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拉丁學名:Acorus tatarinowii),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根莖常作藥用。

生長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有時為挺水生長)。花果期2-6月。分布于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等國。

菖蒲水培方法:

1、石菖蒲只能容器栽培后點綴于小河或池底。容器栽培時,可選用30x50厘米口徑花盆或40x40和60x60厘米軟塑缽如果池水很清澈,俯視見底,最好選用前者,美觀大方。

2、栽培土壤可選用普通園土,wWw.pjcN.Org無化學污染的塘泥、河泥等每盆或缽栽植6-10株,如設計有要求應按設計實施,栽培土過于貧瘠時,應在土壤中加入適量基肥。

3、保持水深30-40厘米,水過深時應將盆或缽墊高。如池或河中養魚,應將盆土面上墊_層小卵石,防止魚類打滾將土攪出盆或缽外。

4、自然氣溫低于3°C時,移至溫室光照良好場地越冬。如不準備常綠越冬,應在池水凍冰前取出,剪除地上部分地窖或冷室越冬。池、河水冬季不放干,終年流動或冰層以上仍有存水時,也可置存水中越冬,也可脫盆(軟塑缽栽培時不脫缽)埋于背風向陽、堅持濕度的溝槽中越冬,翌春重新上盆仍置于池或河中。

當然,石菖蒲水培是需要添加水培營養濃縮液才能養殖好的。但總體來說,無論是水養石菖蒲還是土養石菖蒲,都是離不開一個“水”字的,所以在養殖石菖蒲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干旱等現象的發生,做到勤澆水多澆水哦。

石曹蒲的繁殖方法:有播種、扦插和分株等3種方法,其中應用最廣泛的為分株及扦插。

分株:適應性較強,成活率高,在北方除冬季外均可進行,南方暖地四季可行。池栽叢生苗掘苗時,應于外輪苗以外15~20厘米處掘苗,除去宿土并用清水洗測,然后按3~5株叢或單株帶根切離并及時栽植。

如當時無條件立即栽植,可于水中用粗沙(建筑沙)囤苗,或短時間漂浮水面保持不失水。栽植土可選用經充分晾曬或高溫滅蟲滅菌的河泥、塘泥或普通的園土,栽植后置半陰環境立即灌水。

水深不淺于15~30厘米,春、夏季分株10~15天新根即可發生。水容器栽培苗、溫室水池栽培苗、水族箱栽培苗等,將叢生苗拔取或脫盆后洗凈宿土,按單株或3~5株切離后重新栽植即可成活。

扦插:多用于供應市場的水族箱苗。切取插穗時,于短莖或橫生莖葉節下帶2一3厘米根莖處切取,不影響切后母本再度發生新芽,而且新芽發生的數f成倍增加。扦插基質多選用建筑沙,容器多選用16~20M米瓦盆或用金屬物編制的筐簍。

操作時在盆內填入2/3左右沙土,再將插穗穩固在沙土中,使其穩固直立后再次填沙土,使沙土高于莖的生長點,皿入水中保持水深不少于10厘米,水溫24~28度 , 15~20天即可生根。

生根后即可分栽或供應市場.據一位南方朋友介紹,他用鋼網浮球扦插,更省工省時,更易調整水深,其方法為選1.2米x1.2米(可任意調整尺度)一塊大孔鍍鋅鐵絲網,網上用塑料繩拴150個塑料夾子。

將插穗夾在夾子上,每塊金屬網拴1~4個浮球,然后置入水池或水塘中,通常20~30天即可生根,撈出金屬網,摘下插穗洗凈后栽植,或供應市場。

播種:果實成熟后即可采收,蔭千后干藏或采下后去雜即播。容器播種溫室內越冬,池播可露地越冬,翌春出苗。干藏種子可春夏間播種,播后應保持水濕,種子萌芽期一旦遇干早,小芽千枯將無法補救。

播種土選用無污染、經充分晾曬或高溫滅蟲滅菌的河泥、塘泥或普通園土,覆土厚度1.2厘米,水的酸堿度應在pH值5.5~7之間。出苗基本整齊,小苗高10厘米左右分栽。