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葉萬年青(學名:Dieffenbachia picta Lodd. )又名黛粉葉,為常綠灌木狀草本,莖干粗壯多肉質,株高可達1.5米。葉片大而光亮,著生于莖干上部,橢圓狀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長20-50厘米、寬5-15厘米;
寬大的葉片兩面深綠色,其上鑲嵌著密集、不規則的白色、乳白、淡黃色等色彩不一的斑點,斑紋或斑塊;葉鞘近中部下具葉柄。花梗由葉梢中抽出,短于葉柄,花單性,佛焰花序,佛焰苞呈橢圓形,下部呈筒狀。其園藝品種甚多,不同的品種葉片上的花紋不同。
花葉萬年青的栽培技術
溫度:花葉萬年青的生長適溫為25-30℃,白天溫度在30℃,晚間溫度在25℃效果好。可生長范圍,在2月至9月為18-30℃,9月至翌年2月為13-18℃。由于它很不耐寒,10月中旬就要移入溫室內。
如果冬季溫度低于10℃,葉片易受凍害。特別是冬季溫度低于10℃時,如果澆水過多,還會引起落葉和莖頂潰爛。如果低溫引起植株落葉,莖部未爛時,則待溫度回升后,仍能長出新葉。
水分:花葉萬年青喜濕怕干,盆土要保持濕潤,在生長期應充分澆水,并向周圍噴水,向植株噴霧。如久不噴水,則葉面粗糙,失去光澤。夏季保持空氣濕度60%-70%,冬季在40%左右。
土壤濕度以干濕有序最宜,夏季應多澆水,冬季需控制澆水,否則盆土過濕,根部易腐爛,葉片變黃枯萎。放在室內觀賞的,要常用軟布擦洗葉面,保持葉片清潔,使之亮艷生輝。
光照:花葉萬年青耐陰怕曬。光線過強,葉面變得粗糙,葉緣和葉尖易枯焦,甚至大面積灼傷。光線過弱,會使黃白色斑塊的顏色變綠或褪色,以明亮的散射光下生長最好,葉色鮮明更美。
日照約40%-60%生育最理想。春秋除早晚可見陽光外,中午前后及夏季都要遮蔭。綠葉多的品種較耐陰耐寒,因此乳白斑紋愈多的品種,愈缺乏葉綠素,應特別注意光線要明亮些,低溫時特別注意保溫。
基質:花葉萬年青的栽培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壤土為宜。盆栽土壤用腐葉土和粗沙等的混合土壤,如何用腐葉土2份,鋸末或泥炭1份,砂1份混合。
盆栽常用15-20厘米盆。盆栽植株生長1-2年后,基部的萌蘗較多,可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繁殖。如植株生長較高,可留基部2-3節剪除地上部,留下的莖節仍可萌芽發枝,保持較好株形。
施肥:花葉萬年青6-9月為生長旺盛期,10天施一次餅肥水,入秋后可增施2次磷鉀肥。春至秋季間每1-2個月施用1次氮肥能促進葉色富光澤。室溫低于15℃以下,則停止施肥。
病蟲害防治:主要有細菌性葉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有時發生根腐病和莖腐病危害,除注意通風和減少濕度外,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防治。
花葉萬年青的繁殖方式:花葉萬年青的常規繁殖常用分株、扦插繁殖,但以扦插為主。有時可采用播種繁殖,大規模繁殖常采用組織培養。
分株:可利用基部的萌蘗進行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結合換盆時進行。操作時將植株從盆內托出,將莖基部的根莖切斷,涂以草木灰以防腐爛,或稍放半天,待切口干燥后再盆栽,澆透水,栽后澆水不宜過多。10天左右能恢復生長。
扦插:以7-8月高溫期扦插最好,剪取莖的頂端7-10厘米,切除部分葉片,減少水分蒸發,切口用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敷,插于沙床或用水苔包扎切口,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置半陰處。
日照約50%-60%,在室溫24-30℃下,插后15-25天生根,待莖段上萌發新芽后移栽上盆。也可將老基段截成具有3節的莖段,直插土中1/3或橫埋土中誘導生根長芽。
花葉萬年青的汁液有毒,其英文名DUMB CANES意為啞蔗,指其莖有毒,誤食會使舌頭劇痛而無法發聲,應加以注意。扦插操作時不要使汁液接觸皮膚,更要注意不沾入口內,否則會使人皮膚發癢疼痛或出現其他中毒現象,操作完后要用肥皂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