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花花開圣誕,其葉片由綠色與紅色二部分組成。圣誕花也是經常被人誤解的一種花,很多人會把那紅紅火火的葉片當成它的花,其實不然。
圣誕花的花期從10月可持續至來年的2月,其最頂層的葉在花期變色成火紅色、紅色或白色,為主要觀賞部位。其真花為葉束中間的杯狀聚傘花序。如果養殖方法不正確,圣誕花的葉片會發黃,該紅的葉片也不夠紅,你知道嗎?
圣誕花土壤:圣誕花喜pH值為5.5~6.5的弱酸性土壤。它對土壤的要求有點高,不但要求土壤潔凈,排水良好,還要求含有相對低的可溶性鹽分。一般可用培養土、腐葉土和沙混合,或用泥炭土、炭化稻殼、粗河沙以3:1:1的比例混合而成。土壤以微酸性為好,并加入適量鈣、鎂肥,可使紅色的葉片更加鮮艷。
圣誕花澆水:水對圣誕花的影響很大,在生長期只要水分供應充足,其莖葉生長迅速,水分不足會引起葉片發黃,甚至脫落。水分的控制直接關系到圣誕花的生長和發育。澆水過多,葉片發軟下垂脫落或造成爛根;
澆水不足,葉片卷曲枯萎。最好使用雨水澆灌,自來水一定要暴曬后再使用。夏季氣溫高,圣誕花葉片寬而薄,水分蒸騰大,要勤澆水。其他時間保持盆土濕潤就可以了。
圣誕花的光:圣誕花為喜光花卉,在強光照下生長健壯,除盛夏需遮蔭降溫外,其他季節則宜光照充分。如果日照時間太長葉子就不會變紅,要想讓圣誕花的苞片提前變紅,就要將每天的光照控制在12個小時內。
只有這樣才能促使花芽分化。花芽自然分化期為10月初至次年3月上旬間。花芽發育比花芽分化要求更長的黑暗時間,故在花芽分化期應防止燈光照射。
圣誕花溫度:圣誕花生長適溫為18-25℃,冬季溫度要保持在10℃以上,否則會引起苞片泛藍,基部葉片變黃脫落。圣誕花喜歡溫暖的環境,溫度低于16℃,生長發育緩慢,13℃生長停滯,不能經受零下的溫度。夏季溫度超過30℃,要做降溫處理,冬季溫度最好保持在15-20℃左右。
圣誕花施肥:圣誕花是喜肥花卉,對水也有很強的依賴性。在圣誕花生長季節時一定要每隔10至15天施一次稀釋5倍充足腐熟的麻醬渣液肥。在生長開花季節,每隔半個月左右施一次液肥。
入秋后,要多施一些富含鉀磷的肥,以促進花芽分化,保證苞葉艷紅純正。如施肥不注意,氮肥過及,磷鉀不足苞葉顏色不純。每次施肥都不能太濃,更不能施生肥,不然燒根死了就好玩了。
圣誕花修剪:想要一盆好的圣誕花就必須進行修剪整形,可以在枝條長20至30厘米時開頭整形修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株形短小,花頭整潔,均勻分布,提高欣賞性。
凡春季開花的花草,花芽是在頭一年枝條上形成的,因此冬季不宜修剪,早春發芽前也不宜修剪,否則會剪掉花枝。圣誕花應在開花后1-2周內修剪,促使萌發新梢,又可形成來年的花枝。
如何正確給圣誕花澆水?
盆栽圣誕花,宜于每年早春換一次盆。盆土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3份、沙土2份、餅肥末1份混勻配制。結合換盆進行適當修剪。圣誕花既怕早,又怕澇,因此澆水要特別注意,防止過干或過濕,否則容易引起植株下部葉片變黃脫落。
澆水要“見干見濕”。 新芽剛剛萌發時需水量少,不宜澆大水,不然易爛根。夏季氣溫高,又正值枝葉生長旺盛期,需水量多,宜每天早晨澆1次透水,傍晚再視盆土干濕情況,補澆1次水。春、秋季節一般每1-2天澆1次水即可。
圣誕花病蟲害防治
1、病害:圣誕花病害最嚴重的是灰霉病了,多是發病在夏季,會讓圣誕花的葉片上面出現水漬一樣的斑點,然后慢慢擴散至植株各處,最后變成褐色或黑色,最后直至腐朽。治病的時候應將有病癥的枝葉盡量剪掉,然后用50%的速克靈可濕性粉劑,稀釋在1000倍的清水中,然后噴灑植株。
2、蟲害:圣誕花最常見的蟲害是白粉虱和紅蜘蛛,這兩種病蟲會慢慢侵蝕植株的養分,啃食葉子,讓圣誕花的生長變慢,直至停止。一定要用殺蟲劑才能將病蟲去除,最好是用三氯殺螨醇,或是蟲螨光這樣的除蟲藥,等到病蟲清干凈之后,還要經常擦拭植株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