤保水保肥力弱,植株生長差,產(chǎn)量低。

最適宜種植在河流沖積壩的一、二級階地,河流沖積壩地勢平坦,土壤多為新沖積土,土壤黏沙適中,能滿足麥冬生長需要,河流一、二級階地多能形成自流灌溉渠道網(wǎng),其灌溉條件能提供麥冬生長的水分需求。

麥冬的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前作為大頭菜、白菜、棉花、蘿卜、苕子等,前作收獲后將土地耕翻23~26厘米以上,通常要求犁3遍,耕4遍,使土壤疏松細碎,以利根系生長。然后整平地面,作畦130-160厘米寬,溝寬33厘米左右。整地時施基肥,每公頃用于糞37500-45000千克。

種苗準備:各地麥冬栽培品種較多,據(jù)調查了解發(fā)展的四川三臺麥冬品種,抗病性強,產(chǎn)量高。各地可選用優(yōu)良品種。麥冬收獲時,將割去塊根的苗,選健壯者留作種用。

用刀切去根狀莖下部和須根,保留上部莖節(jié)部分以葉片不散開為準,其橫切面呈現(xiàn)白色放射狀花紋(俗稱菊花心),根狀莖不宜保留過長,否則裁后會發(fā)生兩重莖節(jié)(俗稱高腳苗),生長的塊根較少,產(chǎn)量低。

根狀莖切除后,將合格的苗子整理齊,用稻草或其它繩子將其扎成直徑為20cm左右的小捆,將捆好的種苗的莖基部分浸入清水中,浸泡2~3min,使其吸水飽和,然后豎立排列在陰涼潮濕處事先整好的松土上,周圍覆土保護,以備栽植。

若溫度過高(超過30℃),應每天或每隔一天給土壤澆水一次,以免發(fā)熱或干燥,澆水時不要把水澆到麥冬種苗葉片上。葉片過長,會消耗種苗水分,操作也不方便,因此,將上部葉片截除,只留5-6厘米長,根全部切除。

普通收獲1公頃麥冬,可供3~4公頃地作種苗。種苗準備好后,應隨即栽植,若不能立即栽植,應將種苗捆好把下部在水中浸濕,并用少許泥土包圍,每日噴少許水,可保留數(shù)日。

栽植:四川麥冬適宜的栽植時期在3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浙江則在5~6月初栽植。四川麥冬栽植時,先按行距10~13厘米開溝,深5~6厘米左右,在溝內每隔6-8厘米,放種苗2~4株,垂直放于溝中,然后將土填滿淺溝,用扁鋤推壓或用腳踩,將種苗兩側的覆土壓緊。

裁后立即灌透水一次,每公頃約需種苗10500千克。浙江麥冬栽種,先用種刀切開土壤開溝,二年收獲的行珠距20厘米*16厘米,3年收獲的,行株距26~33厘米*20~23厘米,每穴栽苗8~9株,同一叢苗基部要整齊,垂直入土,然后將上壓實,深約4厘米左右。

間作:在麥冬主產(chǎn)區(qū),廣大藥農(nóng)習慣在麥冬地里間作,不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利于麥冬生長,進行間作可以減少烈日直射。四川產(chǎn)區(qū)夏、秋兩季一般多套種兩季玉米(每6行麥冬套種一行玉米),冬季間種大蒜等。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麥冬植株矮小,如不經(jīng)常除草,則雜草滋生,妨礙麥冬的生長。栽后半月就應除草一次,5~10月雜草容易滋生,每月需除草1~2次,入冬以后,雜草少,可減少除草次數(shù),除草時結合進行中耕(鋤松表面土壤)。

追肥:麥冬的生長期較長,需肥較多,除施足基肥外,還應根據(jù)麥冬的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追肥3次以上,第一次在7月中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

第二次在8月上旬,每公頃施豬糞尿37500~45000千克,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草木灰1500-2250千克。第三次在11月初,每公頃施豬糞尿30000~37500千克,腐熟餅肥750干克。追肥時氮肥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地上部分徒長。

浙江產(chǎn)區(qū),除基肥外,栽植時在穴中施些過磷酸鈣,混拌在土中,以提高產(chǎn)量。裁后半月麥冬返青時,每公頃施11250千克清水類,過磷酸鈣112.5千克,7月份每公頃再施人糞尿18750千克,加過磷酸鈣195千克。

春秋兩季是塊根膨大和根莖伸長增多時期,同時分率旺盛,此時應重施磷、鉀肥,故于每年3月份和9月份分別進行追肥,先淺松表土,每公頃施過磷酸鈣或腐熟餅肥750~1500千克,再施人糞尿18750~22500千克,在11月每公頃再施草木灰2250~3000千克,以利植株的生長與越冬。

灌溉:麥冬宜稍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需水分較多,除栽植后應及時灌水(定根水)浸潤田土,促進幼苗迅速發(fā)出新報外,5月上旬,天氣旱熱,土壤水分蒸發(fā)快,亦應及時灌水,如遇冬春干旱,則應在2月上旬前灌水1~2次,以促進根塊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