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學名:Papaver somniferum)是罌粟科植物,是制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堿、那可丁。學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
罌粟的種子罌粟籽是重要的食物產品,其中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油脂,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拉中,而罌粟花絢爛華美,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觀賞植物。因罌粟擁有制作的危險性,卻又有制作藥物及生產罌粟籽的價值,故在世界很多國家被規范化地種植。
罌粟是罌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綠色,葉長橢圓形,抱莖而生;夏季開花,單生枝頭,大型而艷麗,有紅、紫、白色,向上開放。花早落,結球形蒴果,內有細小而眾多種子。
罌粟花,原名英雄花,象征了十二星座中的天蝎座,原產小亞細亞、印度和伊朗。我國部分地區作為藥用植物有少量栽培。罌粟是罌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綠色,葉長橢圓形,抱莖而生;
夏季開花,罌粟開的花朵大型而艷麗,有紅色、紫色、白色,向上開放。花早落,結球形蒴果實,內有細小而眾多種子。其含有嗎啡、可卡因等物質,過量食用后易致癮,但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觀賞植物。
罌粟花,又名鴉片花、大煙花、英雄花,花大艷麗,香氣濃郁,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之一。罌粟花來源于罌粟科植物罌粟,由于罌粟是制造的原料,因此罌粟花往往也被視為邪惡之花,而在歐美地區,它又有著犧牲、愛、尊重和懷念的象征意義。
罌粟花的危害后果:罌粟是提取海洛因的主要源植物,長期應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成為民間常說的“鴉片鬼”。嚴重的還會因呼吸困難而送命。它和大麻,古柯并稱為三大植物。所以,我國對罌粟種植嚴加控制,除藥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罌粟的有害濫用方式:莖干及葉含少量生物堿,成熟枯干后切成菸草吸食;未成熟蒴果割裂取其乳汁,干燥凝固成鴉片后以附煙袋鍋之長管抽吸,割裂蒴果成熟后乳汁自行凝固于果殼成為鴉片之原體。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土質濕潤透氣的酸性土壤。不喜歡多雨水,但喜歡濕潤的地方,所以選擇地方要注意日曬充足,土壤富養分,地勢在海拔900米至1300米,要求較高的罌粟花生長地點很有限,只有在泰國這樣地方才可以經常看見罌粟花的身影。
罌粟花的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喜歡光照充足和通風良好的地方;耐寒,不耐濕、熱,不宜在過肥的土壤上栽植,不宜重茬種植。不宜在低洼、潮濕,水肥大,光線差的地方育苗和栽植;否者生長不良,還易出病害。
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松肥沃沙壤土最好,行距20厘米,播后用地膜覆蓋,或于早春地表剛解凍時播種,出苗后逐步揭去地膜。當幼苗有5~6片葉子時,進行間苗,株行距一般為30cm×30cm。
不耐移植,因此最好園地直播。幼苗生長期,澆水不能過多,但需保持濕潤。花前追施2~3次稀薄液肥,但施肥不可過多,否則易發生病蟲害。發現病株,要及時進行治,并注意田間衛生。勿使圃地濕熱或通風不暢。忌連作。
罌粟花的繁殖方式
生長繁殖:罌粟花播種繁殖。春、秋季均可播種,一般情況下,春播在3~4月,花期6~7月;秋播在9~11月,花期為次年的5~6月。若為了收集種子,最好采取秋播的方式。土壤整理要細,做畦澆透水,然后撒播或條播。
由于種子細小,因此播種時,土壤要整平、打細,撒播后不必覆土,也可薄薄地蓋上一層細沙土。覆土厚度已看不見種子為宜(0.2—0.3 cm)。在華北地區,由于冬季嚴寒,幼苗難以越冬,因此多采用初冬“小雪”時直播,這樣可使其在春季盡早萌發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